【西山十戾· 狼】十、马戛尔尼的尴尬旅程

狼·和珅

和珅机关算尽,在清廷呼风唤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乾隆五十八年,这位权倾朝野的和中堂,出现在了世界历史的舞台上。那一年,和珅要与英国的马戛尔尼伯爵进行一次会晤。

这是一件家喻户晓的事情,就我个人而言,对这件事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小时候看过一本《中国通史》,这本书的观点认为,和珅在这次会晤中,全面拒绝马戛尔尼的无理要求,维护了祖国的主权完整。

后来又有一种观点出现,说和珅其实很脑残,并没有借此机会了解西方文明的强大,甚至对马戛尔尼带来的洋枪洋炮毫无兴趣。乾隆皇帝本人也很昏聩,把这批先进武器随便放在圆明园,而清军继续装备垃圾武器。直到有一天,英法联军进入了圆明园,才发现了这批先进武器,而后感慨大清放着先进武器居然不用。

时至今日,这两种观点也是自媒体普遍采用的。那么,两种观点哪个对呢?

如果问我的话,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罔顾事实的臆断,不足采信。

老规矩,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事的经过。

我们都知道,这件事出现的大背景是西方的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而大清正在愚昧的闭关锁国。

那我们就从闭关说起,这样才能方便理解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种种故事。

明清时代为什么要闭关?答案绝对不是皇帝愚昧无知。皇帝的愚昧和两朝的闭关可以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明清时代的闭关,跟国家行政的高度集权是有关系的。自从明代废了丞相制度,那么皇帝实际上就是皇帝兼任丞相,所以皇帝的工作量很大。

鉴于此,明清时代的行政状况就是粗放不细致,这也是历史上朝政一刀切的集中时期。那对于西洋各国,对于明清来说,只有贸易价值。西洋各国不在明清的天朝体系之中,需要对他们的管理只有贸易这一项。所以,为了行政的方便,明清时代采取普遍闭关的政策,只留少数口岸通商,大大节约了行政成本。

在乾隆朝,对外贸易的口岸就是北方的恰克图与南方的广州。管好这俩地方,就能管好所有的西洋贸易,是不是方便快捷呢?说白了,闭关的核心因素就是因为懒。

在写近代史的时候我也提到过,乾隆朝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广州的十三行垄断经营。乾隆贸易法则的基本条款就是进口洋货不结账,非要结账的时候用茶叶结算。而出口商品要用现银结算,所以乾隆朝的对外贸易非常的赚钱。

简单说,就是我买你的东西给茶叶,你买我的东西必须给现银。

客观讲这不是公平贸易,但这种贸易却一直存在。清朝主要出口西洋的商品是茶叶、瓷器、大黄,主要进口的西洋商品都是些洋玩意儿。

那么,乾隆贸易法则这么苛刻,洋人为什么还上赶着来清朝贸易呢?清朝理解为茶叶和大黄是西洋人的生活必需品,没这两样洋人会爆发不治之症“屎徘徊”,全国都得活活憋死。

实际上我们知道肯定不是这样,那么洋人为什么非要进口茶叶和瓷器呢?这就是在乾隆贸易法则下,西洋的奸商们自己炒作的。

你琢磨这个道理啊,欧洲奸商们在广州卖了货,换来了一堆茶叶。茶叶怎么处理?只能是贩回欧洲,配合瓷器出售,才能换来现金。

比如说在英国,那时候他们还不会烧骨瓷,也不能在尼日利亚和印度种红茶,奸商们炒作说用中国瓷器喝中国下午茶是个高大上的事情,这叫品位,这叫格调,这叫有腔调。

这风气一起来就了不得了,英国人喝下午茶成了最流行的生活方式。谁要是不喝下午茶,谁就是土鳖。英国的山炮进城,不用学怎么吃法国大餐,要先学喝下午茶才叫时尚。

其实中国也没有着重喝下午茶的习惯,洋人这么搞,跟我们今天讲究平安夜吃苹果一样,纯属商家炒作,胡乱带节奏。

但不管怎么说,节奏就这么带起来了。由于英国对茶叶的消耗量大,曾一度遭到了英国经济学家的批评。瓷器是手工业品,茶叶也几乎是初级农产品。这两样都能大量赚走英国的钱,那工业革命的意义在哪呢?甚至在一些英国的“林则徐”看来,喝茶不是生活必需,完全就是个奢侈行为,喝了还上瘾,得禁止喝茶。

这种思路,跟后来道光朝禁烟的思路是高度一致。鸦片也不是生活必需品,吸了还上瘾,重金进口这玩意儿还行?得禁止。

不过在乾隆朝,英国发现其实喝茶的成本没那么高。为什么呢?他们爱喝的红茶产地是福建,当时广东并不产红茶,还没有英红九号。洋人主要进口的红茶,还是福建的正山小种。

福建的红茶运到广州出售,无疑增加的成本。再说了,清朝拿茶叶当国际结算货币,也加重的英国人喝茶的成本。所以英国政府希望与清朝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平等的进行贸易,这样茶叶就能成为大众消费。

也就是说,谋求平等的贸易、外交关系、刺探情报,是马戛尔尼来中国的目的。这对于英国来说非常的重要,而对于大清来说完全没这个必要。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战略物资:大黄。

大黄我们的理解就是一味中药,能下火,吃多了腹泻。那么洋人为什么要进口大黄?还是大量进口呢?肯定不是因为不吃大黄就便秘。其实呢,洋人用大黄也是做药材。不过,这不是最大的用途。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大黄是批量染布的天然颜料。在机器织布的欧洲,大黄作为燃料的用量自然很大。

那么清朝人对大黄的误解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一种超越思维的极限事情了。当时进口大黄量最大的是英国和俄国。英国不用说,这种工业大国自然用大黄比较多。俄国人就是另一种情况,本身俄国的经济非常的烂。好在呢,俄国人通过奸计,独享了恰克图的对华贸易。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马齐卖国事件,就让俄国取得了大量贸易特权。俄国人大量进口大黄,目的就是当二道贩子转卖给英国。

这种事清朝人肯定不理解,那哪知道什么叫大机器生产?更考虑不到大黄当染料的事。所以,但从大黄的药性分析,洋人一定是生肉吃多了便秘,必须靠大黄维持生命。

你说大清是瞎琢磨吗?还不完全是这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乾隆五十四年,祖传背信弃义的老毛子公然违反《恰克图条约》之规定,悍然接纳清朝的罪犯逃入俄国。一般情况下,这还都不是一般的小偷小摸,都有反清的大罪。因此呢,清朝驻外蒙库伦大臣就对俄国表示谴责。光骂街不顶用,也不用带兵打仗。清朝只要关闭恰克图关口,禁止大黄和茶叶的出口,俄国人就怂了。

这种事在清朝出现过很多次,俄国人一闹事,清朝就关闭恰克图。俄国人一认怂,恰克图关口就打开。这其实很像明朝对蒙古、女真各部的羁糜政策,也是中国玩了上千年的手段。

清朝不知道对于俄国来说,当个二道贩子是经济支柱。所以坚信洋人不吃大黄就得憋死。

这就是马戛尔尼来华的背景,也是鸦片战争的背景。不同的是,企图改变这种贸易规则的马戛尔尼最大的对手并不是乾隆帝,而是和珅。

乾隆帝也就是要个面子,和珅可就不一样了。马戛尔尼不知道,广州十三行的贸易,其实是和珅垄断的。这要改贸易法则,那就是砸和珅的饭碗。虽然和珅是个巨贪,但是他作为当时的地球首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垄断十三行的贸易。

没打探到这个消息,马戛尔尼这趟从一开始就算是白来了。

不过马戛尔尼充满了自信,在他眼中,大英帝国天下第一,随便拿点工业革命的产物,都能如同天神下凡一般惊呆了中国人。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正式派出马戛尔尼为英国大使,以司当东为副使,组成了八十多人的使团,在九十五名士兵的保护下,从朴茨茅斯出发,带了六百箱礼物,开赴广州。

但是呢,马戛尔尼想要跟中国产生官方的联系可难了。大清没有外交部,马戛尔尼烧香都找不到庙门。那怎么办呢?在乾隆五十七年,马戛尔尼通过商人波朗、亚免等,再通过商人在十三行的保人,找到了两广总督郭世勋,表达了要在乾隆皇帝生日上表示祝福,另外要与大清建立外交关系的事。

这里面有个难点,翻译无法准确翻译马戛尔尼的意图。比如外交啦、平等啦这样的词,在当时没法翻译成中文。当然这只是技术方面的障碍,更重要的障碍是翻译就算能翻译,也不敢如实翻译。因为翻译如果跟总督大人说英国人是来跟我大清平起平坐的,那么翻译必然是汉奸无疑,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呢,马戛尔尼完全不知道,他要表达的“送礼物”,被翻译说成了是英国国王雅治遣使入贡。这要是让马戛尔尼知道了,必然得说这是“辱英”了。还要解释一下,翻译说的英国国王雅治,就是当时的乔治三世。

郭世勋听说是外夷上赶着进贡,于是马上写奏折送到北京。乾隆帝见洋人来进贡,马上下旨“准其所请!”

这样,马戛尔尼得以从广州出发,走水路去天津。说白了,如果不是翻译胡乱翻,这次会晤绝不会形成。

在马戛尔尼北上的路上,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说英国的船队要沿着海岸线北上,以便沿途补给。大清官员悄悄的给英国船队的旗帜换上了写有“贡船”字样的旗子,马戛尔尼不认字,这事就算是瞒过去了。

船队到了天津,乐子大了。在大清看来,英夷远道而来,诚信遣使入贡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心向王化”。那意思就是马戛尔尼这群远道而来的土鳖也想学好,也想学的像个人一样。

作为天朝人,大清的官员们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蛮夷非常照顾。这不,马戛尔尼一行刚到天津,就得到了天津道乔人杰和通州协副将王文雄的热情接待。对于大清来讲,这是给足了马戛尔尼面子。

使团进入天津,又受到了直隶总督梁肯堂接见。这种级别都不如暹罗国的远方蛮夷入贡,居然有直隶总督接见,足够让大清的藩属国们羡慕嫉妒恨了。

大清这边自然是对外夷好吃好喝好招待,外夷这边也是受宠若惊,双方在愉快的初次会晤中,很快闹了矛盾。

为啥呢?马戛尔尼一行经过这几个月的航行,多少学会了一丢丢中国话。所以马戛尔尼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是大英帝国的钦差。

这对于大清来讲,是极大的僭越。天子的使臣才叫钦差,区区外夷的使臣,只能叫贡使。

这个矛盾很好化解,马戛尔尼等人的汉语水平也不足以分辨钦差和贡使的区别。不过当英国使团从天津到了通州之后,新产生的矛盾可不是语言能糊弄过去的了。

按照大清的规矩,别说外夷了,新考中的进士也得先去礼部演礼。大清是礼仪之邦啊,见皇帝怎么能没规没矩的,得学。

学就学呗,就当学习中国文化了。结果礼部官员过来一掩饰三拜九叩大礼,马戛尔尼不干了。凭什么啊?见英女王都不用这么大礼参拜,不行。

大清的官员也纳闷,难道是越远的外夷越没文化?大清不是传说中对西方那么一点也不了解。在广州,无论是法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或者西班牙人,要见两广总督,必须规规矩矩写“禀贴”,踏踏实实磕头参拜。怎么轮到英国人,觐见大皇帝却不愿意参拜呢?

这个事,双方就算是有谷歌翻译,也解释不通。马戛尔尼作为英国的公使,自然代表英国政府而来,不可能对大清皇帝行使君臣大礼。大清官员认为洋人可以叩拜的印象,是因为当年那些说磕头就磕头的洋人都是商人。磕头能赚钱,那无所谓啊。

马戛尔尼理解不了大清的天朝体系,大清官员理解不了马戛尔尼所说的平等外交,弄拧了。

这一拧,双方都很尴尬。

你想啊,马戛尔尼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如果见不到大清皇帝就拍屁股走人,回去怎么跟议会交代?

大清也是一样,早就昭告天下说乾隆盛世吸引的远夷英国都来遣使入贡,结果人家半路走了,打脸不?

怎么办?这时候,就要请出来和珅和大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至于和大人怎么解决?下次再讲。

西山十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