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在香积橱题诗,为何少写了两个字
功夫狠片《少林寺》上映时,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里面有个拳头最硬的觉远和尚,曾经用铿锵的语调,说了这样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这句话是需要打假的,因为说这句话的高人不是觉远,而是济公。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济公俗名李修缘,他的祖上是李遵勖,官拜北宋镇国军节度使,可以负责地说,济公是个活脱的富几代,可是济公一不求名,二不求利,他却一心想要出家。
曾经有个传说,说济公出生那天,大雷音寺中的降龙罗汉雕像“轰隆”一声倒了——是刮台风了,还是闹地震了?还真都不是,说是降龙罗汉下凡,要去人间走一遭,也就是这尊罗汉下凡到了人间,变成了济公。不管你信不信,看在故事编得这样生动得分上,我也是不信。
济公出生,降龙罗汉雕像倒塌,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也不知道,但是幸亏当年,没有破坏文物的罪,要是有的话,估计也得追究济公连带的责任了。
济公一开始在国清寺出家,国清寺主持没收他理发费,就送了他一个大秃瓢。济公接下来,经过祗园寺和观音寺的修炼和学习,最后来到了杭州的灵隐寺。
济公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他不算是一个好僧人。如果以当时的眼光来看,他就更不算是一个好和尚了,为何这样说?因为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蘸着蒜泥,大口地吃狗肉”。
灵隐寺首座和尚不干了,为了将“害群之马”济公清除出寺,他就到方丈面前打小报告,那意思是:佛门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慧远方丈,你就看着办吧。
慧远方丈就是济公最大的靠山,他告诉灵隐寺首座:佛门的清规戒律,原本为常人所设,济公是一位高人,清规戒律,管不着他。
慧远方丈还提起笔来,写下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这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写完后,灵隐寺再也没有人撵济公离开了。
济公一辈子干了很多大事,比如:重建净慈寺,济公化缘搞到了木材;比如:他医术高明,为百姓免费治病;比如他代表正义,惩罚奸佞;比如他凭借能力,为民间化解危难等等。估计他每天眼睛一睁,就得干到点灯,累得不要不要的。不用想,这种身兼财神爷,包青天,孙思邈和活李逵等四种身份的人,属于极度稀缺人才,别说吃点狗肉蘸蒜泥,就是红酒配龙虾,都是可以让人睁一眼,闭一眼的。
灵隐寺的佛祖灵验,这个事儿一般的老百姓知道,奸相秦桧也知道,秦桧坏事干得太多,准备到灵隐寺烧香,求佛祖保佑自己“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要金子有金子,要票子有票子,谁敢骂我谁脑袋痛……”
秦桧名声跌落下水道,可是手中的权力大,慧远方丈惹不起人家,见面还得满脸堆笑,口中一个劲地说:“秦丞相劳苦功高,今日驾临,令灵隐寺蓬荜生辉啊!”
秦桧逢殿烧香,遇佛磕头,经过罗汉堂,千佛阁,最后来到了香积橱。秦桧一路烧香烧得挺嗨皮,可是他来到香积橱,抬头往墙上一瞅,只见墙上写着四句诗:“纵虎容易伏虎难,终日无事倚栏杆;男儿两点凄惶泪,洒落胸前透胆寒。”
秦桧看完了这四句诗,不由得“激灵灵”地打了一个哆嗦。这四句诗是他和王氏在东窗下所做,属于他们的小秘密,怎么就泄露了呢?怎么就被写在了墙上了呢?这是谁干的事儿呢?
秦桧吹胡子瞪眼,将灵隐寺的方丈吓坏了。就在秦桧满腹怨恨,一心想把写这四句诗的人找到,然后蘸着蒜泥吞到肚子里的时候,济公右手拎着旧布袋,左手拿着吹火筒,他摇晃着肩膀了出来,秦桧看到疯疯癫癫的济公,他也怕这个怪和尚,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便问道:“这四句诗是你写的吗?”
济公用满不在乎的声音,说:“这四句诗是我写的,你想咋地?”
要是四下无人,秦桧没准就捡起块板砖,对准济公的脑门“啪嚓”地给一下,如今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也不敢将济公咋地。
秦桧眼珠一转,坏主意就“嗖嗖”地乱冒,他说:“你再写一首诗,要是写得好,本相金票大大的有,要是写不出来,宪兵队喂狼狗,哼哼!……”
济公会写诗,你真的没看错,南怀瑾曾经评价济公的四首《西湖》绝句,还说:若以诗境而论诗格,他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
济公拿起毛笔,在香积厨上龙飞凤舞地写道:久闻丞相掌乾坤,占坐朝纲第一人;都为君臣朝北阙,堂上埋伏老元勋;闭门杀害忠良将,塞上欺君虐万民,贤相一心归正道,路上行人口……
济公写到最后,停笔不写了,秦桧问道:“这诗怎么不全?”
济公笑嘻嘻地道:“若遇施全,就该死了!”
后来,秦桧遇到施全行刺,背部被砍了一刀,不久后就一命呜呼了。
济公不仅有上面的“财神爷,包青天,孙思邈和活李逵”等四种身份,他还是百姓对奸佞们戏说怒骂的最佳“代言人”, 济公后来成为活佛,并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