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程序手册》之(十九):一审程序的主要环节

刑事第一审程序即法院对刑事案件进行的初次审判。第一审法院通过对案件的实体审理,对案件事实作出认定,并依照法律就被告人的罪责问题作出裁判。刑事第一审程序包括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和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可以分为庭前审查、庭前准备、法庭审判三个基本诉讼环节。我们主要介绍其中的庭前会议与法庭审判。

一、庭前会议

(1)召开庭前会议的情形

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召开庭前会议:

(一)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控辩双方对事实、证据存在较大争议的;

(三)社会影响重大的;

(四)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控辩双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召开庭前会议,提出申请应当说明理由。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召开庭前会议;决定不召开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2)庭前会议内容

庭前会议可以就下列事项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一)是否对案件管辖有异议;

(二)是否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三)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

(四)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五)是否提供新的证据材料;

(六)是否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七)是否申请收集、调取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八)是否申请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调查人员、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是否对出庭人员名单有异议;

(九)是否对涉案财物的权属情况和人民检察院的处理建议有异议;

(十)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

庭前会议中,人民法院可以开展附带民事调解。

对可能导致庭审中断的程序性事项,人民法院可以在庭前会议后依法作出处理,并在庭审中说明处理决定和理由。控辩双方没有新的理由,在庭审中再次提出有关申请或者异议的,法庭可以在说明庭前会议情况和处理决定理由后,依法予以驳回。

庭前会议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会人员核对后签名。

(3)参加人员

庭前会议一般不公开进行,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采用视频等方式进行。

召开庭前会议应当通知公诉人、辩护人到场。庭前会议准备就非法证据排除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或者准备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的意见的,应当通知被告人到场。有多名被告人的案件,可以根据情况确定参加庭前会议的被告人。

(4)庭前会议结果

庭前会议中,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人民法院在庭前会议中听取控辩双方对案件事实、证据材料的意见后,对明显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材料或者撤回起诉。建议撤回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不同意的,开庭审理后,没有新的事实和理由,一般不准许撤回起诉。

对召开庭前会议的案件,可以在开庭时告知庭前会议情况。对庭前会议中达成一致意见的事项,法庭在向控辩双方核实后,可以当庭予以确认;未达成一致意见的事项,法庭可以归纳控辩双方争议焦点,听取控辩双方意见,依法作出处理。

控辩双方在庭前会议中就有关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在庭审中反悔的,除有正当理由外,法庭一般不再进行处理。

二、法庭审判

法庭审判可分为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五个阶段。

(1)宣布开庭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依次进行下列工作:

(一)受审判长委托,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

(二)核实旁听人员中是否有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

(三)请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入庭;

(四)宣读法庭规则;

(五)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六)审判人员就座后,向审判长报告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由审判长宣布案件的来源、起诉的案由、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姓名及是否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应当宣布理由;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公诉人的名单,以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诉讼参与人的名单。

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下列诉讼权利:

(一)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回避;

(二)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三)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四)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陈述。

(2)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是案件进入实体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听取证人证言和鉴定结论、出示证据。

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分别就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就其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向被告人讯问,使审判人员当庭听取被告人辩解,弄清案件事实。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以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征得审判长的同意后,也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可以直接讯问被告人。

证人作证应个别进行。对证人的陈述有不清楚或矛盾的地方,应要求证人进一步陈述或说明,对证人之间的证言相互矛盾的,应进一步核实,互相质证。

在出示证据之前,公诉人、辩护人应首先向当事人问清该物证的特征,然后再向法庭出示,只有经过当事人辨认,各方面的证人证言相互印证,核对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由审判人员引导控辩双方先辩论定罪问题。后可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辩论,说明理由和依据。 法庭辩论应当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按照下列顺序进行:①公诉人发言;②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③被告人自行辩护;④辩护人辩护;⑤控辩双方进行辩论。对被告人认罪的案件,法庭辩论时,可以引导控辩双方主要围绕量刑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法庭辩论过程中,合议庭发现与定罪、量刑有关的新的事实,有必要调查的,审判长可以宣布暂停辩论,恢复法庭调查,在对新的事实调查后,继续法庭辩论。

(4)被告人最后陈述

被告人最后陈述是被告人的必不可少的诉讼权利。审判长宣布法庭辩论终结后,合议庭应当保证被告人充分行使最后陈述的权利;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进行补充陈述。

(5)评议和宣判

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由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在充分考虑控辩双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构成何罪,有无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应否处以刑罚、判处何种刑罚,附带民事诉讼如何解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如何处理等,并依法作出判决、裁定。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宣告判决结果时,法庭内全体人员应当起立。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

三、审理结果

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

(一)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指控的罪名不当的,应当依据法律和审理认定的事实作出有罪判决;

(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四)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五)案件部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作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部分,不予认定;

(六)被告人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七)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依照本解释第二十六章的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八)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且不是必须追诉,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九)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应当裁定终止审理,并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自诉;

(十)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但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无罪,经缺席审理确认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对涉案财物,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审理查明的情况,依照本解释第十八章的规定作出处理。

具有第二项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前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保障被告人、辩护人充分行使辩护权。必要时,可以再次开庭,组织控辩双方围绕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何罪及如何量刑进行辩论。

四、实务探究—律师开庭前的准备

辩护律师的工作有三大板块,会见、阅卷和开庭。开庭是律师工作的重心,也是中心,会见和阅卷是基础工作。

会见的主要事项有:

1.告知事项。律师要告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具体流程、法庭的布局,越详细越好、当事人了解越多,在法庭上就会从容自然。

2.确定辩护方案。

3.对关键的证据和当事人交换一下质证意见。

4.发问练习。会见时把准备好的发问提纲与当事人沟通一下,知道当事人的答案,方能做到心中有底。

除此之外,开庭前会见中,律师要注意安抚当事人的情绪,给其一定的鼓励。

律师开庭前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高度凝练之后体现在文案上,即“三纲一词”—发问提纲、质证提纲、举证提纲、辩护词。

发问提纲的使用率相对较低,法庭上公诉人先讯问,律师的发问提纲就被打乱了。但发问提纲就是将案件事实和情节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拼图,这个图储存到大脑中,即使被打乱,也是根据案件拼图进行发问。

证据在开庭前基本固定,质证提纲如果准备充分,在法庭上就能够直接使用。

举证提纲就是将辩方的证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

至于辩护词,要力求精准、简洁,不需要一口气说几个小时,要考虑听众的感受。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意见,这是律师的基本功。

(0)

相关推荐

  • 法庭辩论应当如何进行

    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都是法庭审理的重要内容.法庭审理的过程,是合议庭听取各方面意见,核实证据,查明案情,从而作出正确判决的诉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查和辩论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在法庭调查阶段,当公诉人宣 ...

  • 刑事案件庭审过程

    刑事案件庭审过程 一.开庭准备和开庭宣布 1.书记员的庭前准备工作. 书记员应先期到达法庭,做好以下开庭前准备工作: (1)宣布:公诉人和诉讼参加人入庭就坐.公诉人和诉讼参加人入庭就坐后,检查出庭人员 ...

  • 《刑诉程序手册》之(八):未成年人特别程序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好未成年人对家庭.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一点在刑事诉讼法中也有所体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 ...

  • 《刑诉程序手册》之(九):想刑事和解 赔多少钱合适?

    我们经常遇到过类似涉及刑事的咨询:张律师,这个事儿能不能"私了"?那个事儿,怎么样和解,多少钱合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特别程序. 一.刑事和解是什么 刑事和解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 ...

  • 《刑诉程序手册》之(十):刑事控告 有案不受理该怎么办?

    在遭遇了刑事侵害向公安机关报案,却遇到推诿.不受理等情况,怎么办呢?早在2015年,公安部就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强调只要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有案必受.司法实践中,受案 ...

  • 《刑诉程序手册》之(十二):刑事案件不立案 怎样申请复议、复核

    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却不予立案怎么办?依据公安部相关规定,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机关复核.除此之外,还可 ...

  • 《刑诉程序手册》之(十四):通缉令

    通缉是公安机关对在逃的犯罪分子通令缉捕的紧急侦查措施.通缉的形式是向有关地区发布通缉令.通缉令是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将被通缉的人捕捉归案的法律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将被通缉人扭送到公安政法机关 ...

  • 《刑诉程序手册》之(十六):不起诉决定的六种情形

    一.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情形 (1)没有犯罪事实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经检察长批准,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法定不起诉 有下列情形之一 ...

  • 第十九回定云南沐英留镇征漠北蓝玉报功

    却说太祖既磔死惟庸,复将陈宁等一律正法,涂节虽自首,究属与谋,亦加以死刑,僚属党羽,连坐甚众,诛戮至万余人.惟李善长.陆仲亨.费聚三人,因患难初交,不忍加罪,特置勿问.嗣闻云奇伤重身亡,大为悼惜,追封 ...

  • 护手双钩二十九式教学

    护手双钩二十九式教学 护手双钩二十九式教学

  • 认知世事(六百七十九)

    有两种东西让人迷失:一是谎言,二是欲望: 有两种东西让人沉醉:一是酒精,二是名声: 有两种东西把人束缚:一是物质,二是爱情: 有两种东西让人觉醒:一是真理,二是苦痛: 有两种东西把人埋葬:一是坟墓,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