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西葡(13)
十八、布拉加的山上耶稣朝圣所
今天行程紧张,与波尔图民宿房东约好中午12:30分之前碰头,但我还是挤出一小时,绕道布拉加,去看一眼山上耶稣朝圣所,攀登一次巴洛克式圣山阶梯。
基督教朝圣最重要的地点是耶路撒冷,那里才是耶稣受难之地,是基督教教义的基石所在。我曾去过耶路撒冷,沿着苦路走向圣墓教堂。沿途十四站,即是耶稣背负十字架行走的道路,也有具体明确的教义所指。终点圣墓教堂是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寻访认定的耶稣受难、埋葬、复活之地。历史上的各各它山顶(耶稣被钉的十字架所在地)就在一段楼梯之上,这些遗迹,遗物都成为朝圣的目标。不过耶路撒冷远在小亚细亚,长期被伊斯兰国家占领,路途遥遥,艰难重重,很难到达。为了方便,渐渐有个更多的胜地,比如罗马、德孔波斯特拉、坎特伯雷等等,都是朝拜圣徒之地;也有朝拜圣物、圣迹的,不一而足。甚至在教堂中都设有十四站苦路的标志,或雕塑,或图画,信众只要绕教堂一周,也如巡礼朝圣一般。但在人们心中,还是希望通过肉体上的辛劳来切实感受耶稣经受的苦难,于是徒步朝圣,登山朝圣更有吸引力,布加拉的山上耶稣朝圣所便是这样一处胜迹。
布拉加的圣山阶梯其实是一组建筑群,起点拱门已在半山,很多布加拉人都跑步前来,我则把车停在起点处。第一段路是普通的之字形上山台阶,在拐点出会建小礼拜堂,堂内是讲述耶稣苦路故事的塑像。第二段开始笔直上山,由紧凑的锯齿状台阶分为五层,每层中心设有喷泉,分别对应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五感,泉水就从雕像的眼、耳、鼻中流出。有趣的是,这些喷泉中的人像一点也不美,甚至说有些丑怪才对。五感之说在基督教中并不常见,反而是在佛教、希腊哲学中常有体现,如此设置的含义我不甚了了。但从下方仰望台阶上攀登的人,被半墙遮掩只露头脸,却是很有趣的感觉,人生多徘徊,崎岖上下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三段最短,只有三层,代表基督教三德:信、望、爱。格局与第二段类似,从下望去,如同一体。整组阶梯布置许多雕塑,这点最有巴洛克风格,宛若人间剧场,你我皆是演员。最上方为山上圣所教堂,新古典主义风格,步入其内,正中的圣坛上有非常写实的基督受难场景,人物众多。不过对我而言,布加拉的山上耶稣朝圣所最精华的部分只是那段巴洛克阶梯。什么是巴洛克建筑,看得越多,就越糊涂,说它是曲线,说它是矫饰,说它是戏剧性都对,又都不全面,或许换更感性的描述恰当些——极度炫耀的感染力。这里的感染力就来自于层层曲折的台阶,对称、重复,所有的装饰和雕塑加强着这种感觉,突出着圣山的主题。三段台阶好比三个乐章,第一是序曲,第二是主题,而第三是加强、是延续,也是最后的强音。
我在教堂外的平台边,看山下的城市,视野很好。山上与山下,就是圣地与红尘的距离。俯瞰是神的视角,一切都是渺小的;仰望是人的视角,越高越是伟大的;攀援的过程就是从人走向神的历程,越是痛苦艰辛,越是风光无限,这或许就是人们喜欢攀登的心理,也是圣山崇拜的缘起。现实人生也是一座高山,修者、圣徒就是攀登更高的人,留给我等凡人遥远而高尚的背影,茫茫前路中,有背影可以指引,会是莫大的鼓励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