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书画家合作一柄成扇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杨维桢(1296-1370)三十六世孙杨元栋生活在清朝末年。伊承祖辈衣钵,擅书画,亦能诗。画专工“元四家”之一王蒙一路,尤善长松巨岭,绝壑鸣泉。2014年北京百衲秋拍,有一柄杨元栋的《松风泉声图》成扇(另面樊虚中、忠源格景书法)投拍,予对杨维桢的画感过兴趣,但没有能力拥有维桢的画,于是爱屋及乌把元栋的画扇拍了回来,也算沾沾杨家的气儿。
杨元栋扇上的山水,正是伊拿手的长松鸣泉风格。图中古松两株,枝叶盘曲有姿。泉水从岩间淙淙涌出,似乎听到松风泉声。双松水墨马双勾枝干,填色赭石,然后水墨夹带着花青圈勾树皮和点苔。松针花青和水墨细勾,挺爽细密。画笔以坚实苍古取胜。峰石坡土和泉水波纹,施以水墨和花青夹杂着赭石渲染,笔墨苍浑,平明畅顺。几抹远山时隐时现,可谓密中求疏之笔。全图用笔苍朴深秀,颇见功力。画上的巨松流泉,寄托的是文人画家的隐逸思想。画上《郑文公碑》意趣的书法题写“松风泉声”四字,之后是清秀的行书落款:“丁丑夏日,仿山樵笔意,迪荣先生雅属,杨元栋。”钤印“俊参”白文。由于不知画家的生卒年代,画上“丁丑”只能据画扇气息而拟为民国二十六年(1937)的农历丁丑年。“山樵”乃王蒙的别号,亦称黄鹤山樵。“俊参”抑或是元栋的字或号?
刚说完双松图上署题为《郑文公碑》,另面两幅格景书法中之左面一幅即纯拟的《郑文公碑》。书家樊虚中,不见有载其生平行迹,但书法还是颇为上道的。书录大文豪苏东坡《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署款“书应迪荣先生之属并乞正之。丙子夏日,樊虚中。”钤印“竹如”朱文。“丙子”是1936年,比画面早一年。书法《郑文公碑》,行笔抑扬顿挫,疏岩奇浑。《郑文公碑》气挟篆籀,笔势纵横,樊书中亦颇能体现。笔力则沉健贯注,临古得趣,可称功力深厚者也。
扇面左边书法行书,款印“忠源”,不但不知伊生平行迹,连姓氏也不知矣。书录一段画论,署款也是“书为迪荣贤弟雅正”,落名“兄忠源”,钤印“忠源”白文。书法“二王”笔致丰腴,并且还透出些章草的笔意,倒是为书法中添了些许质朴古雅。虽然不知书家姓氏和生平,但书笔纯熟,亦为里手矣。
此柄三位书画家合作的成扇,只略识画家生平,且也名声不大。不过书画皆有一定水平,且气息皆在民国(1912-1949)间,扇骨亦然。是件老东西,虽然卖不过当代有名姓但水平极差书画家的作品,但六七千元还是要的。
于建华,法名智凯,“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精书画鉴定,富书画收藏,参修禅宗,以笔墨做佛事,善诗文,现已出版书画鉴定方面书籍二十余种。
福 寿 延 年
于建华题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