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灵魂少了一只蜘蛛
困境是世界向你提出的谜题
解开谜题,你就会获得奖励
我之前的专题提过一个女硕士的案例,嫁给了上进的富二代,婚后生了病,离职在家修养,啥活不用做,婆家理解,丈夫关爱。人人羡慕。结果呢,她没多久就陷入中度抑郁。为什么?
在大洋对岸,有个普通的公务员,因工作猝死。这很常见,没引起媒体注意。但这事却吸引了社会学家。他不是过劳死,相反,是因为完全没有工作任务(但需要呆在办公室),跟同事失去交流,带薪“无聊”,随后抑郁,心肌梗塞致死。
表面看,这两个案例都是没了工作,闲出抑郁。但真正的原因不是工作,而是「意义缺席」。
工作只不过为人提供了“虚假的充实”,但也掩盖了“意义危机”在社会中的滋生壮大。到了今天,已有大规模发作的态势。
你不妨自测下,是不是间歇性产生过如下心绪:
做什么都索然无味
感觉生活日复一日的循环
很久没有“有所期望的感觉”
找不到为之奋斗的事物
……
如果你频繁体验上述状态,就该拉响警铃了。
对其坐视不理,轻则降低免疫力,重则发展成抑郁症,但在我看来,它最大的伤害是让生活了无生趣,摧毁我们人生更多精彩的可能性。
那到底什么是“意义危机”?或者说空虚病,它产生的根源又是什么?
一、上帝已死
所谓空虚病,就是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
它根源于人类基因,正是这一基因塑造了智人最引以为傲的天赋——“编织故事”(意义)。
这项能力成就了文明的一切,但存在一个副作用,马克思·韦伯总结的特别好,“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你得借助这个网捕食,否则心灵迟早饿死。
空虚病,就是心灵挨饿的征兆。
前科学时代,这个问题并不尖锐。
西方世界,以圣经为代表的宗教传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意义图式。
我小时候就曾纳闷,书上说宗教是维护统治的工具,但老百姓怎么就那么傻,被那些“骗人的鬼玩意”忽悠了上万年?
今天我明白了,人们是“甘愿受骗”。
因为从实用角度看,宗教是个实打实有用的工具。面对“不如意事常八九”的人生,如果老百姓虔诚的相信这些苦难是通往永恒幸福的门票,那苦日子是不是好过很多?
至于东方世界,虽然多数民众并没有西方那类“超验信仰”,但无论是古代的“儒释道”还是近现代的“奋斗理想”均承担着信仰的职能。人们生活苦是苦,但不会觉得活着没意义。
今天,也许该怪尼采宣称“上帝已死”,当然达尔文、叔本华、康德还有诸多科学名流都算得上共犯,他们成功的让世人质疑超验的存在,而人文主义的补丁却拙劣不堪难以为继……
简而言之,传统的意义系统崩了,替代物却迟迟未出现。人类的灵魂因而挨饿。
这就是我们近二三十年以来(西方十九世纪以来),潜伏在心灵的空洞逐一引爆的根源。
孤独、迷茫、丧失目标、感觉不到活着的意义……这一切,都在人们自由忙碌的身影后若隐若现。
那么,在“上帝已死”,蹩脚的“享乐主义”也消费不动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重新编织自己的意义之网,赋予生命意义?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什么是有“价值”的「意义」?
我的理解是,与你所热爱的事物建立关系,就是意义。
这里的「热爱」不仅是当下,更多的是未来,即潜在的热爱。
然而,“赋予生命意义”是一个既容易又难的问题。毕竟,“意义感”既是从无到有的存在,又是相当个人化的存在,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幸运的是,名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给了我启发。
没错,通向“富有意义生活”的途径无数,但我综合人类学、社会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后,发现有三类最基本的关系,却是“美好生活”的必要配置,包括:
“无条件信任”的亲密关系
横向与世界的共鸣式关系
纵向与未来的关系
这三者,共同编制了一个“后信仰时代”的意义之网。
如果你拥有了这三类关系,那恭喜你摆脱了“意义危机”。但如果你有所缺失,那这恰好给你指明了清晰的努力方向。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不妨先逐一编织上述三大「关系」。
二、“无条件信任”的亲密关系
如果一个人出生在彼此关爱的家庭中,那这份关系可谓「与生俱来」。无论是父母兄弟姐妹、或是密友,你们价值观也许不一致,性格也偶有冲突,但在情感上却始终彼此关爱,这就是「无条件信任」。
这种关系,可以源自亲情,也可以源自爱情、友情。
「无条件信任关系」的存在就像空气,与生俱来的人每天呼吸其中没啥感觉,而缺失的人则是痛苦不堪。你想象下疲倦时无床可憩,怯场时无人相陪,冒险时无路可退,活在这样的世界是何滋味。
然而,无论是否拥有与生俱来的“无条件信任”,人踏入社会后,迟早要组建新的家庭、友情关系,这也是所有个体走向成熟的必经历练。
如何建立并维系这些弥足珍贵的关系?
说白了,就是学着投入感情,学会爱与被爱。这两句可不是“泛大空”的废话。
看似“非专业”的事情其实才是最难把控的,它们都是实打实的“技能”,需要在践行中去磨合与提升:
1.培养看人的眼光
识人辨物,别盲从各种抽象的教条。你要学会品茶,就得去喝。识人亦然。
珍惜每次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在接触中反思总结哪些“人性品质”至关重要,远离不值得结交的人。
比如,我首先在意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善良,同理心强不强;其次是他们度过闲暇时间的方式,能看出其品味;最后是他们看世界的方式,是以“成长模式”还是以“对错模式”看世界,如果是后者,那就要慎重……等等。
试错时间有限,你得主动总结、优化看人的原则。
2.学着真正“站在他人立场”
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你对“无条件信任”的人要求高,自己也要对得起这份要求。
站在他人立场,不是微信别人“在么”,而是直接留言说事。
真正做到站在他人立场,是建立在熟知对方的基础之上。
对靠谱的人,我们得学着对其付诸关注,用心了解、聆听对方的“人生故事”,唯有此,才能真正做到“站在他人立场”。
3.拿捏好关爱与取悦的度
“替他人着想”不是“取悦他人”,很多人与人相处时混淆了两者。
其关键区别在于,前者替他人着想,是无条件的爱。而后者,潜意识中却是“期待他人的回报”,得不到对方回应时会产生“失望”情绪,这是一种病态关系,当它萌生时,务必掐灭。
学着在自爱与爱人之间取得平衡,是建立无条件信任的基础。
当然,这些都不是“道理”而是要去“践行的事项”。
你得内化契合自己的一套关系模式,就得走出门外,打开心扉,付诸行动。
我相信一个人在提升上述“社会关系”的软技能后,无论是邂逅灵魂的伴侣,还是收获真挚的友谊,都只是时间问题。
心理学喜欢把“无条件信任关系”理解为安全感、归属感。但我们超脱心理学的视野,从“生命意义”的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无条件信任关系是个人与世界建立关系(即意义)的基础。
当然,人非蚂蚁。虽同属社会物种,但人的个体意识极强。
人性需要发展,需要更多“可能性”,需要从外界的反馈中对自我价值作出确认——这类“确认”,就其感性体验,就是与他者(人或物)产生“共鸣”。
三、建立共鸣式关系
如果说“无条件信任关系”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底气,那么与自我之外的世界产生“共鸣”则是我们持续汲取“意义感”的主要源泉。
什么是“共鸣”,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人生而自由,自由的代价是个体与其他人之间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也就是你永远无法确定他人是不是真正理解你,如果世上没有人真正懂自己,那我们的价值又如何得到「确定」?
这是一种无法规避、令人恐惧的孤独,也被称为存在性孤独。这是我们需要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原初动力。
所以人潜意识里需要寻求共鸣,寻找一个真正理解彼此的人事。
当然了,共鸣,不是说我们去外面世界寻找与“内在的声音”一样的事物,共鸣是彼此呼应、相映成趣的存在。
有些音乐能给我们触电的感觉,往往是引起了我们潜意识中“理想人格”的共鸣,许多人看一些严肃的文艺作品,甚至看些科学学术文章也能潸然泪下,这也是因为“共鸣”。
我认为这是一种“内在的理解”,即你察觉到对方(无论人或物)对自己的“绝对理解”,或者“比自己还要理解自己”(理想人格嘛),所以在共鸣中,人得以摆脱“存在性孤独”。就像教授进入忠犬八公的世界。
你从外部世界获得的“共鸣”越多,你的精神家园就会感到越充实丰盈。
那如何与世界建立更广泛的共鸣感?
聆听音乐给到了我们启示——对于有潜力的陌生事物,你只需尽可能多的「沉浸」其中。
你可以探索全新的领域,或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追寻更高层次,找到志趣相投之物,用心投入即可。
这比上述建立“无条件信任关系”可简单多了。前提是别长期在那些“短”“微”的碎片化娱乐中把自己的闲暇时间都耗散了。
这是与“物”之间建立共鸣关系的方法。
还有一类更让人羡慕的共鸣,就是“知己”。“士为知己死”绝非夸张,实因知己实在珍贵。
当然我们没必要苛求那类高山流水的知己,咱也达不到那境界,我们能寻找到“局部知己”,足矣。
人一辈子能邂逅的人,细数起来还真没多少,当一些潜在的“共鸣式友谊”出现时,拿出点追求异性的精神,主动点去接触、彼此增进了解,建立密友圈,这些都是让生命充满意义的必要投入。
当然,能否邂逅并建立这种友情,前提还是得将自己培养成靠谱的人,不是“人设”的靠谱,而是品格上的靠谱。
拥有广泛共鸣关系的体验,我可以分享二三。
我当下的人生与早年的预期差距很大,按世俗标准来说,妥妥的可以在我脸上盖个大写的“loser”,但有一点我却很确定,哪怕在人生最为黑暗的时刻,我仍未质疑过自己此生的生命意义。
这份底气,这内在的自信,源泉就是前述的“无条件的信任关系”、“与世界的广泛共鸣关系”,当然,不擅交际的我也是有些许密友的。说谢啦。
知足常乐的讲,能很好的建立并维系上述两种关系,我认为这样的人已经摆脱了“意义缺席”的现代病。
但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求更为质感的生活。
如果说“与世界的广泛共鸣关系”是在空间维度创造关系。这意味着,我们还能从时间维度建立关系。
四、与未来建立关系
人类史上先后觉醒了两类意识:一是丧葬文化,意味着人类理解了死亡的必然性;其二是对资源稀缺,以及时间投入与获得资源的关系。这两者使人类演化成了一种“未来物种”。
从此,“对未来的预期”成为“当下生活”的风向标,既是我们决策的基础,还影响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比如,经济上行周期参加工作的人,买房买车时,往往敢于杠杆上满,无所畏惧,而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人往往会更倾向于保守。但未来真正的收入多少,实际上没人能预测。这两类人群截然相反的消费态度,正是源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同。
由于人类骨子里已经是一种活在未来的物种。所以,如果你没有在时间维度与未来“建立亲密的联系”,那么“今时今日的生活”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
那如何建立与未来的关系?
四个字:心怀理想。
谈到理想,习惯了功利思维的人可能会联想到“成功的事业”、“优渥的中产生活”。
姑且不说这些曲解了「理想」的本义,它们事实上恰恰割裂了我们与未来的联系——世俗欲望会迅速贬低我们已拥有的事物,摧毁我们的幸福感,进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生理健康。
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提名诺贝尔奖却又与之失之交臂的群体,平均寿命普遍不高,村上春树坚持跑步保持健康可说非常适宜。
物质欲望降低幸福感,大家体验也已够多,无需再举例。
那为了建立与未来的厚实关系,我们该如何「心怀理想」?
为此,我们要先理解什么才是「理想」。
理想不要求「是否能实现或得到」。所谓理想,是每个人所独有的,与自己的出生、特质、历史经历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憧憬,一个朦胧又具体的目标。
类似“共鸣关系”,唯有符合个人化特点的理想才能牢牢吸引你生活的焦点,让你闲暇时不至于无所事事,而是付诸行动,像寻求你的命运那样一步步向它逼进。
厚着脸亲身示范下。我有个理想,创作一部宏大叙事的文学作品。
在作品中把我毕生所学,包括科学、社会学、商业践行、生活细微体验的全部,逻辑自洽的融进其中。千古传诵那是万万不敢想,主要是对自己活这一辈子的总结与交代。大概是这么个想法。
当然,你或许会说就我这文笔,写写教材还行,文艺作品还是洗洗睡吧。
但「理想」不就是“不用在乎能否实现”的存在嘛。它自始至终仍像彩虹般吸引着我,激发我持续探索陌生领域的方式燃烧闲暇时光,使我与人文世界建立了更深层的关系。
注意到没有?「理想」无意中又整合了你与世界的其他关系。
这就是「理想」的力量。在这个向「理想」靠拢的过程中,幸福不过只是副产品。
伯特兰·罗素认为“求之而不得,这是幸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概是这个意思。
所以,与未来建立紧密幸福的关系,只需要尽快「心怀理想」,一个与你的人生叙事彼此呼应的理想。
如果还没找到,用乔布斯的话来说,keep looking,don’t settle。
尾声
我们看清了空虚病的危害(慢性病,辜负大好生命),谈了空虚病的根源(信仰归零,后继无物),以及救赎之道——重新编织意义之网,自内而外的建立三种关系:
无条件信任
与世界的广泛共鸣
心怀理想,联结未来
我们能从这些关系中回归一个中心:生命是主观的,生活是个人的。
你不是统计学上“小写的人”,你也不是“典型的人”,你就是这么独一无二的存在。
人没必要纠缠于自己的出处,人活着,是为了开创自己的命运。
用前科学时代一位匿名学者的话来说,“有一项任务,只有你,而且只有你一个人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如此巨大,以至于它的完成体现了所有人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