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经典语录也可以拍成电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老子《道德经》里的话,也是中国的古老谚语。

姑且可以这么简单地理解:

天地没有仁义与情感,万事万物在它眼中都是祭祀用的草狗(献祭之贡品);圣人也不讲仁义与情感,万民百姓在他眼中同样是祭祀用的草狗。

而当今天的我们依然索解经文之时,英美已经两次将这一谚语拍成了电影,这就是1971年由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稻草狗》,以及2011的同名翻拍之作。

影片(1971版)讲述一对年轻夫妇来到英国的一个农村生活,丈夫萨莫是一位生性安静的天文物理学者,这宁静的乡间正好可以符合他思考学问的需求;妻子艾米则是个热情活泼的女子,村庄是她的故乡,入住的是她家老屋,可是,她对回到家乡后平淡的夫妻生活略感失望,内心隐隐有些不满。

为了维修老屋,他们聘用了几个村里的几个男子做工,其中就有艾米的前男友。起初一切平淡,但随着深入交往,夫妻二人的行为习惯总是与村民有些不合拍,具体是什么却也说不上来。妻子的前男友欺骗丈夫参与狩猎活动,调虎离山之后趁机强暴了艾米,更甚的是一位同伴也参与其中。

随后,夫妻双方因为救护一位被欺负的人,与众做工男子发生了更激烈的对抗,一个夜晚,双方在老屋爆发了“攻与守的战争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向斯文的丈夫变成了狂暴的杀手,一个人与六个对手搏命厮杀,最终,他驾车离妻子而去……

影片营造出一种特别震撼人心的氛围:

与很多惊悚影片不同,这个故事从始至终都没有明确的坏人和隐藏的恶人,所有人物随随便便出场了,乡间的生活平静安详,但就在这样一个人畜无害的环境中,恶却始终存在并逐渐肆无忌惮地蔓延,最终形成无法逃避的杀机……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部惊险片,“稻草狗”(straw dog)就是刍狗,取这么个片名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只是个假装品味的噱头,但是据谜石君个人感受,当深入观赏则会发现,《稻草狗》(主要是1971年的那部),还真是一部哲学味道很浓的影片,它悄然诠释了导演心中的阴阳哲学。

如果没有发现,那就再品,再细品……

好吧,来看影片的一些细节,许多看似不经意的镜头都隐藏阴阳对立的暗示,特别表现夫妻二人的关系上:

1.丈夫和妻子几乎是唯一的娱乐形式就是国际象棋,黑白棋子的格局隐隐表达出二人分属两个世界。丈夫充满理性,妻子充满感性,二者之间的结合并不融洽,内在的波澜已经荡漾在平静的婚姻生活之下,二人的矛盾早已注定并在慢慢滋长。

2.刚入住老屋不久,丈夫在黑板上精心书写的数学公式被妻子顽皮篡改,将+(加号)改成了-(减号),正与负,阴与阳的对立已经在悄悄滋长。

3.夫妻二人的着装、站位甚至都在有意无意暗示二人的对立关系,比如在最后一场的战斗戏当中,丈夫的衣服以黑色西装为主,妻子则穿了一件白色毛衣,二人分处在楼梯的上下,对于是战还是和发生着争执。

此外还有很多细节可以慢慢去寻找感悟。

总之,外在的危机和激烈的冲突只是表象,夫妻二人之间阴与阳关系的建立、纠缠与瓦解才是内涵……

从这点来说,后来的翻拍片只把它当做一部惊险动作片再次演绎,可以说是完败,因为内涵的看点没有了。

(本文所有配图都来自于1971年版的《稻草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