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熊:沈阳故宫那些前清轶事——不要把影视剧情演义与历史轶事混为一谈

刘桂芝:轻盈超然的姿态,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近些年神神道道真真假假半真半假的清宫剧还是蛮误导了好些人的。我们十月份在沈阳故宫闲逛时,遇到最多的就是年轻的导游小姐在走马观花的景点蜻蜓点水地讲解历史,后面一大群游客七张八嘴七缠八缠瞎缠三官经追根问底着剧情的发生,让美丽的姑娘们面红耳赤不知所措。难得有德高望重的长者学者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劝解不要把影视剧情演义与历史故址轶事混为一谈,稍稍缓解了些许尴尬。

作为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的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关前的皇宫设在沈阳,以后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

据《侯氏宗谱》记载,负责为沈阳故宫烧制琉璃瓦的侯振举家族是“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据此推断,沈阳故宫应该是在天命九年,也就是1624年开始建造的。初见成效于1636年左右,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这是清王朝的第一座大气庄严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现在还相对保存完好。

沈阳故宫气象上与北京故宫相差甚远,风格上倒是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如出一辙的红墙黄瓦镶绿边。应该也是情理之中,刚从马背上稍稍停顿站稳脚跟宏图伟业正待展开,类似于一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再接再厉励精图治,不似后来坐享天下再有几个太平盛世的穷奢极侈。

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沈阳故宫分3个部分,功能明确:首先是谋划江山统兵打仗,然后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再闲情逸致的读书看戏。东中西三路建筑中轴对称的格局,既有浓郁多姿的满族风格和中国东北地方特色,也有北京故宫的初版原色,其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前后次序也几可让我们得以一窥从满族到东北再到汉族的通化,从马背到地上到城市的演变,因此以其多民族风格的宫苑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让我们趋之如骛,好像应该必须有个到此一游。

一是东路的大政殿和排如雁行十王亭组成的一组完整建筑群,这是沈阳故宫之营建开端,格局明显体现八旗建制,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其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大政殿,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其实已经是汉族的传统建筑形式;但殿顶的相轮宝珠与八个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而大政殿内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

明万历三十一年,即公元1603年,努尔哈赤始建城堡于赫图阿拉;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即汗位,建国号为金,建元天命,定都于萨尔浒;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八旗兵横扫辽东,不到十天攻克70余座城池,包括沈阳和辽阳,其时多年劳苦征战,手下的大臣都想回抚顺老家,胸怀大略的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决定从萨尔浒迁居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

1625年农历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己见。上午决定出发,下午数十万八旗子弟即开始启程,当晚就到达沈阳辽阳交界的虎皮驿。四日清晨,努尔哈赤越过浑河进入沈阳。即使如我们这般出行旅游出门吃饭也未必潦草,怎么说迁都也是个大事儿,何以仓促如此,说走就走?

民间一直流传说努尔哈赤对传统风水深信不疑,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辽阳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历朝历代历来建都建城,风水都是放首位的,概莫例外。努尔哈赤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沈阳在浑河之阳,上通辽河,辽河又通大海,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而历史的看待此事,更主要的现实意义应该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离开重镇辽阳可以避开明朝的风头。

沈阳乃四通八达之处,其地理位置对当时的满族而言非常有利,进退自如,进可北征蒙古,西征明朝,南征朝鲜,退可一日回到萨尔浒老家;再一个,风物长宜放眼量,此时的都城辽阳满汉民族矛盾冲突严重,而沈阳还只是个中等城市,人口少,便于管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满汉矛盾激化。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风水中有关阴阳的规定为: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南边为阴、北边为阳,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此处河的北岸,所以又称“沈阳”。定都沈阳后,努尔哈赤加固明朝城墙,建造八门,改城内十字形大街为井字形格局,并在城北建造王宫居住。

二是中路的大清门、崇政殿、、、衍庆宫、永福宫等,镶嵌龙纹五彩琉璃,雕刻彩画精致生动,这里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1626年努尔哈赤辞世,其与孝慈高皇后所生之第四子皇太极继承汗位,于1627年至1635年陆续建成了这组大内宫阙。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是是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修在三点八米的高台上,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这是满族的建筑特点。

也就在这座宫殿里,皇太极将女真改称为满洲,于1636年将国号改称为“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一直到皇太极逝世,盛京宫殿始终是清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三是西路的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建成已是100多年后的1782年,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1644年,清迁都入关后,盛京皇宫成为“陪都宫殿”,以开国先皇“龙兴重地”之宫阙圣迹的崇高地位,倍受清历代帝王特殊的重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皇帝前前后后曾有过10次东巡。主要是乾隆对盛京皇宫进行了多次改建和扩建,形成了先皇旧宫与皇帝行宫并存的特色;其增修的西路建筑,又使沈阳故宫拥有了东中西三路建筑中轴对称的新格局。

名扬四海的文溯阁不仅建筑别具一格,是闻名于世的《四库全书》的珍藏之所,也是建在宫廷中的最大的一所图书馆。清兵入主中原后,汉族反满情绪十分强烈,所以最初是以武力镇压,后来深知民族意识很难以高压手段搞定,于是便仿效前代“明主”文治之举,乾隆三十七年的1772年,设立了“四库文书馆”,下沼征求天下书籍。经十余年后终于编纂成书,共计十六万八干余册,这是继明朝《永乐大典》之后的另一部巨型丛书,堪称世界丛书之最。成书后,乾隆决定在沈阳故宫修建文溯阁,专门用来珍藏《四库全书》,取“溯涧求本”之意。文溯阁是个二层三楼的建筑,黑琉璃瓦绿剪边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阁下层均出檐廊,阁内为三层,在下层顶板下的空间,东、北、西三面各以回廊的形式增加一层,俗称“仙楼”,正中三间形成二层空间的敞厅,下层靠北以隔扇分出近二米宽的过道。用黑色琉璃瓦绿剪边,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其彩绘画题材也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

为了“不忘根本”,乾隆皇帝还源源不断地从北京运送来洋洋大观的皇家珍宝于此贮藏,使沈阳故宫成为当时与北京宫苑和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辛亥革命后,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沈阳故宫仍作为皇室产业归“盛京内务府办事处”管理。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重新颁布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规定,一切皇产归国民政府,奉天省政府接管沈阳故宫。1926年11月16日,在奉天宫殿的遗址上,正式成立了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职能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早期建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此后,又经历了奉天故宫博物馆、日伪占领时期的“皇产”、辽宁省立民众教育馆、国立沈阳博物院等不同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建立在宫殿遗址基础上的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2000年,沈阳故宫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北京故宫的扩展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