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麦玲:最美丽的事情,就是走进生态人文的种田乡
图文/童麦玲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最初知晓种田,是缘于中华汉字听写大会上。种田学生在台上优秀的表现,那一张张拘谨质朴坚毅严肃的脸庞,在我的心头落下一阵阵涟漪,荡漾不尽。
种田乡位居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东南部浅山丘陵区,处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交界地带。曾名屯田、屯田所、种田沟堡。清末民初,田地宽广,雨量充沛,靖远、打拉池人在此一带立山庄耕种田地,称为‘种田去’,曾是种粮储粮的农耕和牧场。”种田,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种田耕地直接命名的地方。
种田乡政府办公室张主任做我们一车七女子的驾驶员兼导游,一路上,他给我们讲解路过的地名特点及历史,从他的讲述里,能感觉他的敬业及心底对于种田深深的热爱。
车入屈吴地界,气温低下来了。路边一蓬蓬芨芨草闪着银光在风中舞蹈,再往前是一畦畦绿油油开着白花的田地,见这磅礴气势,感觉牡丹也比它逊色许多。下车细看,原是长势旺盛的洋芋正在开花!想起一句话:洋芋花开胜牡丹!
女人们,总忘不了和所有的景合影,一朵朵红白蓝绿的牡丹开在洋芋花里,笑声溢满了落下地,吓得蚂蚱惊叫一声,从草丛里失急慌忙窜出去,一蹦老高。
洋芋地边,一朵粉白色的花儿恬静地开着,一只蜜蜂飞来了,在它头顶嘤嘤嗡嗡,不肯离去,这支迷人的花儿,它叫什么名字呢?
一路,梯田整齐,或绿或粉或白或黄的野花一畦畦恣意开放着,似要向天空一股脑表白它赤城的心田。车子走尽大路,拐入蜿蜒山地,在开满一坡粉色花的地畔停住,张主任说,这里是贫困村“拉排村”,去看荞麦花吧!
山里的空气,带着雨后湿漉漉的潮气,一株株翠绿娇嫩的荞麦杆,头顶几束粉白相间的荞麦花,就那样在微风中温润地摇摆着,像待嫁的新娘,娇羞端庄,娇美灵秀,惹人心动。蹲在地头,给荞麦花拍照时,方发现,生长在洋芋地畔迷人的花儿,原来就是荞麦花。张主任说,这种荞麦是甜荞麦,是农人在收割荞麦时留在地里的种子,开春后早早生根发芽,自己就长出来了,所以也就叫“留生荞”。留生荞做成食品口味还比苦荞好。
种田,没有遭受人为的堆砌,还是原本的清纯自然,就像一个青涩的少女,单纯、质朴,散发着清纯的气息,让人有一种回归的轻松与安逸。
一路,处处皆景。停车的地方,必有大景。这次,车子停在一处比较平整的地方,抬头,见半山腰绿一块,粉白一块,橘一半,黄一半,便踏着没膝的野草,向着一堆堆色彩进发。一束粉白的花儿开在蒿草狗尾巴草中,一枝独秀,随风飘曳,煞是美丽,正要过去观赏一番,陈主任提醒大家:这是苋麻,不能动,动了能痒死人。猛然想起家乡的一句俗语:苋麻擦屁股----手痒的没事找事!不禁哑然失笑。
荞麦花是种田这时最靓丽的风景。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荞麦花地里,女子们热热闹闹,摆出各种造型留影;在橘红色的百合花海里,百合花雅致地开放着。你须低下再低下,直至你“低到尘埃里”,用身体触摸大地,你才能一睹百合花的尊贵。
这应该是卷丹百合。枝叶青翠,橘黄带点的花瓣向外卷曲,黄色花蕊傲居花心分射开来,头顶红色花蕾,高雅纯净,像身穿芭蕾服的高雅舞者,不愧“云裳仙子”美名。
百合花地比较陡,大概有60度的倾斜度。站起来,触目之处,见高高的花儿,黄艳艳一片开放着,以为是菊花,正在惊叹,却得知是苦菜花。我的天!第一次见长这么高大的苦菜,第一次见苦菜花开出了九月菊的气势。恍惚觉得,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就是它。
崖窑山,位于屈吴东脉,平川八景之一。山首形如雄狮蹲踞,侧峰如丹凤展翅,古曰:狮卧凤翔。去种田必观之景也。
“崖窑山源于唐寺庙之兴,乃名将敬德所建,仙佛古洞屹立于峭壁之上,为北武当之南门。”沿着山路上行,再拾阶而上,见飞檐走壁,雕梁画栋的庙宇立于山门,山门之上,六眼明清仙洞,镶嵌在陡峭的崖面上,穆然肃立,仙气纵生;眼前,一个个竖立的碑文,记载着崖窑山的古今往事;沟底,高大葱茏的树木,在风中微鸣,幽静神秘,好一处人间仙境。
见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的骊山葱茏的烽火台,还没有见过种田明万历年间的烽火台。
于是,爬上陡峭的高山,穿过野花野草地,在此山的南面,看到一个大土包,有说:那就是种田的烽火台。种田烽火台的苍茫突兀,和翠绿丰满的骊山烽火台真是两极世界。可见,当初在这里御边的将士是经受了何等的严寒、寂寞、干枯、满目苍凉而坚守边关,誓死保卫疆土的啊!一阵阵风吹过,芨芨草顺风倒下,几束高挑的狗尾草在烽火台前飘摇,透过时间的缝隙,当年呜咽怒吼的漠风、群狼的嚎叫,蜂起的狼烟,战马的嘶鸣,御敌的号角、兵器的碰撞声遁入耳帘,挥之不去!
任时光流逝。烽火台依旧。几簇新绿生长在烽火台,紫色毛绒的益母草开满烽火台脚下,野菊花星星点点开放着,我想,这热热闹闹开着的花儿,一定是戍边战士的思念和血泪融入种田的土地,而开出的生命之花,不然,在这样苍茫的深山之中,怎么会有这么温暖滋润的花儿?
白云苍狗,江山如画。任何时代,都是军人舍家弃子,以生命为代价保家卫国,才有了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我们,这么可以忘记他们?看看这些花儿,看看这座山上孤傲的烽火台,怎能忘记?
“天龙”是对驴的称呼。说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那是无比鲜美。种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重要的黑驴养殖之地。进入黑驴养殖场,不巧,黑驴上山吃草去了。转而去藜麦研究所。
藜麦,看上去就像灰条菜,比灰条高大一些,藜麦种子似小麦色,其形状小而扁圆,中间稍有凹陷。可以加工、制作多种食品,味佳有营养。藜麦中含有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么说吧,凡是人身体需要的各类元素,藜麦都可以提供,对人体健康百无一害。种田,大量种植藜麦,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销量不是很好。
研究所的院子旁边的地里,晃荡着几十头黑驴母亲和黑驴孩子。它们浑身黑亮,摇着尾巴在悠闲地吃草,小驴围着母亲撒欢,揪一把青草喂黑驴,倒也不怕人,一边用驴眼看你,一边慢悠悠吃草,看得出,它们草料很充足。
天色已晚,该到回去的时候了。山上,荞麦花、油菜花依然开着,一群群黑驴站在绿山上,悠闲地吃草,天如盖,草茫茫,白云悠然,景色如画。
途中,见一片金黄的麦地里,一位大姐正在挥舞着镰刀割麦,天高云淡,晚风习习,金色涂满大地,大地一片圣洁。
种田凉爽的气候,将农作物成熟期拉长。割麦子的大姐,和着漫天的圣洁,连同劳动者的韵律,就像一副古老生动的农耕收割图。此情此景,不由使人心动,也想进入这幅农耕图里,挥洒汗水,割一捆麦子。
小心翼翼和大姐商议:是否可以让我割一下麦子?憨厚的大姐说:行么!咋不行呢?就是我这麦子扫(不好)得很,瞎了!问她,她说:今年雨水太多,泡坏了麦子。就这么淡淡的说着,好似眼前的麦子,成了这样就这样,是天数,毫无怨言。
拥有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是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望,我也不例外。
接过大姐手里的镰刀,细心将麦子揽入怀,镰刀顺着地皮割过来,嚓嚓声响起,一把麦子割下来,看麦茬齐着地面,无一根漏掉的麦穗,心里稍有安慰,此刻,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一镰刀下去,“刷刷刷”就能搂倒一捆麦子,就像我梦中的麦收往事一样辉煌灿烂。
浅笑也来捆绑麦子,我们一脸虔诚,向着金色的大地,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种田,将身子鞠成了90度的躬。
这是这个盛夏,最动人的事情。这个盛夏,最美丽的事情,就是走近生态人文的种田,感受她的美丽多姿,深情厚重。如果可以,也想放下心头手边的烦事,去种田,赏花种田去。大概,这只是梦想罢了。
看似游山玩水,不亦乐乎,事实上,一路上,我的心里是酸楚的。看着这方质朴厚重的土地和这方土地上如我故乡人般同样质朴无华的乡亲,还在遭受贫穷,我不知道,我们能做些什么?能怎么做?才能帮助到乡亲们,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以慰我等心中之愿。
希望我等笔下的文字能让更多人了解种田,走进种田。我们的种田,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呼吁,让老百姓苦有获、获能出,出则,誉满天下。如此,何愁种田不兴,百姓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