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第一帝”刘裕篡晋建宋,两晋时代宣告结束
第二十八章:“南朝第一帝”刘裕篡晋建宋,两晋时代宣告结束
公元403年十二月三日,东晋权臣桓玄经过数年准备,终于宣布废掉晋安帝,并自称皇帝,建国号'大楚'。
桓玄今朝的成果谈不上全靠运气,也谈不上全靠实力——他本人是个落魄贵族子弟,早年因为他爹桓温想要谋逆的缘故,东晋朝廷始终提防而不肯重用他,结果直到三十岁他都还没混出个啥名堂出来。但王恭之乱前夕,他趁机怂恿王恭起兵,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王恭兵败之后东晋国内又爆发了五斗米道领袖孙恩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结果东晋中央军队花了好大力气才勉强稳定局面——桓玄本就是贵族子弟,谯国桓氏在东晋的地位极高,全天下到处布满了极为复杂的关系网,因而桓玄趁东晋内乱铲除殷仲堪等其他势力,成功统一荆州,然后趁势东进攻入建康——由此才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桓玄之乱
桓玄称帝,时年不过三十五岁而已。细数整个中国历史,能在这个年龄就当上开国皇帝的,貌似还真没几个人呢!桓玄这样一想,不由得飘飘然。大楚开国之初,他还对北府兵等潜在威胁心存戒备,致力于铲除刘牢之等旧北府兵高层。如今刘牢之众叛亲离,其他高层悉数被杀,桓玄自认为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于是终日放纵自己沉溺于酒色,大规模征召民夫修筑宫殿,打造'能够容纳三十人'的车舆!(不过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大明首辅张居正,也打造过一个类似的)
简而言之,桓玄上位之后,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锐意和韬晦,很快激起朝野不满。
此时的刘裕,仍旧只是个北府兵的中层将领而已,不过他十分出重的军事才能以及本部军队纪律十分严明的声望,使他以及树立了很高威望。眼下刘裕刚刚率军平定了农民军起义,但是自己以前的头儿刘牢之此刻已经兵败身死,他只能选择暂时归附于桓玄。桓玄开设宴会接见了刘裕,对刘裕很是赏识。但是桓玄的夫人刘氏一眼就看出刘裕不是等闲之辈,而且绝对不会对桓玄忠心,于是劝桓玄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除掉刘裕!可惜桓玄并未听从——
正是这个选择,后来要了桓玄的命!
刘裕仅仅等待了三个月,看出桓玄并不得人心,于是暗中招收北府兵旧时残余部众,以打猎为名外出,在京口集结了一千多人宣布起兵!桓玄本来就不得人心,并且各地势力表面上归服桓玄,其实只是忌惮于桓玄实力强劲,所以想要暂时避其锋芒,等一个出头鸟来。现在刘裕在京口举兵宣告讨伐桓玄,各地便纷纷响应,共同推举刘裕为盟主!
桓玄面对来势汹汹的刘裕军,一时间竟然因忌其勇猛而想要主动后退避其锋芒——但正是如此反而助长了刘裕军的锐气,桓玄军唯一一次真正有效的抵抗也惨遭失败,最后桓玄完全放弃扬州,一路西逃,部众大多背叛或被杀。最后桓玄想要进入益州凭借天险卷土重来,却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至此,桓玄之乱基本被平定。
而桓玄之乱的背后,是刘裕的迅速崛起。凭借平定桓玄之乱的大功,刘裕迅速接替桓玄,重新将已经被废掉的晋安帝司马德宗拉回来继续当东晋皇帝,而他自己也成为了东晋朝廷的下一任实际掌权者。
刘裕
不过眼下的时局并不乐观,刘裕此时的势力也并不如当年的王敦、桓温一般,此时东晋地方有司马休之等人势力庞大,北有南燕、后秦等过割据中原,西有谯蜀再度独立益州之地。但刘裕实在是非常之人,且看他的政绩——
409 年,南燕侵犯东晋。为了进一步树立威望,并且解除威胁,刘裕下定决心北伐——这次北伐,刘裕轻轻松松取得胜利,并且持续反攻灭掉南燕国!刘裕声威大振,班师回朝后不久,当年起兵闹事的孙恩旧部在其妹夫卢循的带领下再度起兵,但这次和上次的命运完全相同——叛乱很快被刘裕平定,而叛军领袖卢循也走投无路而自杀。自此,长达12年的孙恩卢循起义到此基本失败。随后两年之内,刘裕再度发兵灭掉割据益州的谯蜀政权,彻底打破了后秦妄图从长江上游威胁东晋的想法。
随后数年之内,刘裕延续了当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土断'政策,清查被隐匿户口和流民,下令禁止土地兼并,并且高强度铲除反对势力,整治吏治。一时间,东晋国力迅速上升,史称'义熙改革'。不久之后,刘裕攻灭东晋国内的地方势力,完全结束了东晋自王恭之乱以来的军阀内战局面!
而还有一点值得被提及:刘裕采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政策——寒人掌机要。意思很简单,就是让底层寒人代替原先的门阀贵族掌握政府机要,担任要职!
这种政策是两晋一百多年来都完全不敢想象的!
自曹魏开始,直到东晋末年,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都是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在曹魏初年实施的初衷是:通过中正官考查备选者的才能和品德,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品级做官。不过东晋门阀政治泛滥之后,中正官一般由位高权重的门阀代表担任,所以底层人民基本完全无缘于官场,社会阶层空前固化——刘裕实行'寒人掌机要'的制度,目的正是要恢复九品中正制最初的精神。而刘裕手下的檀道济、刘穆之、王镇恶等,都是被刘裕以此提拔出来的人才。
诸君可能会问,刘裕凭什么能做到这些?
刘裕北伐
刘裕之前,东晋已有过六次大规模北伐,除了庾亮、殷浩因个人能力不足失败外,其他四位:祖逖、庾翼、桓温、谢玄的北伐基本都是因受制于门阀的阻扰而无果而终。而且当年桓温欲图篡位,却终因王谢二族拖延时间,最终没能如愿。
不过,到刘裕这个时候,一切都变了——孙恩、卢循起义,以及桓玄之乱中,门阀士族因叛乱或桓玄改朝换代的大清洗而遭受了空前浩劫。从397年开始的东晋大内乱中,死去的士族大人物以王凝之(王羲之儿子)、谢琰等为代表,门阀的私人武装也被消磨殆尽。之后本来谯国桓氏一家独大,却基本被刘裕号召天下人共同消灭殆尽——综上所述,到刘裕接手东晋大权之时,昔日的门阀政治已经土崩瓦解,再也没有士族能够与之抗衡了!
完全统一南方之后,刘裕不久之后再度北上,成功收复长安——完成了当年桓温的夙愿,并灭掉后秦政权。
但在这关键时候,刘裕指定的大后方后勤负责人刘穆之突然病逝,刘裕担心后勤会出岔子,慌忙回京——而他在此也犯了一个十分荒唐的错误:让他仅仅十多岁的儿子刘义真负责镇守长安。由于刘义真仅仅是个十多岁的孩子,留守长安的其他晋军将领相互之间又颇有矛盾,于是长安城发生了内讧。大夏国赫连勃勃趁此机会攻击长安,晋军只能撤退——长安由此再度易手,而这一次易手之后,南朝接下来近两百年竟再无机会夺回长安了。
刘穆之
长安虽然失守,但是整个黄河以南的地区,如今已经尽归东晋。
但此时的刘裕,也已经年近花甲了。一面是巨大的军功,另一面是自己的年老。是的,这不免让人会想到桓温。
不过呢,桓温虽有篡位之心,放过'为尔寂寂,必为文景所笑'的狠话,但终究没有司马师、司马昭那样的狠心肠。当年在殿上面见晋简文帝司马昱,桓温本来想要说暗示自己想要篡逆相关的事情,结果司马昱突然开始流泪,桓温竟一时被震惊到什么话都不敢说,最后慌乱离开。
就这胆量,他怎么篡得了位?历史上那么多逆臣,每每诛杀皇族之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看到皇帝哭泣便只敢躲在老窝上书要九锡的,桓温恐怕是唯一一个了。
420年的东晋,也再次面临了当年桓温想要篡逆的局面。
早在一年前,他就指派人杀掉晋安帝,之后又立了个皇帝,视为晋恭帝。据一些有意思的野史称:是刘裕去找人算东晋还能延续几帝,算命的人回答说还有两帝,于是刘裕废杀晋安帝再立晋恭帝。
东晋自建国以来就是极其可悲的——我们细数东晋建国来的数次亡国危机:王敦之乱,是门阀们不愿琅琊王氏一家独大而团结一致阻止了叛乱;桓温篡逆,也是王谢二族为了继续维护'东晋'这个支撑门阀政治的平衡点而将其挫败的;淝水之战,是桓冲、谢安两家顾全大局主动相互配合才打赢的。
顾全大局?这个大局是什么呢?这个大局难不成是'东晋'这个国家?错了,是'门阀'。
经历王恭、桓玄之乱以及孙恩、卢循之乱的血洗之后,往昔看似牢不可破的门阀体系以及接近解体了,刘裕将效桓温之时,东晋再度遭遇了'亡国危机'。
只是,这次再也没人站出来维护它了。
420年六月丁卯日,刘裕称帝建宋,东晋宣告灭亡。
长达一百五十五年的晋朝,到此也就结束了。
东晋最大势力
提到晋朝,一般人的印象只是痛恨司马家如何无能,如何不团结以致于失去了中原,招致五胡乱华,贻害三百年……诚然,司马家在西晋之时的所作所为不可洗白,但是个人认为,东晋史更是我们后人应当关注的重点。整部东晋史,是一部抗争史。往大了说,这是汉胡之间的抗争史,是门阀之间的斗争史;往个人身上说,它也是一部命运的抗争史——这个时代过于荒谬,甚至荒谬得不真实。之前总有人对我说,东晋皇帝如何无能,其实东晋皇帝真正掌权的不过孝武帝司马曜一人而已,真正要看那些执政的门阀代表们,不论是王导还是庾亮,桓温还是谢安,其实个个都是颇有抱负或才能,而且终身都在致力于复兴大业,不管是这个国家还是这个民族意义上的复兴——而他们最终都无一例外的失败,只因这个时代的荒谬——源自门阀政治的荒谬。或许司马睿当年面见顾荣以求团结门阀重建晋朝之时,这一切都早已注定了吧。可怜历代北伐志士,依依北望,望见的俱是'似乎尽在咫尺'的光明,却每每被背后深水中伸出的黑手给拉了回去。这个时代实在留下了太多遗憾……
不过呢,明知荒谬,却仍然抗争,这才精彩,这才悲壮,这才有味道,对吧?
东晋立国103年,内斗不止,国力孱弱,五胡强大,却北伐不断,始终未如南宋一般向夷狄俯首称臣。唯此一点,可为后人称道。
两晋结束,然而历史的轮回也并未因此停止。249年时,司马懿为了劝服曹爽,指着渭水发了不可描述的毒誓,后人竟真先被前赵刘曜屠戮,后又被刘裕诛杀。而刘裕再开先例,此后一百多年南朝,三次更替,无不血腥至极。
这样的时代,可敬,可怕,但不可往。
(极简两晋史系列到此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