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三北大,一门三教授!来看看丰顺小胜镇李沧萍家族鸾翔凤集 2024-06-22 10:49:54 丰顺县小胜镇,位于韩江中游西岸,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客家小镇,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这里人文鼎秀,英才辈出。著名教育家李沧萍家族,更是鸾翔凤集,其兄弟中有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侄儿李华钟、侄女李华钰均为国内著名的大学教授。正所谓“兄弟三北大,一门三教授”,在当地传为佳话。兄弟三北大李沧萍,原名李绍基,字菊生,号高斋,小胜镇杨公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李沧萍系黄遵宪的孙女婿 据文献记载:李沧萍曾祖父是太学生,祖父是武德骑尉。父亲李衡甫是县学生,以学行为乡里祭酒,富有声望,民国版《丰顺县志》多处见载。李衡甫生育八子,李沧萍居长。李沧萍自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民国13年(1924)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回国后历任教育部秘书,译述馆分纂,北京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广东省政府秘书、教育厅秘书及民政厅秘书,广东通志馆编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研究院教授等职,并擅长于经学、诗学、古文学、史传研究、修辞学及诗史等。李沧萍著有《诗学大纲》《诗学通论》《汉魏六朝》《唐宋家诗选》《毛诗学》《楚辞通论》《文选学》《古今学》《古文钞》《近代诗学》《陈后山诗注》《高齐诗存》《高齐文存》等著作,工于诗又有深造诣,卓然成家,德高学博。李沧萍曾参加由著名诗人柳亚子等人发起,为推翻清朝统治的文学团体“南社”。1949年3月3日,他在岭南大学(中文系)任上病逝;3月27日,岭南大学联同北京大学留德同学会举行追悼会,校长陈序经致祭文,教授陈寅恪、王力、容庚等敬送挽联,共悼“岭南儒者、海内高才”,墓葬中山大学墓园(教会山)。李沧萍教授的夫人黄真如,为黄遵宪的孙女,夫妻生育两子。 李沧萍教授的祖屋,为其曾祖父李文丹所建;其父李衡甫所建的祖屋已坍塌。 李韶(绍)清,原名李绍莲,为李沧萍教授三弟,北京大学毕业后曾任广州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侨委会教育科长,在陈树人(广东番禺化龙镇人,时为国民政府中央侨委会委员长,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领导下工作,专事研究广东文献,亦工诗词。曾任中山大学讲师,1956年任广州市文史馆馆员。一生编撰著述甚多,如《顺德黄晦闻先生年谱》《黄晦闻之生平及其政治学术思想》《美国人创办岭南学堂的目的》等,1982年病卒于广州。其夫人为“岭南近代四家”之一黄节(晦闻)先生的女儿黄韶石。李绍梅,原名李绍嵩,为李沧萍教授五弟,博学多才,北京大学毕业后无奈英年早逝,其妻子谭氏亦服断肠草根而殉,乡绅黄花村的李介丞特为其赋断肠七古一章记其事,民国版《丰顺县志》有载。他们的儿子李华奇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胜当地汉剧团的骨干,颇有艺术天分。一门三教授李沧萍教授的侄子李华钟教授、侄女李华钰教授兄妹,为其三弟李韶(绍)清与夫人黄韶石所生。 李沧萍教授墨迹 李华钟教授,1930年9月生于广州。1952 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研究生院。曾任中山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教授、系主任,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科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理论物理通讯》《科学学研究》及《物理教学》编委,国家教委第一届理科博士学位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评议组物理组通讯评议员。1981年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发表科学论文及编审译作等 58项。他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等。曾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瑞士、意大利、荷兰等国及香港讲学、访问、进行学术活动。在国外发表了《非规范量子系统的诱导规范场》等多篇学术论文。2018年1月29日,李华钟教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李华钰教授,生于1932年6月。1949年考入广州岭南大学(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1953年毕业。1954年至195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学习。后任华南师范学院政治系助教、讲师。1961年从华南师范学院调入南京大学,在政治系哲学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3年退休。曾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20年7月29日李华钰教授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李华钰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社会历史理论》等著作,在《人民日报》《南京大学学报》等报纸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在国内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李华钰教授是南京大学哲学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她见证、参与、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多年来,她培养了多位德才兼备的高水平领军人才,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各项事业以及南京大学文科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掌上梅州 赞 (0) 相关推荐 广泛阅读对我学中医帮助很大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哲学,是一门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看似抽象,却无处不在. 中医,是从观察世界中感知而得的哲学与自然医药经验相结合的学科. 生活,是一道五味 ... 梳理+预告|全国马克思青年哲学对话会(2017) 全国马克思青年哲学对话会 小编说:新一轮无剧本哲学戏剧又要开始啦,这就是2017年全国马克思青年对话会,在前面的三年的对话会中我们收获了许多非常精彩.激烈.而难忘的回忆.对话还在延续...我们的口号依 ... 什么是哲学的最高境界? 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正确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到治国理政,中到企事业管理,小到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灵活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是我国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是行稳致远的思想保证,是实现奋斗 ... 澳门大学 李凭 教授 ‖ 隐蔽在历史表象背后的精神世界:北魏常太后与代王夫人的思想契合 李 凭 [作者简介] 李凭,1981年在山西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1年任书目文献出版社社长.总编辑,199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室 ... 南京大学教授用38分钟讲述男女亲密关系,值得一看! 南京大学教授用38分钟讲述男女亲密关系,值得一看! 韩庆祥 韩庆祥,中央党校副教育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组部联系的高级专家.省部级班主讲教授,在全国省委中心组演讲200余次.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 ... 五四的时代迷思——谨以此文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远不只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场社会运动.思想运动.文化运动."五四"提出的民主和科学口号,成为近代以来照亮中国社会前进方向的火炬.一百 ... 【诗情画意】南京大学陈竟教授诗画欣赏 来源:艺馨园的美篇 雷芳|21世纪资本范畴的哲学思考 "哲学是用范畴来追问一个时代.今天,我们用资本范畴来追问21世纪的人类生存境遇和时代精神."日前,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经济哲学研究分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q ... 京东三兄弟:一门三位“超级大佬”,司龄超过40年 兄弟三人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京东物流华南分公司,就有这样的三兄弟,他们来自广东省罗定市素龙村的一个普通家庭,都是80后,京东物流成为他们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 ... 湖南长沙一门三学霸,三胞胎兄弟高考成绩:... 湖南长沙一门三学霸,三胞胎兄弟高考成绩:649分,650分,660分,3人平均成绩650 ,就这样,三胞胎妈妈还说:"一般般吧,不是很理想,还可以好一点点."三兄弟各自也表示没有考 ... 海南岛一门三兄弟,都考入黄埔军校,后来都当了高官 山川灵气,常常钟于一家.海南文昌这个地方,可谓是人杰地灵,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祖籍都是文昌人.文昌还创造了一个记录,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一门兄弟,人才济济,其中有三位相继都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近代史风 ... 一门三教授:鸾翔凤集沧萍家 小胜镇,位于韩江中游西岸,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客家小镇,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这里文鼎秀,英才辈出.著名教育家李沧萍家族,更是鸾翔凤集,其兄弟三人均毕业于北京大学:侄儿李华钟.侄女李华钰均为国内著名的大 ... 许下公卿5│孙权后代宋初迁居许昌,一门三兄弟,两个中了状元! 北宋文学名家王禹偁在<孙庸墓志>中,开篇说了这样一段话: "端拱元年(988),殿中丞富春孙公自龙州(治所在今陕北靖边县)受代,终于岐山.诸孤护丧,权窆于许." 富春, ... 虎父无犬子,一门三委员,觉醒年代下看陈独秀父子一言难尽的悲怆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总司令张学良与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因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决定联合发动兵谏,扣留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qu ...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栋梁——跟梁启超学家风建设 读书会第208次线下活动,请范瑾莹老师从<梁启超家书>谈家风建设,现代家庭如何建立自己的家风. 您家的家风是什么呢? 一门三杰!曾与邓丽君齐名红遍东南亚 63岁知名女星培养三子成材 本文由 TVB剧透君 作者 Jackson Tsang 原创 转载请注明:严厉打击任何抄袭行为,势必全网投诉到底! 近日,现年63岁香港艺人陈美龄全家出动齐齐飞到美国硅谷,原来是为了出席幼子金子协平 ... 一门三院士,子孙皆才俊,这位父亲是怎么做到的? 一门三院士,子孙皆才俊 这位父亲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 | 中国教育报.上海古籍出版社 最小的孩子圆了父亲的梦 思礼2岁那年,梁启超曾给正在海外留学的次女思庄写信说:"我想你们兄弟姐妹到今还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