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李义楷教授的文章

转发同行提供的照片,患者为女性,77岁。本例患者腰椎CT矢状面图像可见其L45椎间隙内有气体影,此为椎间盘积气。腰椎间盘积气的发生机制是由于腰椎退行性变,尤其是椎间盘退变的最终结果,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中椎间盘髓核的退变最为明显。当椎间盘积气出现在椎间盘中央时,为椎间盘退变的特征性表现。已有研究表明腰椎间盘内的气体90%-92%由氮气组成,同时伴有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少量气体,这些气体可位于椎间盘的中央部或边缘部。由于椎间盘附近缺乏对气体再吸收的血管网,所以椎间盘积气可以始终存在。Tsuji等研究发现腰椎间盘髓核退变是炎性介质与金属蛋白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可调控的。在一定程度上髓核中的蛋白聚糖聚复合物数量的减少,可致使结合水的能力下降,从而使椎间盘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髓核的黏液物质老化,髓核逐渐脱水、干燥、弹性丧失。最后髓核缺乏水分及弹性而呈葱皮样结构,产生裂隙并由小变大,在裂隙产生与扩大的同时出现负压区。由于椎间盘物质的丢失,又没有组织和液体来补充,最终引起细胞外间隙的气体向裂隙内负压区聚集,从而产生间盘内积气,即真空现象。公维孙的研究发现,腰椎椎间盘积气总体发生率约为23.7%,男性和女性发生率分别为21.1%和26.0%。椎间盘积气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但从 LS/S1至L1/2水平递减。根据椎间盘内气体密度,MSCT可准确判断腰椎间盘积气。此外,患者有明显的腹主动脉钙化。

参考文献:公维云.腰椎间盘积气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7(9):89-9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