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老来瘦?4个可能会引起肌少症的原因,要远离

很多老年人都认为,年纪大了之后,身体体重减轻,是非常健康的。认为年纪增大后,身体体重大,就容易出现三高等现象,害怕肥胖给自己的身体带来疾病。甚至民间一直有“有钱难买老来瘦”的说法,因此很多老年人都变成了素食主义者,“瘦”仿佛变成了健康的指标。然而,瘦就一定健康么?显然不是,小心“瘦”的背后隐藏着另外一种疾病-----肌少症。

一、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症。其成因与增龄、运动、营养、疾病等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表现为虚弱、易跌倒、行走困难、步态缓慢、四肢纤细和无力等。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对各种应激事件的抵抗以及应对能力均很差。一个小的不良事件,即可产生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患有肌少症的老人容易发生跌倒,继而在跌倒后发生骨折,骨折后需要住院治疗,手术干预。住院期间及住院后活动受限,将使得老年人的肌肉进一步萎缩,躯体功能进一步丧失,增加医疗费用不说,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缩短老年人的寿命。肌少症的危害不容小觑,需要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营养不良、机能衰退、活动减少,都是肌少症产生的重要因素。

二、肌少症会有什么危害?

1、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的“头号杀手”。跌倒会导致腕关节骨折、腰椎骨折、髋部骨折等不良后果。在跌倒的瞬间,由老年人反应速度慢,运动能力差,无法利用手臂支撑或者调整姿势,常导致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而跌倒与肌少症密切相关,肌肉的减少和肌力的下降会使老年人下肢力量减弱,平衡感降低,导致老年人站立困难,使跌倒的风险增加3倍,老年男性致残率增加4.6倍、女性增加3.5倍,并影响抗病能力和疾病的恢复。

2、骨质疏松与骨折

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关联紧密,肌肉含量、强度及功能下降可显著增加骨质疏松风险,是引起跌倒及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局部肌肉含量与相应骨密度存在相关性,在50-7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中,髋部肌肉含量与股骨颈密度之间为正相关。而骨强度下降也会明显增加肌少症患病率,两者常伴随出现,相互影响,共同导致骨折的发生,增加老年人群的病残率及病死率。

3、肥胖和三高

肌肉减少,基础代谢率就会降低,从而很容易出现肥胖等代谢问题。经常健身的朋友们也肯定知道:同样体积大小的肌肉和脂肪,肌肉是脂肪重量的三倍。如此说来,胖瘦真的不能过度关注体重与围度,真正决定胖瘦的,是肌肉和脂肪的多少。

除此以外,肌少症还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等基础疾病都有很大联系。肌少症患者的高血压风险高于正常人,而肌少症肥胖者的高血压风险,为正常人的两倍。所以千万不要为了瘦而盲目,失去的肌肉恰恰是保护我们远离疾病的护盾。

4、生活能力差

肌少症对患者的危害,不仅仅是力量减弱,一些老年人因为肌少症甚至失去了自理能力。例如:大腿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而无法站立、行走;核心肌群肌力减弱而无法坐正、起床;手部肌群力量减弱:无法拿碗筷、提东西。从而给老年人的生活增加了很多的困难!

三、得了肌少症,会出现的现象

1、体重减轻:肌肉是比较重的身体组成成分,如果肌肉流失,虽然体型看起来没有明显改变,却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如果没有刻意减重,但6个月内体重下降5%,例如70公斤的老人家在6个月内瘦了3.5公斤以上,就要注意。

2、平地走路缓慢:因为大腿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走路每秒速度不到0.8公尺,一般30岁左右的健康成年人,走路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1~1.5公尺、每小时大约可以步行4~ 5公里。

3、行动不便:从走路缓慢变成连起身都很困难,因为大腿的肌肉无法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必须依靠别人搀扶,或是撑扶手才能起来,而且无法上下楼梯,因为单脚无法支撑。

4、手部握力下降:肌肉流失除了下肢无力之外,也会有上肢无力的现象,拿东西的时候变得很难,像是提不动开水壶倒水、罐头打不开、毛巾拧不干等。

5、反复跌倒:连平地走路都会跌倒,而且是无法控制的,1年内连续跌倒2次以上,到这个阶段,肌少症已经比较严重,要注意跌倒之后的照顾跟复健,避免长期卧床之后造成的肌肉二度流失。

四、哪些原因导致我们肌肉含量减少?

1、身体的老化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的发病率约为5%-13%;如果是8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更高,可高达50%。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生长能力逐渐减弱,肌肉含量也在逐年减低。另外,肌少症的发生也与老年激素水平下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一些慢性病有关。

2、运动减少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较大,人们运动时间普遍较少,大多数上班族久坐不动,根据用进费退的理论,长期的久坐,会使我们脚步的肌肉逐渐萎缩,诱发了肌少症。

除此以外,长期的久坐还会蛋白脂肪酶暂时性失效、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促进脂肪的堆积。下肢深静脉血栓、糖尿病等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

3、不当的减肥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人们都注重减肥,然而,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去运动,却选择了节食,最后虽然体重掉了,却殊不知减掉的是肌肉。肌肉减少,基础代谢率减低,吃的少仍然会胖,胖了继续节食,恶性循环,诱发了肌少症。

4、营养不良

很多中老年人为了远离三高,只吃素,不吃肉,甚至鸡蛋都不敢碰。长此以往,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从而诱发了肌少症。我们知道,蛋白质是肌肉最需要的营养物质,摄入足量蛋白质对预防肌少症至关重要。

此外,肌少症还与激素水平、神经-肌肉功能、遗传、炎症、肠道微生态等因素有关。

五、出现肌少症,应该怎么办?

1、注意饮食

治疗肌少症,营养是基础,首先要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成人建议1.2-1.5g/kg体重/天。在蛋白质的选择上,动物蛋白优于植物蛋白,优质的蛋白包括牛奶,蛋类,肉类。蛋白是肌肉最需要的营养物质,只有蛋白量充足,肌肉才能强健。研究证明,老年人日常生活要平衡膳食,保证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充足,刺激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并保持肌肉质量,才能对肌少症起到预防作用。

除了蛋白质以外,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同样十分重要,维生素D可以促进肌肉的再生和修复。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蛋黄、海鱼等;除此之外,多进行户外活动,充分照射阳光,同样可以补充维生素D。

2、坚持运动

增龄相关的运动能力下降是老年人肌肉量和强度丢失的主要因素。

运动可增加肌肉蛋白和糖原的贮备,加速骨骼肌的血液循环与代谢,增加骨骼肌的力量,从而延缓骨骼肌衰老。运动不但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还可促进体内的物质代谢,线粒体数量和酶类的活性提高。除此以外,运动还能调节大脑及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大脑反应敏捷。所以运动对治疗肌少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