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传——不吹不黑,能不能让我休息一会?

天空一声巨响

戏志才 闪亮登场

这是《真.三国志》第 110 篇文章

今天来讲 戏志才


戏志才,出生年月不详,名什么也不详,一说为忠,颍川人。

在《三国演义》中,压根就没有这么一号人。在《三国志》中,连个酱油党都不算。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记载: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

荀彧帮曹操招揽谋士,先是招了戏志才,戏志才死后,又招了郭嘉。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记载: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

早先的时候,颍川有个戏志才,是一个运筹帷幄的人,曹操很是器重,只可惜,早死。

在《三国志.荀彧别传》中,戏志才和郭嘉被称为有负俗之讥,就是非主流。

然后,就真的没有什么然后了,戏志才连个台词都没有。

但是就这么一个人,知道他的人有很多,笔者估计,是借了郭嘉的光。

曹操早年的时候,有一个谋士叫戏志才,此人据说很聪明。但年纪轻轻身体却不好,于是很不幸的,早死了。戏志才死后,曹操非常伤心难过。这时,荀彧出来安慰曹操,说:主公,别难过了,我再给你推荐一个。

于是荀彧推荐了郭嘉。

网上曾一度出现这样的标题党:奉孝不死,卧龙不出,此人不死,郭嘉难出!

类似的,比如“此人不死,那么xxx就不会xxx”,若是看到这种文章,基本可以一笑而过。

借戏志才之光,笔者来说下三国人名。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三国人名,99.9%都是单名,曹操、刘备、关羽、赵云、孙权、袁绍、刘表……

诸葛亮、司马懿等,也是单名,只不过是复姓而已。对了,淳于琼也是复姓。

庞德公是个隐士,有人说德公是字,有人说加个公字代表尊称,也好跟曹魏大将庞德区分开。

所以笔者在一开始就说,戏志才只是字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裴元绍、武安国、邢道荣等,都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虚构出来的。

三国中的人,都是单名的。很早的时候笔者就有这种疑惑,还特意去查了一下。

古人取名,有氏、姓、名、字之分,还有号。在周朝之后,氏慢慢与姓合二为一,名是父母取的,字是长大后取的,而且名与字很多时候是近义词。

比如周瑜,字公瑾,瑜对瑾;曹操,字孟德,操对德……

取名还带有一种美好的愿望,基本都是褒义词。但是可笑的是,霍去病,结果没有去病,反而年纪轻轻就病死了,我想,取个“霍吉祥”、“霍健康”或者“霍平安”可能会好一点吧;刘病已,明明有病,最后反而还当上了皇上,后来改名,是为汉宣帝刘询。

在王莽时期,王莽搞了一个托古改制,其中有一点,就是取名。单名是高贵的,取双名的都是底层。之前,这种说法就有,但未形成社会共识,因此也有名人是双名的,但王莽之后,基本上历史书上有名有姓的,都是单名。

当然,有些底层劳动人民没有文化,取了个双名,最后还出名了,史官为了好看,故意改成单名,这种例子是有可能发生的。

所以,三国处于东汉末年,几乎都是单名。

到了晋朝,取名的风气有了一些改变,佛教传入中国,世家大族为了追风,开始研究禅学,取名的时候喜欢在最后加上一个虚词“之”。

王羲之、祖冲之、裴松之、顾恺之……

然而三国时期,就有一个人也是如此,大家还记得诸葛亮的《出师表》吗?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没错,就是郭攸之,但“之”只是虚词,因此也可以将其看作单名。

南北朝时期,寒族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因此双名渐渐多了起来。

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如果只是单名,出现重名的几率将会大大上升,一两个还好,若你说王伟,你究竟在说哪个王伟?

在三国时期,重名的现象就已经发生,比如,张昭,一个是东吴重臣,一个是张范的三弟;马忠,一个是蜀汉将领,一个是东吴小将;张温,一个是东吴议郎,一个是东汉末年司空……

考虑到这种情况,加上士族日益衰落及寒族的崛起,双名才渐渐被大家所接受,还有一点,就是周边少数民族同汉族的交流与融合,使得有些习惯,也在发生改变。

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

对了,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又名朱八八。

但是无论怎样,你若穿越回了古代,如果不是那人的父母和长辈,也不是皇帝,叫人家的时候要叫字,不能直呼名字。

否则,被打死了别怪我没提醒你。

穿越回去了,也别用现代视角去显摆,别拿着个打火机、手机、电脑跑到皇帝面前去秀科技,试图混个司空,大将军,或者首席科学家,被当成巫师五马分尸了也别怪我没提醒你。

也别妄想靠着机关枪,导弹等武器碾压古人,被反杀了也别怪我没提醒你。

下期:朱灵

精彩回顾

▲【荀彧】传

▲【荀攸】传

▲【郭嘉】传

▲【程昱】传

▲【乐进】传

▲【徐晃】传

▲【张辽】传

▲【张郃】传

▲【贾诩】传

▲【曹仁】传

敬请期待

▲【刘协】传

▲【马岱】传

▲【马超】传

▲【董允】传

▲【曹休】传

▲【庞统】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