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 173:仓慈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3 篇文章
今天来讲 仓慈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仓慈,字孝仁,今安徽人。
仓慈起初担任郡里的小吏,建安年间,曹操在淮南一带发布了招聘启事,招募人员进行屯田,让仓慈担任校尉。
仓慈默默无闻,于此干了许多年,直到曹丕继位初年,才做了长安令。在任期间,仓慈为官清廉,不贪污不受贿,铁板无情有法度,下级官吏和百姓们对他又爱又怕。
曹丕在当了七年皇帝后便上天去见了爸爸,曹叡继位,于231年,调任仓慈为敦煌太守。
敦煌位于西部边疆,十分混乱,尤其在战乱年代,朝廷就算是鞭长也莫及,太守职位曾空缺二十多年,导致了当地的豪门大户强横自大,为所欲为,久而久之,竟然还成了当地的习俗。
后来,战乱减少,朝廷才想起了边疆,开始派太守前往。仓慈之前的太守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习俗,并没有什么改变与纠正。
仓慈到任后,一改往日的习俗,抑制豪强打击他们的势力,救济照顾贫困百姓,过去大户人家所占的田地非常之多,但是普通百姓们却无自己的立锥之地。仓慈见状,从大户人家那里将多余的田地分配给贫民百姓,只让他们逐年归还土地的成本。
仓慈一不抢二不夺,通过这种办法兼顾两边的利益与诉求,反正大户人家要那么多田地也管不过来,与其占着茅坑不拉屎,不如低价转让给需要田地的人。
之前,仓慈所在治所的诉讼案件堆积如山,县令都不能判决,多数都汇集到了太守手里。之前的太守也嫌麻烦,多数情况都将他们塞进了保险柜。仓慈到任后,亲自审阅其中案件,斟酌挑选轻重,如果不是犯了严重的死罪,仓慈拉过他们揍一顿就放了,就算这样,一年之中判刑的也不超过十个人。
由此可见,只有国家富强了,大家才会去管那些细枝末节的小事。
其中有一件事,本来西域的胡人都要来中原贡献财物,但之前的大户豪强都从中作梗,拦路阻止他们,不让他们过去。在与胡人做买卖的时候,当地豪强欺负他们没文化,欺骗侮辱轻视他们,这就弄得那帮胡人很不爽了。仓慈到来后,对胡人进行慰劳,凡是要去洛阳的,都为他们颁发进出口许可证;想从敦煌返回西域的,仓慈也都给以市场价与他们做买卖,交换钱物。
胡人临走之时,仓慈还派官吏和百姓在路上护送,时间长了,不仅百姓感谢他,就连胡人也对他酸了鼻子。
仓慈在任期间,软硬皆施,对周围大大小小的势力,或招降,或铲除,减免赋税,恢复生产,伸张正义,打击豪强。原先很多人都受不了当地的习俗而远走他乡,在仓慈之后,很多人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家乡。敦煌这个地方,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丝绸之路又再次畅通起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兴旺起来。
可惜,仓慈干了没几年,就死在了任上,这么一个真心做事的人,在历史上虽有记载,但没有留下名字(又有谁在看三国的时候知道这个人呢)。茫茫历史千余年,存在了无数的个人,很多都默默无闻,被岁月的尘埃所掩埋。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力挽狂澜的气魄与能力,少数人被人们津津乐道,要么是由其独特的性格,要么是某一领域的开创者亦或是王侯将相。但还有那么一部分人,踏踏实实做事,没有力拔山兮的武力,也没有运筹帷幄的智力,更没有辞藻华丽的文采。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留下了只字片语,亦或是一些生平履历。
襄子年纪大了,没有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般的豪情与壮志了,如今更喜欢这些真正做事的人,自己也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那种平淡无奇的坚韧,心中只有一个字:做!
仓慈去世后,郡里的百姓与官吏都很痛苦,就像死了自己的家人一样,擅长画画的人绘制了他的生前形象,怀念其容貌。西域的胡人在听说仓慈的死讯后,都放声大哭,有的用刀划破自己的脸庞以示尊敬与哀悼,还为他立了祠堂,在遥远的西域纪念他。
踏实,实在,不搞标题党,不欺骗每一个进来看的人,襄子不敢保证全部说的都对,但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毋宁说,仓慈和《真·三国志》真的很配。
END
欢迎在底部留言,精彩的留言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