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靠着这个宝物,获得了慈禧的宠爱

 收藏国际 

也许是与中国自古就有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一说法有关。在古代,除了尼姑和和尚,余下的男人女人几乎都是一袭长发。因而不只是闺中女子会对镜细细梳发,男子也同样要心灵手巧,会自己盘发。而木梳作为每日都要用到的贴身物件,自然倍受古代能工巧匠的重视。

民间木梳种类繁多,譬如绿檀,黑檀,桃木,红木,枣木等。其中黄杨木为公认的制梳首选。据本草纲目载,世重黄杨,以其无火、其木紧腻,作梳、剜、印最良、清热、利湿、解毒。换作如今的说法,就是黄杨木梳可杀菌止痒,利于头发生长。

既然是梳中极品,自然是要供给皇家使用的。听闻当年的慈禧因日夜操劳而掉发过多,于是常常会为掉了一根头发而怏怏不快甚至迁怒于人,身边的宫女、太监们每日诚惶诚恐。聪明过人的太监明白太后惜发如金的心思,于是他特意挑选了黄杨木梳为太后梳头,每日为慈禧梳三次头,细梳、勤梳、精梳,交替进行。

李莲英格外心灵手巧,梳的时候能做到一根慈禧的头发都不会掉。而且李莲英用到的黄杨木梳会分泌一种油,用它梳头能滋润头发、乌黑光泽。在李莲英的伺候下,慈禧的头发愈来愈黑亮柔美,于是对李莲英更加宠爱。

黄杨是一种名贵木材,民间有鸟中之王称凤凰,木中之王为黄杨之说。医书上说黄杨能治头痛病。所以用黄杨木梳梳头,防病治病,早已盛行于民间。它们一般生长在悬崖峭壁,生长极为缓慢,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成材,其中只有200年以上甚至上千年的才可以用来做木梳,别的只能沦为制成一些把玩的小件。

黄杨木梳采用名贵的黄杨木精制而成。制梳艺人善于选料,因料施艺,制成鲤鱼梳、竹节梳,半圆梳、猪心梳等式样,款式新颖,古朴典雅,早在清代就得到王公贵族的赞赏,有宫梳之称。

在四川,有一位只做黄杨木梳的陈姓师傅。他从18岁开始做梳,祖上六代均为木梳手艺人。他的木梳全部使用黄杨木为材料,不使用其他任何材料。清朝时期,有位先祖做的梳子还入过皇宫。

初看陈师傅做的黄杨木梳,虽看起来微黄温润,却窥不到更多让人感觉是奇梳的端倪。然而内行的人恐怕才知道,这些木梳外表平凡无奇,却异常珍稀。现在外面很多号称黄杨木梳的店多是用水黄杨制木梳,而不是陈师傅用的这种真黄杨。能被陈师傅看的上的黄杨木,往往可遇不可求,有时他们进山找了四五天,可能也才能遇到一颗而已。一把真正的黄杨木梳的可贵,可见一斑。

世间万物,皆为人设。草木之性,自古便常被文人自拟品性。如王安石形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花为 花中君子;李渔则称守困厄而无怨的黄杨木为木中君子。

为对得起黄杨木这种世上难寻的好木,制黄杨木梳的工匠多半会选择全手工打磨。一把木梳的每一根梳齿,每一个棱角,全都是亲手磨制。有人常说手工是多此一举,殊不知只有工匠师傅亲自打磨的黄杨木梳,才能做到一疏到底,不打一结”。

一把纯手工的黄杨木梳,至少需要20多道工序。即使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想做出一把上好的黄杨木梳,也要不间断打磨上四、五个钟头。古人曾用朝如青丝暮成雪来形容时间易逝,可他们却愿意用漫长的时间打磨一把一把穿过青丝的木梳,这种在时间面前泰然处之,用心珍惜度日的态度,也许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大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