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才是真正的侯门千金,配得上贾宝玉,而薛宝钗家世却很差

读过《红楼梦》的朋友都会知道,也都会有这个感觉,林黛玉在人们的印象里大概一直是一个“寄人篱下”“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孤女形象。认为黛玉和宝玉爱情悲剧的原因是门不当,户不对。其实不,黛玉是一位真正的侯门千金,而且林家不仅与贾家门当户对,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家,在小说第二回即写道:

“这林如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 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这段话告诉我们:

1. 林家祖上是封过侯的,中国古代的爵位顺序是王、公、侯、伯、子、男,侯爵的爵位就很高了,贾母的娘家也是侯爵。贾家是国公世家,爵位是公爵。

2. 林如海,也就是林黛玉的父亲的官职是钦点巡盐御史,是皇帝派出的去巡视盐务的钦差,御史相当于副部长级别,而当时贾家唯一一个出任实职的贾政只是工部员外郎,相当于副厅级待遇。

3. 林如海是科举考试的探花,全国第三,是很厉害的读书人。从贾政因为贾宝玉不好好读书而经常呵斥甚至责打,就可以知道贾家乃至当时社会对科举出仕的推崇程度。

仅从这三点来看,贾家仅仅是祖上的爵位要比林家高一级,贾家的荣二公是国公,而林家祖上是侯爵,但是从晚辈的发现来看,林家的发展要好于贾家,林家的后辈更成器。这样的家世并不比贾家差。

“再来看看曹公一开始对林黛玉的介绍姑苏才子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母亲去世,又无亲生兄弟姊妹作伴,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林黛玉祖籍姑苏,住于扬州。先祖曾世袭列侯,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诗礼名族之裔”其实是贾政为儿女择亲时所强调的,林黛玉的出身可谓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

在真正了解林妹妹的读者心中黛玉的形象更是美好。

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黛玉天生丽质,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却又作出“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的诗句,为何?就是因为太注重细节了吧,到头来竟在无奈中香消玉殒,留下千古遗愿。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

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贺双卿贺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出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

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名列前茅:第一次《咏白海棠》,她的诗仅次于宝钗和湘云,名列第三;第二次《菊花诗》中,她的《咏菊》《问菊》《菊梦》得到李纨赏识,赢得第一;第三次与宝钗、宝玉同写《螃蟹咏》,也得到了宝玉一人的称赞;第四次芦雪庭即景联诗,她才思敏捷,得句仅次于湘云;第五次填柳絮词,也仅次于宝钗,得到第二名的好成绩。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和独持的感受和见解。

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例如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

她的“柳絮词”,缠绵悱恻,优美感人,语多双关,句句似咏柳絮。字字实在写已,抒发了她身世的漂泊与对爱情绝望的悲叹与愤慨。尤其她的“菊花诗”,连咏三首,连中三元,艺压群芳,一举夺魁。她的诗不仅”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而且写得情景交融,菊人合一,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等句,更写出了这位少女的高洁品格和痛苦灵魂。此外,像她的《桃花女儿行》、《秋窗风雨夕》、《题帕诗》和《五美吟》等。都寄寓着深意,诗如其人,感人至深。

黛玉的感情很细腻: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论相貌,论家世,论才情,论品性,黛玉都是一位真正的侯门千金!你说呢?

(0)

相关推荐

  • 夏薇:曹寅的两个影子:宝玉和黛玉——《楝亭集》与《红楼梦》

    曹寅所处时代是入清之后的曹氏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鼎盛阶段.在这一家族最辉煌时期,囊括了曹寅的诗.词.文的<楝亭集>出现了. <楝亭诗钞> 按历史年代看,<楝亭集 ...

  • 读了李白的这20句诗,你才知道“诗仙”二字是多么配得上他!

    有网友说,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读李白的诗,感觉自己像造物主'. 李白是最浪漫的诗人,他的诗擅用夸张的比喻.超凡的想象,读来大气磅礴.他能写名山大川,能写儿女情长,能绝句,能古风--没有李 ...

  • 林黛玉的门第、根基、修养, 配得上贾宝玉吗

    王熙凤"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不要太当真了,虽然王熙凤跟林黛玉很亲密,但也有"取笑开心"的味道,林黛玉说她"贫嘴贱舌讨人厌恶& ...

  • 侯耀文财产案告终,郭德纲成最大受害者,侯耀华:将他逐出侯门

    说到侯门相声,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侯耀文先生,当年他不顾众人反对,将郭德纲纳入自己门下,让多年漂泊的郭德纲最终有了归宿.只可惜天妒英才,2007年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他一辈子积攒的财富还差点成为别人的嫁衣 ...

  • 越剧 侯门之女 陶琪

    越剧 侯门之女 陶琪

  • 都说“侯门深似海”,刘姥姥能进大观园给今人做人成事有怎样启示

    今天白杨评说红楼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这一回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村妪刘姥姥怎么就能进得了"侯门深似海"的荣国府呢?从她身上,又能给当今的我们做人成事有哪些 ...

  • 贾惜春:来自侯门绣户,去往佛门净地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对于春天,人们总是充满惋惜,尤其是到了暮春时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代表春天的四个阶段,相比于前三者,位于最后的惜春,她不像姐姐们,还拥有过短暂的欢愉,到了她这儿已经是末世了 ...

  • 曾府侯门话沧桑

    富厚堂 白玉堂 曾府侯门话沧桑 张效雄 最近一些年,去双峰县曾国藩故居的游人趋之若鹜.我也不能免俗,20年前去过一次,这次五一长假,又陪太太去了一次. 去曾国藩故居,一般人去的是富厚堂,那一大片黑压压 ...

  •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诗人叫做崔郊. 崔郊不仅读过许多诗书,而且精通韵律. 年轻的时候,崔郊寄主在自己姑姑家.他姑姑家有一个婢女,也是非常懂音乐,二人经常一起讨论音乐.这个婢女可谓是才貌双全,外表也是极其 ...

  • 琥珀蜜蜡,从侯门走入寻常百姓家

    琥珀蜜蜡,从侯门走入寻常百姓家 蔡一声在做讲座. 陈伟华 林汝秋摄 讲座现场,听众听得很专注. 陈伟华 林汝秋摄 清琥珀朝珠,由108颗琥珀珠和紫水晶.青金石配饰而成,完美无缺,原配老件.2018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