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尊号、徽号、谥号、庙号
年号、尊号、徽号、谥号、庙号,不要再叫错闹笑话啦
看古装剧尤其是有真实历史背景的古装剧,涉及到一些历史常识,有的编剧可能都是懵的,往往演员一嗓子喊出来立马就出戏了,对于一些观众(比如我)来说就非常的不友好。比如《康熙大帝》中太皇太后自称“孝庄”,还有《延禧攻略》中的慧贵妃,这两个都是谥号,活着的时候这么叫就是妥妥的bug。那么,年号、尊号、谥号、庙号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年号:用来表示年份的名号
年号的作用是纪年,始创于汉武帝,中国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最后一个年号是清朝的“宣统”,之后采用公元纪年。
汉武帝之前的王朝没有年号,用在位皇帝+年份来纪年,例如:《竹书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于昆仑丘,见西王母”是说周穆王在位的第十七年出征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
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称为“建元”,(“建元”也会被当做年号使用)更换年号称为“改元”,意味着过去的已经过去,接下来是全新的开始。建元、改元发生在以下情形:
1.昭示新政权的建立,例如:《明史》记载朱元璋登基“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建立了一个新的年号“洪武”。
2.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继位的第二年改元,也有例外,比如:刘备死后刘禅即位不足一个月就改元建兴,这是对先皇极不尊重的一种做法。
3.发生祥瑞、灾异、兵祸等大事也会改元,例如:汉宣帝曾因为地震改元“地节”,发现了一只瑞鸟而改元“神爵”。
所以一个皇帝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武则天用过18个年号,到明清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后世大多用年号来称呼明清的皇帝,例如永乐帝、雍正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是“康熙”,有61年。
尊号:对帝后的尊称
尊号也被称为徽号,是对皇帝和皇后的尊称,到后来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妃也会有尊号。尊号滥觞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字数不一,常常会有累加,以至于后来的尊号字数越来越多。
尊号有的是生前加的,例如:唐玄宗生前给自己加过五次尊号,从最初四个字加到了十四个字,康熙的生母佟佳氏为“慈和皇太后”;有的是死后追加的,例如:乾隆的“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纯”是真正的谥号外,其他都是尊号。一口气念完简直累死个人。
谥号:死后的盖棺定论
谥号是对已死之人的生平事迹的总结评价,相当于盖棺定论。除了皇帝之外,后妃、诸侯王、文武勋贵等地位较高的人死后都可能会有谥号。皇帝的谥号由继任皇帝和群臣议定,大臣的谥号则是朝廷赐予的。
谥法形成于西周恭王、懿王阶段,曾因为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而被秦始皇废除,西汉后又恢复。所以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是没有谥号的,后世对唐朝之前的皇帝多用谥号称谓。
谥号大多是一个字或两个字,例如周厉王、赵武灵王等,汉朝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唯有刘秀谥光武帝。另外,孙权的谥号也是个特例,是“大帝”。
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美谥如:庄、武、文、宣、明、睿、康、景,中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恶谥如:厉、炀、戾、纣、纵。亡国之君的谥号多由新王朝议定,大多称为末帝,厚道点的如三国魏给东汉末帝刘协的谥号是“汉献帝”,不厚道的如唐朝给杨广的谥号是“隋炀帝”,而他在隋朝原本的谥号是“隋明帝”。
臣子的谥号不仅用的字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有等级的差别。汉朝只有封侯者有得谥资格,唐朝是三品以上官员。一般用“文”“武”“忠”搭配其他文字构成,大多是两个字,例如岳飞的谥号是“武穆”,而一个字的只有王安石的谥号是“文”,足见其珍贵。
庙号:供在宗庙里的名号
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里奉祀时的称呼,起源于商朝,从周朝到秦朝被废止,直到汉朝恢复。早期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祭祀的个别皇帝才会有庙号,到唐朝以后所有的皇帝才都有了庙号。由于后来皇帝的尊号越来越长,所以后世称呼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用庙号。
庙号一般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搭配带有褒贬意味的文字构成,这一点与谥号类似。高祖、太祖通常指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世祖大多是完成统一的皇帝,如魏世祖曹丕、元世祖忽必烈;太宗大多是有作为的二代皇帝,如辽太宗耶律德光、明太宗朱棣。
所以“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这个称呼中,“世宗”是庙号,“宪”是谥号,中间一串是尊号,这个人就是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