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于经历,而非结果

阅读第1251天
从开始我就看错了。其实这本书并不只是这一部小说,而是分成了两块。后面是加缪的一些短篇小说集。
本来嘛,看着默尔索进监狱,已经被判死刑之后,后面居然还有三分之二的书页。
当时我就在想:后面会有什么样的反转呢?
结果,不经意间,结束了……嗯?结束了!
01
也许是由于个人的体会不同吧。当主角已经被判死刑之后,他的心境反而变得又不一样了。
最开始进监狱的时候,他是彷徨的,甚至就是迷茫。
等到和预审法官,律师沟通之后,逐渐发现情况有点不对,他惊慌了。
法庭宣布结果的刹那,他的这种情绪到达了高峰。
可能是“盛极而衰”吧,当回到监狱之后,他反而看淡了。
对于死亡,也许就是那么一回事。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看破红尘,但总感觉有那么不对劲。
彼时的默尔索,想的是,哪怕他运气很好,减刑了,可以多活二十年。可是,然后呢?
二十年之后,还是会死。其他人呢?也是一样。
只是有的人在三十岁死,有的人在七十岁死亡,都是一样。
到最后,都是见上帝了。
不过,这种所谓的看破,直击结果,其实和我所提倡的行为结果稍有不同。
原来的我,对于结果的偏重确实不高。后来,慢慢发现,结果真的是目前阶段相对侧重的。
过程并非不重要,但是没有好的结果,再华丽的过程又能如何呢?
而对于死亡,前两天的笔记中提到,当我想到死亡的时候,发现很多事情可以看淡。
这种看淡,并非无惧生死,我还没有那种境界。因为我还远远没有活够。
只是,这不意味着,对于死亡就是消极的态度。
反正要死的,早死晚死都一样。
也许,这就是把自己逼近了死胡同吧。
02
等死的感觉会是怎样呢?
其实我们现在也在感受,只是没有那么清晰而已。
稍微懂事之后,都会明白一个道理:人都是要死的。
而且这个死亡,还不是以你个人意愿为转移。不说自杀,各类意外也有可能发生。
突然患有绝症,被新冠感染,过马路被车撞,走路被高空抛物砸中……
活着,感觉真的不易啊!
当然,相对更多的,还是某一天突然一觉不醒,直到被人发现。
只是,我们自己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等死”的初步意识。
如果是被告知患有不治之症,那么死亡的倒计时,相对更清晰了。
那时的诸多人,就会呈现多重情绪,展现人类内心最真切的一面。
也许就默默抑郁,等到被死神带走;也许可能癫狂不已,不信,不想,不敢。
也有可能就是淡然态度,我行我素。
当然, 也有那种乐观,甚至更积极的人。
去做那些自己原来想做,但是一直觉得“没时间”做的事情。
这时候,对于他们而言,被告知死亡的来临,甚至会是一件幸事。
下一世,他们会更珍惜!
而对死刑犯而言,他们等待死亡会是什么感觉?也许内心煎熬?
毕竟,他们和上面那些人不一样,因为他们已经被局限了自由。
对于这些人,死亡也许没那么可怕,不过等死的感觉,是较恐怖的。
也许,就是这样的刹那,他们才会真正去忏悔自己,回顾人生。
果然,罪孽真的会使人信奉上帝!
03
至于对待死亡的态度,或者说普通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总会有差距。
有的人愿意碌碌而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确实不想动。
反正人生就那么几十年。
有的人,也许更愿意去享受当前,说不定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也不能说错与对。
可能,在我想来,对待死亡,或者说现在的生活,应该会是这样的态度:
无悔。
我曾经和朋友谈到,我自己是很不愿意有种情绪,那就是后悔。
因为,在我想来,后悔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是干扰你对于当前形势的误判。
可以总结经验,抬头再战,而不是念叨当初没有如何如何。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
有人做一份调查,假如你只剩一个月的生命了,你会干什么?
答案很有意思,和亲人团聚,和哪个表白,和谁说一声对不起,去做一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但是现在呢?并没有这么去做。
为何?也许是由于时间还多,没有那样的压力。
也许是,没有生命结束前的大彻大悟,所以现在也不敢做。
其实,真的是想做,最好现在做。不然,后面真的没有时间做。
就像,有些事,原来我也想做到。可是,终究还是错过了。
能怎么办,就是重新收拾心情,避免下次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别人不会因为我这样的伤心,就会另眼相看哪。
而放眼我们的一生,虽然不知道何时,我们也会躺进那么一个漆黑的小格子。
但是,现在,珍惜每一天,就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吧。
不说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但尽量少留点遗憾。
不要到某一刻,快闭眼的时候,还在想着,向天再借五百年!
【结语】
其实,人的心理确实是矛盾的。
我们知道自己没法规避死亡,这是百分之百肯定的。但是对此,都相对避讳。
避讳的原因,其实更多的还是在于对此没有明确认识,或者想要装作没有认识。
因为一旦直面,那种恐惧,就会弥漫全身。尤其是对比着现在的荒唐模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