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决定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键,这些因素病友大概没想过

2021-10-26 18:00

·龙南中医院广州门诊部

67岁的樊女士在3年前确诊为乳腺癌,确诊后立即进行了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大小约3.5 x 1.5 x 1.0cm,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ER(-),PR(-),Her-2(2+)。并在手术后进行了6周期的TC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并未再进行其他治疗,仅定期复查。然而,就在去年10月的复查中,CT结果提示“肝内多发转移灶,胸椎多发骨转移”。

显然,樊女士出现复发转移了。

临床上,肿瘤复发和转移通常是导致抗癌治疗失败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然而,明明手术切“干净”了,病理检查也未发现癌转移,并且术后采取了化疗治疗进行预防和巩固,但为什么不少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不久依然出现了复发和转移呢?

事实上,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常规治疗结束后,没有做好维持治疗。

术后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转移的关键!

术前病人的身体体质状态,癌症病理分期,手术是否切除干净,以及术后的康复情况,是影响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上,手术后康复情况差的患者,比如术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其复发转移的发生概率也往往高于康复情况好的患者。

除此之外,手术并不能百分百完全清除所有的癌细胞。部分逃过手术的癌细胞会成为复发转移的“导火索”。

现代医学也认为乳腺癌之所以复发转移是因为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后,体内癌细胞仍有残留。

乐启生中医团队的敖杰男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总结其多年临床诊治经验时也讲到,癌毒的残留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前提条件。正如《温疫论》所云:“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

除此之外,也与人体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及机体抗病能力降低等正气亏虚有关。肿瘤早期,人体正气相对旺盛,气血未亏,而此时癌毒未充,尚不能与正气相抗,只能局限于局部脏腑之内,其破坏之力也不算很强。到中晚期时,人体正气渐衰,癌毒日盛,最终正不敌邪,癌毒不受正气约束,则肆意流窜走注,侵犯人体亏虚之处,正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癌毒于机体虚损之处停留,最终导致肿瘤发生转移。

因而,敖教授提倡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在手术、化疗等常规治疗结束后,予以中医的维持治疗,充分考虑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体质差异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以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治肿瘤转移复发的目的。

中医维持治疗,全程管理,降低复发转移!

敖教授指出,西医治疗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分科细。虽然现代医学认为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并主张要“个体化”治疗。但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检查不说,光是治疗上,外科、内科、放射科等科室,一个病人往往要接受多个医生的治疗,而很多医生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结果,不同医生对病情、对治疗方案缺乏共同的理解,也没有人对这个病人全面负责。

不得不反思的一点是,人并不是机器,不能是哪个零件坏了就修理哪个。从中医的角度看,人体内的各脏腑均息息相关,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是一个有机的、相互协调的统一体。故而中医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要求对病人的病情进行通盘思考、全程负责,而这恰恰是癌症患者治疗所需要的。

在癌症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邪正力量的对比有明显的不同。因此,预防复发转移,应时时扶正,通过中医的扶正治疗,增强患者的体质,提升免疫力,充分调动自身抗病因子,遏制潜伏的癌细胞,避免它们卷土重来。

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现代医学手术、化疗、放疗等治法的应用情况而适时祛邪,一步步地剿灭体内残存的癌细胞。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综合全面考虑疾病,有针对性地治疗,共同为患者的生命负责,实现“无瘤生存”或长期带瘤生存,将癌症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慢性病。

其中,敖教授分享了一个抗癌5年至今未出现复发转移,并且患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的案例。

在2016年11月初来诊的一位47岁女性患者,2016年3月公司安排的一次体检中发现左乳肿块,随后患者谢女士前往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活检明确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

谢女士术后进行了EC×4续贯T×4标准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无药物干预。直到患者经常感觉神疲乏力,手足麻木,夜间难入睡等症状迟迟未见好转,加上担心出现复发转移,于是谢女士前来寻求中医治疗,希望改善症状,并且预防肿瘤复发转移。至2017年8月,谢女士已无明显身体不适,并且多次复查肿瘤标志物及CT均未见复发征象,于是中医治疗改为间断服药的方式,随诊至今,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征象,谢女士也在2018年春节过后再次重回职场,日常工作和生活均与常人无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