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概要:
中华民族在极端艰难困苦之中,以惊人的代价、惨烈的牺牲,赢得了抗战胜利,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也孕育和积累了现代化的新因素:特别是在敌人炮火威胁下的高等院校纷纷辗转内迁大后方,在异常艰辛的条件下继续办学,保存了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国脉
近代中国的大学布局十分不合理。无论是公立、私立还是教会大学,绝大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平津等几个主要城市。在整个抗战期间,大学的内迁几乎从未间断过。战时内迁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陕西、贵州四省。这些内迁院校,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做出许多成绩,并且对推动西南、西北的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时,不少家住沦陷区的广大爱国青年背井离乡。为了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政府大都给以贷金,后改为公费。战前,学生读书“年须数百元,非富有之家,无力送子弟入学,以至高等教育过于贵族化,不合平民主义的原则”。战时的贷金制度,不仅保证了来自沦陷区的青年学子继续求学,而且将近代以来高等教育贵族化倾向打破,一些家境清贫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依靠政府的贷金和公费制度,享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受战争影响,这种变化发展又多形成于临时被动的危机应对状态下,并非近代社会演变符合逻辑的自然递进,而且国家垄断资本的急剧膨胀,国民党“党化教育”等战时统治的限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也贻害甚深。但无论如何,抗日战争带来的民族觉醒,不仅支持抗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坚持持久抗战的源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
讲座人简介:
金以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史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历史学会理事。主要学术作品有《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近代中国大学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教育史、国民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