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练习22丨脚底
为什么我们听过无数道理,却仍然无法过好这一生?
因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头到脚的距离。
如果我们只是头脑知道,脚步却迟迟不迈开,那么,不管是多么正确的道理,对我们而言,也只是一个摆设。
不管是灵性修持,还是心理成长,或是身体训练,
都需要日复一日地操练。
因为,
一个观念要变成行动,
一个行动要变成习惯,
都需要我们带着意识不断重复,
最后才会变成我们的细胞记忆,
真正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
因此,我们从浩瀚的资料中精选了每周一次的觉察练习。
一个练习操练一周(我们已经组建操练群,入群请见文后方式)。
如果你跟随着我们,
一起做完这一年50次的觉察练习,
你会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更丰富的自己。
本周练习
一天内尽可能多次把你的意识集中到脚底。留心脚底给你带来的感觉,比如触压感,热感,冷感等等。在你心中焦虑的时候尤其要记得这么做。
提醒你自己
要记得做这个练习最老套的办法就是放一颗小石头在鞋子里。另一个无需这么折磨自己但是效率也相对低下的办法就是在你随处可见的地方放置写有“脚”字的纸条,或者在地上合适的位置贴几个脚丫地贴。
你也可以用手机或者定时器定个时间让它一天内时不时响起来下。当你听到铃声时,把你的意识挪到脚下。
探索结果
通过这个正念练习,人们发现正常情况下他们走路时不怎么会去留心脚下,除非脚痛了或者脚步踉跄了一下。如果有人思绪万千想很多事情,把意识从头挪倒脚通常会帮助安神。这大概是因为脚代表着我们与头的最远距离吧! 我们大都认为头和思绪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于是给予我们的头/大脑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我们中的很多人潜意识都觉得身体只是大脑的保姆,比如我们长脚就是为了听大脑发号施令它要去哪就带它去哪,长手就是为了给大脑端来一切它想要的东西,比如甜甜圈。
在修道院里,我们在吃饭前都会静坐几分钟,把注意力集中到脚下。这个举动很容易带来吃东西的正念。我们还发现当我们注意脚底时,我们的平衡感更强脚步也更稳。
武术和瑜伽都强调了把注意力集中到脚部,并且在想象中与深扎土地的根相交联的重要性。这会在生理上帮助我们保持平衡,也会给心里带来安定感。当我们焦虑时,我们的大脑更加活跃,就像一只玩跑轮的仓鼠,不停踩那个轮子想要减轻心理或者生理上的不适感。
做这个脚底练习的人会发现当他们把意识都集中到脚下时,千变万化的物理触感竟是一下子充满内心,完全没有余地再去想别的事情了。他们觉得不那么头重脚轻了,更加踏实,对思绪和感情的侵扰更有免疫力。把意识放在脚上就好比是把大脑清空,驱散充满焦虑的朵朵乌云。
进一步思考
我们的头脑很喜欢想东想西。它在想如果它不停止思考的话,它就失职了,没有做好引导我们保护我们的工作。但是当头脑过度活跃时会适得其反。它的引导会变得突进甚至不近人情,然后它时不时发出的警告会导致我们无时不刻在焦虑中度过。我们要怎么把喜欢思考的头脑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并调整到刚刚好的角度呢?我们让大脑从思考模式切换到意识模式上,从完整体会我们的身体开始做起。
禅宗里有个基础修行需要来回走动,被称为“修习经行”。我们修习的时候不穿鞋子,为的就是使脚的触感尽可能最大化。修习经行帮助把围绕静修身、心的静坐修行带到了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中。静走就好像在修行的两个极端架起一座桥梁,桥的这边是在纯粹的意识里静坐,桥的那边是说话和到处走动。走路时要让大脑安静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身体的任何动作好像都会刺激到大脑。
我们要挑战自我。“我可以在头脑保持安静的情况下绕着房间走两圈吗,或是外面一整条人行道?或仅仅是从这里走到那个角落里?”
结语
如果刻苦练习的话,把注意力放在脚下会使你精神安定,心里平静。
编辑:情子
审稿:刘芳芳
重点推荐
【精品微课】心理砖家脑洞大开说《四大名著》,全年40堂,堂堂精彩!
点击题目即可跳入课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