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菇事的前世今生

最近因为写一个相关主题系列,把以前的旧文章从《易菇论坛》里面转了出来一篇。于是有个朋友问我你这些故事是不是瞎编的?我反问他你觉得呢?他说有名有姓的可能是真的,特别是提到你自己单位的人,肯定不能假,否则会有麻烦。我告诉他,所有我写的文章,故事都是真实的,这是我四处流窜得天独厚的经历。有些为了避讳当事人,含糊一点,也绝不是胡编。胡编很容易被戳穿,其实很累,再说,主要的问题是透过故事讲技术,故事不是重点,是为了增加趣味。
我之所以可以行走四方,当然不是水平高到什么不得了的程度,更多的原因是我的丰富的经历加上理性思考,得到了许多独一无二的,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服务生产技术方面的能力。所以,遇到许多菇农问我:“你是种什么菇的”这样的问题,我只好回答说我是卖嘴皮子的。
菌业基层民众有一个误区,就是你只有长期专门做某种菇,你才有发言权。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只能说对于缺乏基本理论的人来说,没有做过就很难理解实操过程的细节。另一方面,长期做的人,是不是就水平很高?这更加不可能,我就遇到很多老菇农干不过新菇农的事例。
我们如果把掌握一种菇的栽培技术当成一个学习过程,其实是很容易理解这种差异的。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存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就像同班同学,一样的教材一样的讲课,成绩可以有很大差异。没法让一个努力却成绩一般般的人去理解学霸,但一定要承认学霸的存在。也许我学食用菌栽培就是学霸(算不算吹牛)?
但有一点,就像我讲的那些故事的内容一样,同一件事实,不同基础的人观察后形成的结论是不一样的,这也是理论的原理应用。曾经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菇农,说他认为麦麸的作用就是让菌丝消化木材的能力提高,从表面的现象看,这话好像对。不过,麦麸的真实的作用是补充氮的不足,氮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须元素,而酶,就是蛋白质,所以,氮缺乏会表现消化木材能力弱,并不是说麦麸的作用是促进木材消化,不加麦麸,加玉米粉或者其他豆粕等,这方面效果都一样。当然玉米粉有其他副作用,豆粕很贵,大家仍然选择麦麸。而且麦麸真正的影响更多在看不见的化学变化方面,并非他认为的只是提高木材消化能力,而是涉及了很多能力和效应。
尽管实践工作的重要性无可争议,高层次专业大咖的主要缺陷,也基本上是缺乏实践工作的感性知识,也就无所谓生产方面的思考,并不意味着水平低,而是分工问题。
我的本来的工作重点,一直就定位于生产栽培这个范畴,而且数十年来,也有机会大量参与、观摩、乃至深入与各种菇种的从业者交流,在共性方面毫无疑问具有很大的信息获取量, 在相对完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指导下的思考,当然就会和普通菇农,甚至专业基础不足的专业人士形成很大差距。
参加会议,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有些高层人士大概也是基于基础知识的不足(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而出现硬伤,表达出一些非常明显的低级错误。我个人认为,很可能他们还同样存在对生产应用欠缺深度思考,信息量也不够的问题。
所以,总结我的个人成长的经验教训,提供给从事栽培相关工作的朋友参考。重要的东西也实际上就两点,第一点还是老生常谈,即理论要丰富些。第二点,就是对于生产过程的表现,信息要大量化、多元化,以避免思维被表象迷惑。
如果有严格的探测设备,分析仪器,设计严谨的试验,这些东西都不是难以弄清楚的。可惜,很多错误是可遇不可求的,正常研究主要也是寻找正确途径,所以专门设计错误试验去追求生产上的判断依据,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某些因素的梯度试验,结论往往是某个结论最佳,而不是偏移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现象发生(事实上途径条件不同的时候现象还会不同)。
实际工作的核心,是预防异常,正常的是大家都知道的,异常都是无意而为的结果。巨量的各种扯淡荒唐实例,是我在基层流窜的最大收获,甚至不妨吹一句牛皮,对全行业生产错误的故事,不会有人比我知道更多,这是一本正经在高校研究所工作不太可能得到的非常财富。
所以,歪菇事,一方面是都源于错误,这可以理解为“”,我姓鄢,拼音字母第一个也是“Y”,每一件事都有关“菇”,都是确有其事,是不折不扣的真实故事,故事和“菇事”谐音,所以当初把通过故事讲述食用菌栽培原理的系列,取名“歪菇事”,就是这么个缘故。实际上,这还仅仅就是我成长的要素过程的一小部分记忆比较深刻的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