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文艺复兴隐秘诗人——米开朗基罗
1564年2月18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逝世,享年89岁,他就是米开朗基罗。
提到米开朗基罗,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他的大卫雕塑和西斯廷天顶画。但在他那“超长待机”的人生里,他还曾以诗歌记录下许多戏剧性转折和故事。
文艺复兴三杰中,米开朗基罗比达·芬奇小23岁,比拉斐尔大8岁。
《名人传》这样描写他:“ 在文艺复兴那么一个讲究容貌漂亮和仪容的时代,米开朗基罗是个最不受人喜欢的人物。他中等身材,双肩宽阔,躯体瘦削,头大,眉高,两耳突出面颊,脸孔长而忧郁,鼻子低扁,眼睛虽锐利却很小。可以说,他的长相非常糟糕,不讨人喜欢。”
米开朗基罗《自画像》
借由这段评语,加上自画像作为参考,我们不难判断出:米开朗基罗长得比不上拉斐尔英俊好看,也不具有达芬奇超凡脱俗的气质。
那相貌平平的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否真如《名人传》中所写地那样穷困潦倒,受尽屈辱,孓然一身,是个充满悲情色彩不为世俗理解与包容的孤独天才?
我们今天就从米开朗基罗的个人信件与诗词创作中,重塑其一生中的关键时刻,让大家深入了解其复杂人格中的固执与才华。
早在22岁时,米开朗基罗就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哀悼基督》。
这件雕塑作品堪称完美,令年轻的米开朗基罗也不禁自满地在圣母胸前的饰带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雕塑《哀悼基督》雕塑《哀悼基督》
在接下来的两年半时间,他又完成了被视为“最完美男人体”的《大卫》。
雕塑《大卫》局部
这座总高5.5米的雕塑作品最后被安放于市中心广场。
这会儿的米开朗基罗,还不到30岁。接下来他被委托为美第奇家族建造陵墓,于是又创作了数座知名雕像。
《昼》《夜》《晨》《昏》四座雕像
说出这番狂妄言辞的不是别人,正是米开朗基罗。
工匠跟艺术家不同,他们主要工作是完成雇主指定主题的艺术品。收到订金后工匠们便会开始制作,做完后如果雇主满意就会支付尾款;但要是不满意,工匠们就需要修改到雇主满意为止。
书归正传,话接前文!
米开朗基罗本职上就是这么一个工匠,但是他比较特别——特别有脾气。
别人都是让画啥画啥,让咋雕咋雕。拉斐尔不用说,任性如达·芬奇所做的最叛逆的事,也不过是不想按照雇主意思修改《蒙娜丽莎》,最后拿画跑路。
而和米开朗基罗下订单,内心一定要强大!定完主题之后,你就什么都别管了,你也管不了了。一般雇主们会在制作的过程中也看看,提提意见,但在米开朗基罗这是绝对行不通的。
而且他雕完了也不接受修改意见,虽然以他的实力来说,雇主也只有赞美的份儿。
“我既不想命令别人,也不想服从其他人,我只要自由、不受干涉地工作。”
大家总说,米开朗基罗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西斯廷天顶画工程。
但实际情况是,在开工的时候,教皇是给他配了好多助手的。但为什么最后是米开朗基罗一个人完成了整幅作品呢?
不过米开朗基罗可能原来也没指望这些人能提供什么帮助,没人帮正好,他就干脆闭关工作了。这一画就是整整四年,教皇本来只安排米开朗基罗画十二个使徒造像,结果直到他全部完成后才“喜提”西斯廷湿壁画。
当耗时四年的西斯廷礼拜堂壁画面世时,人们才真正理解何为人力所能创造的神迹。
西斯廷礼拜堂壁画
西斯廷礼拜堂大厅的壁画包含了整整500多平的天顶画《创世纪》以及画满祭台后一整面墙的《最后的审判》。仅在《创世纪》里,米开朗基罗就描绘了343个人物,其中有100多个巨人比真人还要大两倍,极富立体感和重量感。
艺术评论家瓦萨里盛赞:“无论走到哪,上帝总面对你。”
大厅天顶壁画《创世纪》局部
祭台后方的《最后的审判》局部
艺术史上的米开朗基罗总是带着过于敏感、粗暴易怒的恶名。
在同时代的人眼中,他要求严苛、难以信任他人,甚至连亲人、学徒在他眼中也不能轻信。
“我的野心从未停止滋长,它不容许过多的享乐与安逸。”
“无尽的欢乐不抵小小的苦痛。”
从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诗歌可以窥见,年轻时他便怀抱壮志,充满野心,绝不是一个胆怯软弱之人。
至于生命给予他的痛苦与孤独,也在他的雕塑作品中暴露无遗。
《反抗的奴隶》
于他而言,生命的痛苦是真实的,要挣扎着、怒吼着将生命从世俗的束缚中解放而出。
米开朗基罗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孤傲与才华使他无法融入人群。他写信向兄弟倾诉:“连个朋友都没有,也不想有任何朋友。”
他恨人,亦被人恨;他从高处俯瞰世人,人们从低处仰望他;同代人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
颇有几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味道。
Q:西斯廷天顶画工程量有多大?湿壁画又到底是个啥?
A:西斯廷礼拜堂大厅的壁画包含天顶画《创世纪》以及祭台画《最后的审判》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工程量,我们就得说一说什么是湿壁画。所谓湿壁画就是要在未干石灰沙底上绘制壁画 ,这样颜色渗进去才会长久保持。一旦画地太慢,表层干了,就得铲掉再涂上细灰泥重新来。
做不好泥瓦活的雕塑家不是好艺术家,湿壁画其实是对艺术家精准计算能力和绘画技巧双重考验。西斯廷500多平天顶画至今仍能保存完好,就是米开朗基罗四年如一日在手脚架上仰着头,忍受着不断滴落的泥灰水一点点跟自己死磕出来的。
这里头包含的,无疑是一个伟大艺术家对美的坚持,还有他对工作的认真、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介绍结束了,下期我们就一起进入巴洛克时代,敬请期待!
资料来源:
《世界艺术史·与艺术相伴》——(美)马克·盖特雷恩
《美术馆里聊怪咖 》——(日)山田五郎 古山淳子
《米开朗基罗传 》——(法)罗曼罗兰 傅雷(译)
《米开朗基罗》—— BBC纪录片
全历史艺术分类—米开朗基罗词条
策划 | 五分钟工作室
编辑 | 珍珠老师
插画 | 珍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