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学习积极性,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学习动力是指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过程。
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也有同学说,我一开始就对学习不感兴趣,怎么办呢?那我们可以尝试暂时放下抵触心理,去接近它,了解它,很有可能某些知识或者成就感就会逐渐激发你的兴趣。有时候一开始断言对学习了无兴趣,也许仅仅是我们逃避学习或者害怕学不好的借口。比如,去西安旅游前做一份攻略,可能就会使你对历史,地理和语文感兴趣。
明确知识的价值
英国哲学家培根告诉我们:“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学习的意义,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理解。
记忆外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燥无味的。但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都有赖于此,而后者又能帮助我们在国外旅游时畅通无阻地与他人交谈,在家不靠翻译软件就能欣赏美剧大片,岂不快哉。如果我们对所学知识的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每一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它将影响学生选择让自己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付出多大的努力、坚持多久以及愿意承受多大的压力。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人倾向于选择更不具挑战性的任务。
那么该如何提升自我效能感呢?首先,增加自身成功的体验。不少差生在学习上屡战屡败,从而自暴自弃,放弃学业。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评估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略高于实际能力但通过努力就能完成的成就目标,遵循小步子原则,那么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成功,能让你不断体验到成就与效能感,最终达到总目标。其次,可以通过增加替代性经验和模仿的方式。替代性经验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活动,获得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间接评估。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人成功时,也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当你看到和你成绩差不多水平的同桌参加全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了亚军时,下一次报名的时候你可能也会跃跃欲试了。最后,他人对自己的激励和肯定,自己对自己的积极暗示也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不妨经常和父母与同学交流,请他们指出自己值得肯定的地方,来鞭策和鼓励自己。将自己的优点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每天睡觉前默念一遍。
积极合理地归因学习结果
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考试不及格,可以归因为自己没有努力,也可以归因为运气不好,或者试题太难、身体不适等等。不同的归因导致不同的结果判断和自我评价,进而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动机。
积极归因的学生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会对学习充满信心,因为他们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等内部原因,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或者策略应用不当等,所以他们能够对自我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因成功变得更加自信,面对失败也愿意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改变。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比较稳固。消极归因的学生无论成败,都容易降低自己的成就动机。因为他们把成功归结于运气好,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脑子笨等稳定的内部因素,因此很容易陷入对自身失望的状态,总会感觉努力是无用的,容易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