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苏音《中秋忆“糕仔”》(散文)
文/苏音
【作者简介】张跃飞,笔名苏音,会计师,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汕头社会心理学会会员,市作协会员。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很久没有见到过“糕仔”了,真还让人有点想念,尤其是又逢中秋佳节来临时,“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节日临近,但见市井街市热闹拥熙,迎来送往,精美的一盒盒月饼司空见惯,可一个节过下来,这月饼常常吃不了几口就腻了,有时节后还得为如何吃完那剩下的大部分月饼发愁。不明白如今精品的月饼到底怎么了?它更多似乎成了一种装饰。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炎黄子孙从南到北的民间的传统习俗,亲朋好友还要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上世纪的70年代初、中期,我在粤东南角的黄冈镇上住了六、七年,每逢中秋节日临近,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做“糕仔”。那个年代生活物质匮乏,商品化的月饼尚未大众化,购买月饼作礼品实在是有点奢华,一是月饼在市场上未能敞开供应,价格也高,一般人家难能轻易问津;二来小城风情也不似都市,月饼并不很流行,更钟情的是那自家做的“糕仔”,就如当时广州一带流行的“酥油角”。
还在距中秋节一个来月时,各家各户就开始忙了,做“糕仔”的原料有粘米、糯米和绿豆等几种,由于糕皮的成分不同而分别称为“绿豆糕”、“糯米糕”。粘米、糯米要先水浸10多20天,然后捞起碾成粉,那时已多用机碾了,可也有少数人家还用传统的石臼,将粉晾干炒熟或蒸熟,和上糖浆及适量水,经过反复的揉搓、压实又揉松,使得粉充分均匀地吸收了糖浆。糖浆与粉的比例都是有讲究的,如糖浆不够稠,不黏则糕皮难以成形易散,而太稠则与粉难以混合得均匀,只有经验老到才做得出上佳的糕皮来。馅有芝麻、花生、糖瓜片(瓜侧)、豆沙、豆方或干脆是粗砂糖等,生料要炒熟碾碎后备用,也有做咸的,放入少量猪肉末之类(先炒熟),这就算较奢华了,当年的猪肉在城镇以上城市都是配给的,每月人均才几两,不是想吃就有,农村更是稀罕,得等谁家杀了猪左邻右舍才多少买几斤来家。因此,肉馅的“糕仔”不容易见着,可每年还是能吃上几块解解馋。有一年我舍不得马上吃掉二、三块含肉的“糕仔”,放在纸盒里留存了半个多月,结果发霉了只得给猪吃,害得一阵心疼。
做“糕仔”用一个个木或竹制、还有是铜或铁造的糕印模,模底部刻有各种图案,常见的有“福”字、“囍”字、石榴、石榴花、佛手瓜、蝴蝶、状元骑马、小儿嬉戏等图。用模套上满满一框粉,用手指把粉由中间向外稍稍压实,底和四周要均匀,往中间的小洞装上馅,再用粉填满整个模,最后套上印,用力压结实,然后双手食指扶着两个印耳,大拇指按住印,悬于桌面上稍高一点,略用力把糕仔磕出来,轻轻把印取走,便倒印出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糕仔”来了,有圆形、六角形、菱形等形状的,大小直径在3至6厘米间,也有做得如同潮汕月饼般大的,若在粉中渗入食用色素,就有红色或其它颜色的“糕仔”。做好的糕仔盛在盘子里,放到通风爽朗或稍有阳光照到的地方,蒸发掉一些水分,香气就更浓了,也更有利于存放。由于粉要火炒,馅也带“热气”,吃多了易上火,考究些的人家用绿豆磨粉来做,就能兼具清凉去暑之功效了。“糕仔”讲究粉质细腻,皮有韧性,吃来甜而不膩、美味可口,且形状各异,分外逗人,这在当时实在是一种经济实惠的美食。
潮汕俗称月亮为月娘,中秋节有拜月娘和赏月的习俗,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糕仔”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拜月娘的主角是家中女性和孩童,沐浴更衣后,忙着在能当空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把洗干净的水果、“糕仔”等各色祭品,一一摆放好,有条件的自然加上各式月饼等。一切妥当之后,待月上中天,就点上香烛,开始遥拜明月,祈祷心愿,祝福合家安康,孩子乖巧,而男人们便在一边泡茶赏月,直至夜深尽兴而罢。
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糕仔”所凝聚的浓浓的亲情谊情。中秋节前,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糕仔”做好了,便互相赠送,你给我20块,他送我30,我也选择一番回礼上门。过个中秋几乎可吃上出自十多甚至几十户家庭的“糕仔”,品尝到各自不同的风味,而在这相互的礼尚往来中,那亲切的人情味和淳朴的民风更是充盈其间。遇客人来访,泡上一壶好茶,端上一盘什锦式的“糕仔”,品茶尝点,谈天说地,不亦乐乎也。那年月的人际关系特纯朴,馈送“糕仔”一般不会因谁家的地位不同而厚此薄彼;不比如今,若上有点显贵的人家贺节,没有两盒高档月饼不敢出手。
“糕仔”在粤东闽南好些区域都有,做法配料等稍有差别,可多数是一种应节的食品,而家家户户做“糕仔”过中秋,蔚成风气为一景的却不是很多见。后来我离开小城,还多年收到友人捎来的“糕仔”,再后来,在丰富多姿的各式月饼冲击下,“糕仔”终于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时尚的元素也改变了民间的生活方式,明月依然,风情不再,据说如今的小城再没了家家户户做“糕仔”的氛围,会做的人也少,虽偶有人家做上一点,也多是自尝,不敢轻易拿出手送人了。街上还有人专门做来当作特产卖的,可那已是模式化生产的商品,少了那家庭手工的风味,更没了所附着民间风俗,“糕仔”慢慢地成为记忆。我怀念“糕仔”饱含的纯朴亲切和浓郁的节味,更想念那与“糕仔”连附着的中秋节景和风土人情。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