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30多年前的珍贵照片,一般人看不到(多图)

改革开放,倒腾服装生意曾经是许多人的成功之路,许多城市都有服装一条街。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服装生意最辉煌时期的高州解放街,一间间名称时尚的服装店鳞次栉比。八、九十年代这里几乎都是经营时装的个体户,当时有“成衣街”之称(又因为所销售的服装或其它商品都是适合女性居多,所以亦叫“女人街”)。现在的解放街已不复见此象。

 通和亭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高州修建潘州公园,辟池塘,种树,修石桥,置石凳,还建有通和亭、偕乐亭、浴沂亭、远瞩亭、适亭。后来因建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而把这些亭分别划归相应的管辖范围。如今除了一中内的适亭尚存,其余全部被毁。图为原位于高州体育场内的通和亭,摄于199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修建文明路而拆除。

 图中建筑90后的高州人恐怕已不认识,那原是高州城文明门,民国三十二年(1943)军阀邓龙光、邓鄂兄弟将其改建为图书馆,名秀川图书馆,解放后收为国有,也称高州图书馆。

十分惋惜的是1992年的一场离奇大火,将秀川图书馆化为灰烬,令高州人痛心疾首,广东省的文化人也为之慨叹。熊熊大火中,只留下3000册未烧尽的古籍图书,八大山人等珍贵文物因锁在保险箱中得以保存下来。大火后,秀川图书馆的残垣断墙被拆掉,周围的民房也拆掉,变成今日的高州市委广场。1999年,高州市在潘州公园的西侧重新建起一栋高五层的新图书馆,曾镌刻着一个城市最丰富记忆的秀川图书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高城人抹得去,却散不开的记忆。

1985年(时值牛年)元宵节,高州县由政府牵头,组织了一次全城文艺大巡游,不光是民间组织和演出团体,还有机关单位、厂矿企业都制作了花车参加巡游。那可是史无前例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自那以后再也没举行过全城规模的元宵巡游。上图是游行队伍经过高州图书馆门前;下图是边行边奏的八音锣鼓。(照片来源:柯杰俦)

红花小学位于高州市宝光街道西岸村,该所学校历史悠久,早在民国时期就已成立,是附城乡属第八保国民学校。抗日战争中原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张炎联共抗日,所部驻高州西岸村,曾组织学生总队开展抗日斗争,学生总队就以红花小学为训练场地。现为纪念张炎及铭记这段学生队历史,红花小学已改名为张炎小学。图为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红花小学校舍。

  

高州中学,作为现代教育机构,成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高文书院改建,名为高郡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改称高州官立中学,民国二年(1913)改名广东省立高州中学,民国二十六年又曾改称广东省立第九中学。初以高文书院为校址,后随着新校舍建筑,校址不断扩大,至1944年已基本为今天之规模。图为1990年代初的校园内景,最引人关注的是校内的学砚塘。(图片来自高州中学校史档案室)

1976年复办时校正门

当年的教室宿舍

1974年广东省业余体育学校乒乓球锦标赛在高州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地一百多名小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他们中许多人日后还成了非常出色的运动员,其中包括世界冠军江嘉良。图为高州运动员林少娟(左一)、廖莎(右二)与兄弟市县运动员在灯光球场合影。(照片征集来源:周泽明)

高州角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尤其兴盛,国家和集体都兴办了许多工艺厂生产角雕。那时的角雕往往结合玉雕、珠宝装饰等工艺,能够做出活灵活现、变化多姿的各色花卉、飞禽、鱼虾等造型的工艺品,很受市场欢迎。图为高州县角雕厂一名女工在雕刻对虾。(照片征集来源:周泽明)

八、九十年代的益寿庵,那时的门楼虽亦是新建,但前后两进建筑仍然保存完好。近年的益寿庵被逐步拆除改建,此门楼也被全部拆掉重建,都是新簇簇的红墙黄瓦了。

位于高城永镇街的南漱草庐,是民国主政广东的军阀陈济棠及其妻莫秀英在高州的别墅,是难得古民宅、名人故居。今已被拆建商品楼。

位于高城升平街尽头和仓边街交界之处的一座古民居,据查是古代书院之一,号“庐江馆”。近年被拆。

位于北江的回龙庵,摄于九十年代初,那时的建筑也已重修,近年更是如益寿庵一样,被拆旧建新,代之以“现代化”的仿古建筑。

这两张是高城冼太庙的照片,前一张摄于八十年代,是冼太庙正门立面,那还是解放前的建筑风格。当时的冼太庙还被县博物馆使用,在内举办高州历史文物暨冼夫人事迹陈列。后一张摄于九十年代初,是刚刚维修的正殿拜庭和天井,时至今日其面貌又已改变不少。

这是九十年代前的高州革命烈士陵园。现在的烈士陵园已全面重修,地面均以大理石铺砌,围墙、墓碑、刻石等都已全部翻修。

左图为80年代的宝光塔,那时的宝光塔,青砖裸露开裂,檐头角柱长出杂草,一派颓废沧桑迹象,但也就是这种沧桑,让人倍觉珍贵。1993年全面维修后的宝光塔(右图),虽不能说面目全非,可总缺少了那么一点历史沧桑之感

这张是80年代的长坡镇旧城村,近处大量古民居,远处是著名的旧城冼太庙和冯宝公祠。庙前红砖建筑物是一座戏台,是八十年代重建。

这几张是潘州公园的照片,潘州公园是民国18年(1929年)兴建,由驻高州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派工兵修建,改塘为湖,筑路植树,还建起了位于今一中内的远瞩亭、适亭和原大球场边的通和亭等建筑物。图一是三十年代的公园牌坊门,图二是八十年代的公园门,显然各有时代特点,图三是八十年代的公园景色,那时进行了修整与扩建,增辟儿童游乐场和花苑,增建九曲桥、逸雅斋、望月亭、假山、猴山等游乐设施,可谓黄金时期的潘州公园。再看看今天的公园不知各位有什么感想。

这是八十年代的宝莲庵,是南宫庵群建筑之一。

但其实原来的宝莲庵是这样的(如下图),这是上世纪30年代从小观山上远眺宝光塔的一张照片,不仅可以看到宝光塔,还清晰的见到近处的宝莲庵和庵前的山脚驿道。这座雕饰、灰塑丰富的门楼倘能留存至今那该多好。

瀛洲公园的飞机场

潘州公园的滑梯

90年代的人民大会堂

90年代的市委广场

市委广场的大灯柱

90年代的高州一中

为了保证香蕉畅销,高州县实行了国营、集体、联合体、个体一齐上的办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开放式的销售系统,使高州香蕉畅销全国。图为长坡镇的一个联合体正忙于收购香蕉调运外省。(一九八七年)

广东省高州县百货大楼,坚持做好方便群众的“一分钱”生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被评为文明先进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九八七年)

高州橡胶厂被授予“广东省企业管理优秀企业”称号(1988年)。

改革开放,倒腾服装生意曾经是许多人的成功之路,许多城市都有服装一条街。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服装生意最辉煌时期的高州解放街,一间间名称时尚的服装店鳞次栉比。八、九十年代这里几乎都是经营时装的个体户,当时有“成衣街”之称(又因为所销售的服装或其它商品都是适合女性居多,所以亦叫“女人街”)。现在的解放街已不复见此象。

通和亭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高州修建潘州公园,辟池塘,种树,修石桥,置石凳,还建有通和亭、偕乐亭、浴沂亭、远瞩亭、适亭。后来因建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而把这些亭分别划归相应的管辖范围。如今除了一中内的适亭尚存,其余全部被毁。图为原位于高州体育场内的通和亭,摄于199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修建文明路而拆除。

图中建筑90后的高州人恐怕已不认识,那原是高州城文明门,民国三十二年(1943)军阀邓龙光、邓鄂兄弟将其改建为图书馆,名秀川图书馆,解放后收为国有,也称高州图书馆。

十分惋惜的是1992年的一场离奇大火,将秀川图书馆化为灰烬,令高州人痛心疾首,广东省的文化人也为之慨叹。熊熊大火中,只留下3000册未烧尽的古籍图书,八大山人等珍贵文物因锁在保险箱中得以保存下来。大火后,秀川图书馆的残垣断墙被拆掉,周围的民房也拆掉,变成今日的高州市委广场。1999年,高州市在潘州公园的西侧重新建起一栋高五层的新图书馆,曾镌刻着一个城市最丰富记忆的秀川图书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高城人抹得去,却散不开的记忆。

1985年(时值牛年)元宵节,高州县由政府牵头,组织了一次全城文艺大巡游,不光是民间组织和演出团体,还有机关单位、厂矿企业都制作了花车参加巡游。那可是史无前例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自那以后再也没举行过全城规模的元宵巡游。上图是游行队伍经过高州图书馆门前;下图是边行边奏的八音锣鼓。(照片来源:柯杰俦)

红花小学位于高州市宝光街道西岸村,该所学校历史悠久,早在民国时期就已成立,是附城乡属第八保国民学校。抗日战争中原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张炎联共抗日,所部驻高州西岸村,曾组织学生总队开展抗日斗争,学生总队就以红花小学为训练场地。现为纪念张炎及铭记这段学生队历史,红花小学已改名为张炎小学。图为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红花小学校舍。

  

高州中学,作为现代教育机构,成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高文书院改建,名为高郡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改称高州官立中学,民国二年(1913)改名广东省立高州中学,民国二十六年又曾改称广东省立第九中学。初以高文书院为校址,后随着新校舍建筑,校址不断扩大,至1944年已基本为今天之规模。图为1990年代初的校园内景,最引人关注的是校内的学砚塘。(图片来自高州中学校史档案室)

1976年复办时校正门

当年的教室宿舍

1974年广东省业余体育学校乒乓球锦标赛在高州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地一百多名小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他们中许多人日后还成了非常出色的运动员,其中包括世界冠军江嘉良。图为高州运动员林少娟(左一)、廖莎(右二)与兄弟市县运动员在灯光球场合影。(照片征集来源:周泽明)

高州角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尤其兴盛,国家和集体都兴办了许多工艺厂生产角雕。那时的角雕往往结合玉雕、珠宝装饰等工艺,能够做出活灵活现、变化多姿的各色花卉、飞禽、鱼虾等造型的工艺品,很受市场欢迎。图为高州县角雕厂一名女工在雕刻对虾。(照片征集来源:周泽明)

八、九十年代的益寿庵,那时的门楼虽亦是新建,但前后两进建筑仍然保存完好。近年的益寿庵被逐步拆除改建,此门楼也被全部拆掉重建,都是新簇簇的红墙黄瓦了。

位于高城永镇街的南漱草庐,是民国主政广东的军阀陈济棠及其妻莫秀英在高州的别墅,是难得古民宅、名人故居。今已被拆建商品楼。

位于高城升平街尽头和仓边街交界之处的一座古民居,据查是古代书院之一,号“庐江馆”。近年被拆。

位于北江的回龙庵,摄于九十年代初,那时的建筑也已重修,近年更是如益寿庵一样,被拆旧建新,代之以“现代化”的仿古建筑。

这两张是高城冼太庙的照片,前一张摄于八十年代,是冼太庙正门立面,那还是解放前的建筑风格。当时的冼太庙还被县博物馆使用,在内举办高州历史文物暨冼夫人事迹陈列。后一张摄于九十年代初,是刚刚维修的正殿拜庭和天井,时至今日其面貌又已改变不少。

这是九十年代前的高州革命烈士陵园。现在的烈士陵园已全面重修,地面均以大理石铺砌,围墙、墓碑、刻石等都已全部翻修。

左图为80年代的宝光塔,那时的宝光塔,青砖裸露开裂,檐头角柱长出杂草,一派颓废沧桑迹象,但也就是这种沧桑,让人倍觉珍贵。1993年全面维修后的宝光塔(右图),虽不能说面目全非,可总缺少了那么一点历史沧桑之感

这张是80年代的长坡镇旧城村,近处大量古民居,远处是著名的旧城冼太庙和冯宝公祠。庙前红砖建筑物是一座戏台,是八十年代重建。

这几张是潘州公园的照片,潘州公园是民国18年(1929年)兴建,由驻高州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派工兵修建,改塘为湖,筑路植树,还建起了位于今一中内的远瞩亭、适亭和原大球场边的通和亭等建筑物。图一是三十年代的公园牌坊门,图二是八十年代的公园门,显然各有时代特点,图三是八十年代的公园景色,那时进行了修整与扩建,增辟儿童游乐场和花苑,增建九曲桥、逸雅斋、望月亭、假山、猴山等游乐设施,可谓黄金时期的潘州公园。再看看今天的公园不知各位有什么感想。

这是八十年代的宝莲庵,是南宫庵群建筑之一。

但其实原来的宝莲庵是这样的(如下图),这是上世纪30年代从小观山上远眺宝光塔的一张照片,不仅可以看到宝光塔,还清晰的见到近处的宝莲庵和庵前的山脚驿道。这座雕饰、灰塑丰富的门楼倘能留存至今那该多好。

瀛洲公园的飞机场

潘州公园的滑梯

90年代的人民大会堂

90年代的市委广场

市委广场的大灯柱

90年代的高州一中

为了保证香蕉畅销,高州县实行了国营、集体、联合体、个体一齐上的办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开放式的销售系统,使高州香蕉畅销全国。图为长坡镇的一个联合体正忙于收购香蕉调运外省。(一九八七年)

广东省高州县百货大楼,坚持做好方便群众的“一分钱”生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被评为文明先进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九八七年)

高州橡胶厂被授予“广东省企业管理优秀企业”称号(1988年)。

来源:高凉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