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苏24 月夜独酌晓风清 醉里狂言醒时惊

黄苏24  一个赏花独酌的抑郁症患者
月夜独酌晓风清 醉里狂言醒时惊
元丰三年(1080)二月,初到黄州的苏轼暂住在定惠院内,足不出户,只在某夜偷偷跑到屋外,孤独地写诗,孤独地赏花,孤独地感怀。
一边写着诗,一边孤独地喝着酒,苏轼真的醉了,但他对于刚刚结束的乌台诗案的恐惧却深埋在心中,总在不经意时,又翻腾出来作祟了。
酒醉本应是一种享受,但可怕的是,醉言乱语,到酒醒之后,才会感觉到可怕。
那倒不如弃官归隐,每天闭门谢客,只对着妻儿,了此余生,任世人嘲笑与谩骂。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
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写罢一首(《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苏轼的思绪竟不自觉地转回到了一年前的徐州城。
同样的月下,同样的花前,彼时却有三位朋友陪着苏轼,那是到访的蜀中隐士张师厚,还有一直追随苏轼的两位翩翩少年王子立、王子敏。
那时可真美,“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忆王子立》)
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
此刻,花期将至,苏轼只能独在黄州寺庙的小院内,闭门落魄于风露之间。
他不由得感慨,花期短暂,正如人生万事,不可有任何的奢求与期许,眼看余生无多,就像酒壶内的美酒,哪里禁得起肆意倾泻?
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
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那禁泻。
诸多往事,涌上心头。苏轼突然想起,黄州,其实我是曾经来过的啊。
当年丁忧归蜀,乘舟沿长江而下,曾在樊口岸边停泊,当时的方位,就在黄州南岸。
长江滚滚,奔流不息,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多了。
想到这里,苏轼又动了归隐田园的念头,却可叹,因为没有几亩田地,自己想当一个隐士都没有资格,纵然写了那么多超越古人的诗歌,又有什么意思?
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
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
(沮溺:春秋时的两位隐士,长沮和桀溺)
(鲍谢:南朝诗人鲍照与谢朓)
时至今日,归隐田园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只能守着这一床单薄的被褥,借宿他人屋檐下。
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
苏轼曾经以为,年少时多受些苦,哪怕像吃蓼草一样,又苦又辣也无妨,只要年老后,至少可以苦尽甘来,像吃甘蔗一样清甜。
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谁料想,现在却混到这么不堪的境地,虽然还谈不上饥寒交迫,尚有一地安居。尽管乌台诗案已结案,似乎当初的惊恐与担忧都可以消除了,但苏轼还会时常在睡梦中感到惧怕。
好罢好罢,不再想这些事了,要赶紧回屋了,再喝一点,万一喝醉了,被负责看管谪臣的官员发现,又要受辱骂了。
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
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