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的功能变异zjkzxd

腰带的功能变异zjkzxd

世间的不少东西,由需要而诞生;也随着另一种“需要”而变异。

一个腰带,也是如此。它的变异种种,不妨列出一些。

一是装饰美化功能。网络上有一个资料,说的是一个大学生,拿着姥姥的上面有28枚银元的布腰带,请专家鉴定,确定为真品,银元为四川卢比。据解释,这种银元放在裤腰带上面就是为了起到一种装饰的作用,但很少见。同时也是有钱人的炫富;仅仅一条裤腰带上面都镶满了28枚真银元,可以想象出,他们的财富可不一般。

二是逃生的“工具”。

三是打人的“器械”。

四是自缢的“绳索”。

这些,不说自明;在生活中、在影视喜剧等作品中,都可以知道的。

五是特殊的“食品”。这个前提,腰带是牛皮带。这个就是知道的在长征中“皮带充饥”的事情。这个,不是传说,不是编的故事,而是真实的历史。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和展示着的一条被截去一段的老式牛皮皮带。这条皮带,吃了一部分,他没有舍得吃完。在皮带的背面烙下“长征记”3个字。这条皮带的主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8连战士周国才。1975年,周国才将这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国家,后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这条皮带,见证了长征那段艰辛而充满希望的岁月。据回忆资料讲,这种皮带有四种吃法:煮着吃、烤着吃、先煮再烤、先烤再煮。

六是身份的“显示”。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腰带制度”,官员不同的级别,佩戴各自的腰带。明朝,把腰带规定为革带,带上缀有带板,按官员品级分别用玉、金、银、铜、乌角等不同材料制作的带板,分别称之为玉带、金带、银带等。据《明实录》记载,一品玉带,二品花犀带,三品金钑花带,四品素金带,五品银钑花带,六品、七品素银带,八品、九品乌角带。文武官员不同的腰带,显示出官员的不同等级。很像“军衔”标志。

当今,官员没有了腰带等级的规定。但是,官员的腰带,却能够说明另外的问题。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有一个情节,丁义珍出席一个饭局,一身价格不菲的笔挺的西装,一条格外耀眼的国际名牌腰带。而陈岩石退休后把自己的房子卖了,然后捐给了有需要的人,自己自费住进了养老院。他穿的衣服都是穿了很久的旧衣服。丁义珍的贪图享受,和陈岩石不讲究穿戴、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人民群众身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腰带对于男士的确有着显示个人品味、财力、地位象征的作用。腰带的颜色、长短、粗细等,不同的场合,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风格、权位的大小等。只要不影响老百姓利益,怎么花钱、怎么彰显,那都是个人的爱好和自由。

至于腰带的其它变异功能,或许还有。

---选自我的《忆海捞珍》一书第一部分中的一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