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积累│名言推荐及实际运用举例(五)
6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很多,让人最难以割舍的就是亲情了吧。很多人能跨过很多挫折,但往往过不去亲情这一关。在面对父母老去这一事实时,很多人难以接受,希冀用时间,用金钱来挽回什么,甚至终日不肯离父母半步远,这对于父母们来说可以让他们感到欣慰,但这并不是父母最想看见的事,他们最在意的是你个人的安危好坏。父母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儿女能过得快乐,闯出属于儿女们的新天地,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所以,这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从我们出生时就决定了。活在过去是无用的,最重要的是当下。(邱宇铨)
6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
善始善终,贵在坚持。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在洪流中坚定向前。纵观历史,鲜有人能够做到善始善终,缔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也未能幸免。即位之初,唐明皇励精图治,任宋璟为相,政治清明,河清海晏,这才有了开元的盛景。宋璟死,明皇以为功成治定,遂变其所守,奢侈无度,任用佞臣,致使政治败坏,天下大乱,明皇也狼狈入蜀。唐明皇没有守住自己的本心,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沉重的墨点。《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唯有坚持本心的人才能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黄梓恒)
65、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钱钟书《围城》
偶然,这是人们常用于说服别人以及自己的说辞。在否认别人的功成名就是偶然获取的同时,却又心存侥幸,渴望天上掉馅饼。这是我们正常人的最正常不过的心理。可是正常绝不代表正确。人生,之所以看不到尽头,是因为这条道路充满了我们寄托着希望与遐想的未知。发散想象,这是美好的能力,可空想,将未知托付给偶然,那便是最不正确最悲哀的事情。
“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成功人士云淡风轻的偶然,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必然。在最是应该上进的年纪,我们的信仰绝不能是一夜暴富,我们的考试也不该寄托于微博空间乱游的锦鲤。日复一日,我们都在前行,有人踏着虚妄的浮云,有人脚踩坚实的大地。形形色色的人走千奇百怪的路,未来固然未知,却是必然顺着我们来时的路。所以,失败不是命定,成功绝非偶然,一切的一切是我们自己铺下的因果,是这些因果造就的必然。(林诗怡)
66、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蔡其矫《川江号子》
在漆黑、沉重的海洋里,它们千篇一律地书写自己生命的诗篇,沉默的鱼儿们没有见过海面之上耀眼的阳光,它们不为人所知,随波逐流。它们不知道,在遥远彼岸的一棵树枝上,有一只鸟儿在尽情歌唱,带给人们动听的音乐。鸟儿拼尽全力,实现了它的价值与目标。只有奋斗过后才可能成功,赢得世界的喝彩。
“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许多人都怀有一颗鸟儿的心,却因害怕沥血而不敢放声歌唱,只能做一条沉默的鱼,最终沉没在无声的海底。但只要有信念,鱼儿也可以勇敢追逐希望。身为鸟儿,那就沥血歌唱,身为鱼儿,也要逆流而上!哪怕只是为了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哪怕只是为了见到朝阳。奋斗拼搏的人生总能赢得喝彩!(薛翰林)
67、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王小波《万寿寺》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曾这样描述监狱中的体制化:“开始,你恨它们。接着,你适应了它们。你开始离不开它们。那就是被体制化了。”电影中固有的体制禁锢并改造人的思想,让其随惯性的生成再也无法获得自由,无法在这样的体制外生活。体制化之所以让人无法摆脱,是因为当身处体制时,周围的一切都在顺着体制而运转,出于从众心理,哪怕最初是被憎恶的荒诞,也会成为本该如此的正道。
社会其实就是一种范围极大的体制化,而庸俗则是这个体制内无法摆脱的必然。正如王小波在小说《万寿寺》的结尾中所说“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社会上固有的观念是合理的,固有的模式是合理的,固有的价值是合理的,但也都是庸俗的。人处于社会之中,诗性自由的部分会因为不合现实被早早铲除,并美其名曰为“成熟”,徒留千篇一律的灵魂在顺着体制千篇一律的圆滑的生活。(卓子昕)
68、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有许多人抱怨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无味的生活。或许碌碌无为,糊弄着手头的工作;或许无奈地走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人生道路上,他们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却不敢迈出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那一步;或许……
这些人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世上的意义何在,更是传起了一句话——有些人二三十岁就死了,但是七八十岁才埋。这是典型的找不到生命意义的表现。
而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答案没有绝对的回答。一切事物降临到这个世界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使命。其实不管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有存在的意义。就算小如一粒尘埃,也是大千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生命是这些物体中更特殊的存在形式之一,由于我们具有思维,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要想找到生命的意义,使生命得到充实,其关键点是我们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明白自己热爱的是什么,明白自己应该为了什么而担起责任。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在明白自己的目标以后,如果只做个空想家,是万万不行的。我们还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追逐这份热爱和责任,使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有目标且充实。不论结果如何,这种奉献的过程就足够值得了。当我们真正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时,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暂时还没有发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那就先努力汲取养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为以后的梦想打下基础吧。(徐佳莉)
69、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的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毕淑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在信息横流的网络世界中,每日被大量的“鸡汤”反复洗刷,妄图吮吸到些许人生成功的养分,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或是把对现实的憧憬与希冀,投入到追星的茫茫大海中,被明星的言论,八卦,生活牵住了魂魄,忘记给自己的心灵留下属于自己的林地;还有些人,把取悦别人当做生活的关键词,为心念之人想着一切,却荒芜了源于自己的快乐源泉,最后失去了自我。有太多太多这样那样的人,想着世间各种的事情,却没有花时间从自身角度思考世界。看似他们心灵都很充盈,装着各样的目标和教条,可静心下来一一细数,却连一缕属于自己的思绪都找不到。正如毕淑敏所言“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的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本应充盈着自身思想的结晶,对自己,世界,未来的独特的理解的精神小屋,却全是些不属于自己的,“借来”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易碎的,这样的人更是脆弱的。缺少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又怎么能在这样暗潮涌动的社会里找到一处安身之地呢?
要想活的充实,活的畅快,就一定要为自己的思考留下空间,将自己的初心百般呵护,找到自己真正想变成的样子,并付诸努力。人生最大的快乐,便是取悦自己。没有了自己的立场,像木偶人般被牵着线,即便快乐,也只是浮在湖面的一缕雾霭,一吹即散。所以,为自己的精神和思想,搭建一个恰到好处的小屋吧!(林柏辰)
70、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尼采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愿意听命于自己,自己去选择道路。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愿望是好的,但现实往往不尽人意。譬如,由于自己学业成绩不好,被迫听从于父母的安排,抑或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差异,感到生存的压力,被迫选择受命于他人。这些都是生活无奈的选择。
但是,如果缺少自控能力,面对困难狠不下心,面对诱惑又把持不住自己,那么,到头来也只能庸庸碌碌,甚至憋屈地过完一生。尼采曾经说过,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不愿意被别人命令却不得不被别人命令,这又怪得了谁呢?
缺少自控能力,做不了自己的主人,就注定无法摆脱受命于他人的魔咒。唯有自律自强,才能打破魔咒,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听命于自己,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但也不是让你毫无顾忌地行动。而是强调,在平凡而漫长的生活中,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要忘记听命于内心的召唤,不沉沦于平凡,渴望精彩,不放弃前进的步伐。
人的一生,如果能听从本心,自主选择了道路,心甘情愿吃苦,获得的成功才最有价值,人生也因此充满了意义。(郑与重)
71、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雪莱
雪莱曾经说过:“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见识浅薄的人就像浅水一样,总喜欢夸夸其谈,实则空泛而没有内涵。他们用喧哗和雄辩来掩盖内心的空洞,博取他人的认同感。而“深水”们不会卖弄口舌,他们注重脚踏实地,韬光养晦。沉默也许才是内在富有的表现,相比于虚张声势流于表面,那份平和与宽容所结下的果实更加珍贵。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失去了沉潜之心。娱乐化的媒体用没营养的快餐文化和所谓的鸡汤毒害大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变得浮躁而没有内涵。
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浅水”。我们应该慢下来,除去浮躁,还心灵一遍净土,做一潭自己的“深水”。向下沉,深处也有不一样的风景。在深水里负重前行,即使无人问津,也能引吭高歌。(林逸凡)
72、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余秋雨《文化苦旅》
这世界上总不缺乏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一直不懈努力奋斗,最终走上人生巅峰的人,他们固然值得敬佩。但也许绝大多数的人们,每日精疲力竭地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地奔波,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走上巅峰,但可能终其一生都是碌碌无为。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到的:“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当我们不能如愿攀上峰巅时,那就不必亟亟地去攀爬。余秋雨先生通过漫长的跋涉,登上了鸣沙山的山顶,好不容易登上了,却才发现,峰巅,也不过如此。回味时,方觉刚与温柔的沙子作斗争的过程,别有一番趣味。
中国好声音这档音乐节目中,震撼全场的打包安琪组合,本有望摘下桂冠。但是唱金属乐的黄安琪毅然坚持金属乐就该有金属的样子,在和节目组屡次协商无果后,她选择了退赛。她放弃了峰巅,但她守住了内心的那一湾清泉,重返地下音乐圈,她自做她的金属乐。
但这当然不意味着不要去追逐峰巅和高度,而是最好的处世态度应该是,在尽自己的全部努力之后,与峰巅还是存在距离时,我们不妨放慢脚步,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回望自己走过的征程,以一种更加平和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所以,在我们被剥夺第一人称以前,用力追逐,用力凝望,用力说爱,这样的一切或许不是为了登上峰巅——只是因为所有的籍籍无名,最终都会在心底生生不息。(翁珑尔)
73、我们总以为,一旦我们被抛出习惯的生活轨道,就一切都完了,可是新的美好生活才开始。——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每个人都有各自习惯生活轨道,或热烈,或平和,或多姿多彩,或暗淡无光。可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有未知的变故将人抛出自己习惯的生活,让一切走向未知。陌生的生活会让人畏惧,让人逃避,让人自暴自弃,但是,只要有生活,又怎会没有希望呢?《战争与和平》中,本是花花公子的彼埃尔·别祖霍夫因各种事件脱离了原本的生活轨迹,在经历了许多痛苦与艰辛后最终临悟了人生的真谛,摆脱了过去的苦恼,过上了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如他自己所说:"我们总以为,一旦我们被抛出了习惯的生活轨道,就一切都完了,可新的美好生活才刚开始。只要有生活,就有幸福。前面还有很多、很多东西在等着我们呢。"生活,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与其在新生活中沉沦,为何不在新生活中改变自己,让生活变得充实呢?来日方长,美好,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游田)
74、醉生梦死的人即使他不肯“自杀”,迟早要“被杀”!——茅盾 《茅盾散文》
如茅盾先生所言:“醉生梦死的人即使他不肯'自杀’,迟早要'被杀’!”如若我们活着仅仅是无意义地浪费资源,贪图享乐,而不为社会做出贡献,那早晚会有面临“死亡”的时候。所以,我们不应沉溺于一时的快感,而应珍惜每一段时光,将其用来提升自己。借孙敬之悬梁刺股;取文命之孜孜不倦;摹孟德之手不释卷,来充实自己,并为社会,或者说人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陈麒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