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做客文雅 举止有礼(作者 周波)

   微信普及后,做客交往比较活跃,各类圈子、群交流活动也多起来。好的方面不少,但在文雅做客方面也有明显不足。不守时、不适度、不谦虚等等时有发生,常常给活动场面带来不悦,甚至尴尬。
   做客文雅,是为人处事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很讲究文雅作客的礼仪,并把它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道德水准的尺度之一。
   做客先预约,忌作不速客。古代人把那种不提前打招呼,就突如其来的客人贬为“不速之客”。做客不预约,是一种失礼和不符合当代文明社会要求的行为。因而,应当事先通过口头、电话、托人转达方式与被访者预约,征得同意后方好前往。
   做客当守时,忌做失约客。应约做客,要按时到达,这是文明做客的一个标志。古代人做客尚讲守时,现代社会、现代人更应注意这一点。守时既是对主人尊重和礼貌,也是自身文明做客的一种良好表现。
   做客当整洁,忌做邋遢客。讲究仪表、卫生是做客文雅的重要内容。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衣着整洁,切忌蓬头垢面、衣服不整。
   做客宜适度,忌做沉臀客。人们常把那种坐下谈而不走的人称之为屁股沉的人。做客应掌握好时间,访问时间不宜过长,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不能在主人家消磨时光打发日子,否则,主人会盼你快走,然而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下逐客令,弄得双方不愉悦。须知无端占用他人时间则是浪费他人的生命。故到主人家后,须清醒勿做沉臀客。
   做客应自谦,忌做夺主客。出门做客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客人,不要喧宾夺主。交谈、讲话爽朗而不可高嚷,也不宜滔滔不绝侃大山,要注意随时观察主人和其他来宾是否感兴趣,如果反客为主则不利于和谐气氛。即使老朋友也要注意宾主之礼,切忌忘乎所以,喧宾夺主。
    作于2021.3.24.凌晨。
(0)

相关推荐

  • 当“不守时”成为一种习惯

    那是某公司举行的一次小型座谈会,大家约定的时间是9:30.9:28,我到达了指定地点.主办方准备的非常充分,该到的领导和员工已经在门口翘首以望,做好了迎接客人的准备.室内布置也已就绪,大到气氛的营造. ...

  • 靠谱的人,处世守时间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上班总要迟到几分钟,约会总要晚到一会儿.只要自己心情好,时间早晚都没关系. 守时,看起来似乎是件小事,但却能看出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原则,也会对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产生影响.一个总 ...

  • 惜时与守时

    做人要惜时,做事要守时.塑造自己的形象,几乎离不开时间观念.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守时.惜时.不拖延.

  • 世说新语:受恩勿忘 唯贤君子(作者 周波)

    做人做到受恩勿忘,知恩图报,乃是一个人有良知的君子之风.我们读小学的时候,都记得<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雪地中一只狼即将冻死,好心的东郭先生救了它的命,它醒过来反而要吃掉东郭先生充饥. ...

  • 世说新语:戒骄破满 为人忌狂(作者 周波)

    纵观历史,只有虚心谨慎.求真务实的人,才能在事业上做出成就.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绩卓著,是我国古代颇有作为一个皇帝.他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欢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 ...

  • 世说新语:吃饭的学问(作者 臧忠卓)

    这两天总是为吃饭的事犯愁:公司食堂的菜不可口,中午人又挤:去公司外面饭店吃又远又贵:我又不会做.可是饭总是要吃的,自己又担心身体,于是就经常犯愁,犯愁的时候就想到许多关于吃饭的事情,于是就忍不住记下来 ...

  • 世说新语:女人与服装(作者 黄立杰)

    夏娃拿起一片树叶,挡在该挡的地方,大概那是女人最早的服装吧?这个问题使那些陶醉于服装中的女人,至今也没有想清楚.林语堂先生会凑热闹,他说:"女人脱下衣服是取悦男人,穿上衣服是取悦自己.&qu ...

  • 文脉绵绵话思礼 | 作者:姚景强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天意君须会 人间要好诗—浅议诗歌创作原则和态度(作者 周波)

    关于诗歌创作原则和写作态度,古代人就有三不原则,即:"诗不可强作,不可徒作,不可苟作."这个三不原则,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 心中无诗却硬要写诗,此谓"强作&quo ...

  • 人生漫笔:求知善学 载起江河(作者 周波)

    今天清晨,看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节目,记者专访全国最年轻人大代表邹彬,今年才26岁.我不仅关注他"善提案会提案"的政治光环,我更关注他求知善学的"工 ...

  • 醒世恒言:要做一个智者 不做流言俘虏(作者 周波)

    智能手机.微信普及后,给人们学习.生活.交往带来极大方便,不言而喻.然而,任何事物发展.生存都具两重性,有利有弊也.每天只要一打开微信,好的东西.正能量的内容繁花似锦,目不暇接,但一种没有良心的怪物& ...

  • 诗艺走笔:浅谈新诗的韵辙和音乐性(作者 周波)

    艺术起源于劳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在从事繁重的集体生产劳动时,为了协调动作和减轻疲劳,伴随着劳动节奏发出有节奏的劳动呼声(劳动号子),这就是最初的诗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