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拿拇儿

拿拇儿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贪玩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天性,出了门不是抓紧时间寻猪草,而是选个地儿,三四个人围坐在地上一起拿拇儿。
清明节一过,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天气开始回暖了。地上花儿开,树上鸟儿叫,鹅鸭水中游,鱼儿河面跃,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我们这些村上的孩子们就三三两两地一起,提着竹篮高高兴兴地到野外寻猪草了。

贪玩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天性,出了门不是抓紧时间寻猪草,而是选个地儿,三四个人围坐在地上一起拿拇儿。说到拿拇儿,现在的孩子们恐怕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游戏了。

什么叫拇儿?拇儿就是像大拇指头或小琉璃球一样大小的石子。平时我们在石子中选择拇儿时,尽量选些棱角少较圆些的石子,这样玩起来滑溜,也不“吃”手。在没有石子的情况下,就用碎瓦砾磨去棱角边做拇儿。一副拇儿只需要五粒石子。

拿拇儿时首先要决定谁先拿,谁后拿的前后顺序,一般用猜石头剪刀布或猜数的方法来决定。确定了先后顺序后即进入玩乐。

拿拇儿有一套程序,四种拿法。

第一种拿法叫“拈豆子”。“拈豆子”时,把四个拇儿握在手掌中,一个拇儿用大拇指和食指夹着,把夹着的这粒拇儿向上一抛,随即把掌中的四个拇儿洒散在地上后,迅速接住向上抛的这粒拇儿。(向上抛的这个拇儿,抛的高度一般离地面30至40公分,抛高了难接,抛低了落地快,来不及接住。)接住后再把这粒拇儿向上抛,用手拈起地上的任意一粒拇儿后,同时要接住向上抛的这粒拇儿。从地上拈起一粒拇儿后,接着就拈第二粒。拈第二粒拇儿时,也是这样,要把手中的一粒拇儿向上抛,拈起地上的任意一粒拇儿,接住向上抛的这粒拇儿。用同样的方法接着拈地上的第三、第四粒拇儿。因为这种拿法是一粒一粒地拈,一共要拈四次,故被称为“拈豆子”。但每次拈起的拇儿不能放下,必须握在手中继续进行。

第二种拿法叫“拾花生”。因为这种拿法是两个拇儿一拿,好似一粒花生,故被称为“拾花生”。“拾花生”一共要拾两次。把四个拇儿握在手掌中,一个拇儿用大拇指和食指夹着,把这粒拇儿向上一抛,随手把掌中的四个拇儿洒散在地上,并迅速接住向上抛的这粒拇儿。拿时同样要把手中的这粒拇儿向上抛,一次性必须拿起地上的两粒拇儿,且要接住向上抛的这粒拇儿,用同样的方法再拿起地上的另两个拇儿。因为这种拿法是两个拇儿一拿,两个拇儿在一条直线上,好似一粒花生,故被叫做“拾花生”。

第三种拿法叫“捡豆芽”。“捡豆芽”一共要拿两次,第一次先拿起一粒拇儿,第二次一次性拿起三粒,其拿法和“拈豆子”、“拾花生”一样。由于第二次是一次性要拿起三粒拇儿,三粒拇儿像一根豆芽,故被称为“捡豆芽”。

第四种拿法叫“拔萝卜”。“拔萝卜”的拿法是一次性把洒在地上的四个拇儿,像拔萝卜一样拿起来,故被称为“拔萝卜”。其拿法和以上三种拿法一样。

如果这四种拿法一次性顺利过关了,拿拇儿的人就算胜利了。接着按猜“石头剪刀布”确定的顺序,第二个人、第三个人接着往下玩。

拿拇儿时,往地上洒拇儿是个关键。因为拿拇儿有两个规定,一是洒在地上的拇儿如果有两个靠在一起,用手扳动其中的一个,另一个拇儿动了,就算失败了,放下让下一个人拿;二是拿拇儿时,手要是碰到其它拇儿,也算失败了,放下让下一个人拿。如“练豆子”,因为是一粒一粒地练,洒拇儿时要用点力,让其全部分开,这样便于拿。像“拾花生”和“捡豆芽”,洒拇儿时用力要适度,如果四个洒在地上的拇儿分开的距离太大,就很难拿,如果四个拇儿靠的太近,拿时容易碰到其它拇儿。又如“拔萝卜”,它是一次性要拿起洒在地上的四粒拇儿,难度比较大,洒拇儿时用力一定要小,最好采用“窝放”的方法洒拇儿,让四个拇儿相互间靠的近些,这样才能一把拿起。

在拿拇儿的过程中,一般很难一次性通过四种拿法。在哪一种拿法中失手了,就要等其他人按顺序拿过后,轮到自己时再接着失手的这种拿法拿。如果四个人在一起玩拿拇儿,其中有一个人四种拿法全部通过了,就歇着等其他三个人拿。最后一个人没有通过这四种拿法的,就要受到事前约定的“惩罚”,把手掌伸出来,让三个人各打十下,或仰起头,让三人各刮十个鼻子。

玩过一轮后,大家玩的尽兴时,却把寻猪草的事抛在了脑后,接着继续玩。玩到时间快中了或快晚了,这才慌乱起来,赶紧起身去寻猪草。

那时候,我们总是趁寻猪草的机会在外面拿拇儿,一直从清明后玩到中秋季节,天开始冷了才罢手。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大人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逐步重视起来了,不准孩子们坐在地上拿拇儿了,防止病菌感染。打那以后,在农村中拿拇儿的游戏,再也没有孩子们玩了。而今,时隔近半个世纪了,对儿时拿拇儿的玩耍,与当年的小伙伴们在一块回味起来,总是情不自禁地抿嘴一笑,心中享受着那童年时代的这份快乐和美好的时光追忆。

(0)

相关推荐

  • 【随笔】乾州蕞娃:70后儿时的游戏——抓砬

    70后儿时的游戏--抓砬 抓砬:在很多地方叫做抓石子,乾县人叫做抓砬,也叫做"抓核(乾县方言读作huo,二声)儿",砬在乾县方言中是小石子的意思.大多是女孩子在玩,男孩很少玩,毕竟 ...

  • 烧豆子

    去年秋天的一天,我回到老家,刚走进院子,看到母亲晾晒着一些刚割来的豆子,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到地里打猪草烧豆子吃的情景. 那时,每到秋天豆子快要熟了的时候,我们好多小伙伴们相约挎上篮子去打猪草.来到 ...

  • 卞阿根 | 元宝篮儿

    [往期回读] "丁中广祥"2020年度运营分析报告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儿时上书房   小东门干子   复学前后 元宝篮儿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 ...

  • 卞阿根 | 挤暖暖儿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桑煜先生   奶奶的草窝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挤暖和子 挤暖暖儿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 ...

  • 卞阿根 | 狗尾儿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桑煜先生   脚踏车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狗尾儿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 ...

  • 卞阿根 | 洋铫儿煨粥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我的初中堆草堆 带父母进城   赵一锅   我是老前辈 洋铫儿煨粥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 ...

  • 卞阿根 | 摊南瓜饼儿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龙川街那些事儿 八月桂花遍地开 摊南瓜饼儿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

  • 卞阿根 | 童年的记忆:放地嗡儿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桑煜先生   奶奶的草窝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放地嗡儿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 ...

  • 卞阿根 | 取暖神器火缽儿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桑煜先生   童年的烘火盆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火缽儿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 ...

  • 卞阿根 | 美味圩饼

    美味圩饼 江都  陈锡瑾 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首)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小朋友>< ...

  • 卞阿根 | 苋菜锅上贴烧饼

    苋菜锅上贴烧饼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苋菜炒好了,烧饼也熟了,吃烧饼搭苋菜,沾苋菜汤或用汤泡烧饼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