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练太极拳“裆”部的运行,你打出的太极拳才会更漂亮

太极拳讲究阴阳,行拳中表现为虚实转换,而在这个转换中,有技巧可言,那就是'裆走下弧”。有了裆走下弧,才使转换更加圆活顺畅,腿上的内劲十足,底盘稳固,上体才能松活,打出的太极拳会更加漂亮。

要知道裆走下弧,先明确什么是裆。裆是人体两大腿根之间,具体到点就是会阴穴部位。下面再讲'走下弧',什么是走下弧?既行拳中两腿重心及内劲虚实转换时,裆运行的轨迹,而这个轨迹如大号铁锅的锅底形状呈下弧型,故称走下弧。在农村长大的人,都知道做饭的锅灶,锅是下弧形铁锅,架在灶台上,锅下面是灶坑,用于烧火的空间。

而这好比我们的拳架,两腿似灶台,两大腿内侧空间如灶坑,而裆如锅底,会阴穴如锅底最下端。二者的区别只不过是灶台是固定的,而我们拳架是移到的。裆走下弧体现在拳架移动的虚实转换中。

练太极拳不是要求裆要撑圆吗?裆撑圆时,裆内形状不是如桥拱往上的弧线吗?这句话没错,裆撑圆是对的。那为什么又说裆走下弧呢?要明确裆撑圆是练拳常态,是定势状态,而裆走下弧只是虚实转换的瞬间之策。如果行拳或定势中,一贯裆走下弧,就成了坐钟的钟摆,叫做'荡裆”。这样行拳吃力,下盘托不住上体,会出现拳架不正、内气不易下沉现象,还会伤膝。记住,只是重心虚实转换,或换劲的片刻用裆走下弧。

《杨禄禅太极拳拳谱》中指出:“丹田就是太极,练丹田就是练太极,所以斯拳以练丹田为必要事”。“裆为会阴,会阴为丹田之府”。这就充分的说明了“裆”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只知道它的重要性还不行,要知道“裆”在练太极拳时的具体要求和运行轨迹才能在实际中练习与运用。

“裆”有“前裆”和“后裆”之分,“前裆”又有“左裆”和“右裆”之别。“会阴穴”前为“前裆”,“会阴穴”后为“后裆”,“前裆”的左侧为“左裆”,“前裆”的右侧为“右裆”。

有人留言说:“'裆’在太极拳中的运行轨迹就是'吊裆’,'吊裆’就是提'会阴’或提'肛’”。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将“会阴”或“肛”上提,还怎样做到“气沉丹田”呢?

我们先从太极拳五大流派各自对“裆”的具体要求。陈式太极拳大架对“裆部”的要求是“翻裆”和“开裆”;陈式太极拳小架对“裆部”的要求是“翻裆”和“合裆 ”;杨式太极拳对“裆部”则要求“吊裆”和“圆裆”;吴式太极拳是从杨式太极拳演化而成,它对“裆部”的要求与杨式太极拳相同;武式太极拳对“裆部”则要求“吊裆”和“裹裆”;孙式太极拳是从武式太极拳演化而成,它对“裆部”的要求与武式太极拳相同。尽管太极拳的五大流派对“裆部”有四种不同的要求,但它们的运行轨迹却是相同的。

陈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对太极拳“裆部”的运行轨迹有3大忌:

1是不能“摇裆”,

2是不能“涮裆”,

3是不能“翘裆”。

所谓“摇裆”是在“裆”的运行过程中不能走成“S”型,使裆扭来扭去;所谓“涮裆”是在“裆”的运行过程中不能走成“U”型,两端高,中间低;所谓 “翘裆”是在“裆”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像翘翘板一样,一头高,一头低。陈式太极拳对“裆部”的运行轨迹要求是平行运动,走后弧。

杨式、武式太极拳发祥地永年老城对太极拳“裆部”的运行轨迹形象的比喻为“靠墙根”、“坐板凳”、“磨缸沿”。所谓“靠墙根”是在“裆”的运行过程中身体不要扭来扭去;所谓“坐板凳”是指在“裆”运行过程中不能忽高忽低,像坐在长条板凳上来回平行移动;所谓“磨缸沿”是指在“裆”运行过程中要走弧度,像转“缸沿”的弧度一样,不能走直线。

不管是陈家沟的不能“摇裆”、“涮裆”、“翘裆”还是永年老城的要做到“靠墙根”、“坐板凳”、“磨缸沿”,总而言之,都是要求“裆”在运行过程中要保持平行,走后弧。“裆”是太极拳十三势中其中的一势。“裆”部的运行轨迹,在太极拳练习和运用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简而言之,不懂“裆”部的运行轨迹,就不懂的太极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