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有可能是这个通道堵了
导读:今天学习班秀文先生运用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的经验。
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临床颇为常见,其证候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治疗不易。
从临床上观察,其病因主要有肝气郁结、血瘀、痰湿闭阻、气血亏虚、胞脉失养等。虚则不充,瘀则阻滞,均可导致输卵管不通。
治疗上宜审证求因,辨证、辨病相结合,以达通行。
疏肝养血,解郁导滞
输卵管位于下焦少腹,属胞脉范畴,足厥阴肝经所过。
肝藏血,主生发,体阴而用阳,妇人经、孕、产、乳以血用事,血常不足,肝阴易亏,若情志怫郁,肝失条达,疏泄失职,则气机不利,胞脉瘀阻,或经产术后耗血伤阴,肝血亏损则生发无能,胞脉失养。
治宜遵《内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之旨,疏肝养血,导滞通脉。
症见输卵管通而欠畅或伞端堵塞,经前乳房、胸胁胀痛,经行前后不定,经量多少不一,色暗夹块,脉弦细者,可选用柴胡、香附、素馨花、合欢花、佛手花等辛平香淡之品,与当归、芍药、鸡血藤、丹参等血药配伍,以解郁行气,养血疏肝。
还可在此基础上,加郁金、青皮、刘寄奴、王不留行、苏木、路路通等入肝经化瘀通脉。
诸药合用,化瘀不伤正,行血不损阴,疏中有养,补中寓行,从而使肝气条达,胞脉通畅。
祛瘀通络,软坚消积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输卵管阻塞除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致气滞、湿阻、热郁、寒凝外,更有因频繁人工流产、腹部手术致虚致瘀,最终导致瘀血闭阻,胞脉不通者。
虚、瘀为其病理特点,治宜养血活血,软坚消瘀,攻而通之,但选方用药应避免峻猛破血之品,以免伤伐生机,欲速而不达。
症见输卵管完全阻塞,或附件炎性包块,平素少腹、小腹或胀或痛,或经行疼痛,面部暗斑,舌边瘀点,脉沉涩者,可用养血通脉汤(鸡血藤、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香附、穿破石、皂角刺、路路通),养血化瘀,软坚消积,宣导通络。
临证还可根据患者体质之壮实羸弱,病邪之新起久潜,症状之虚实主次变通化裁而治之。是方辛开温运,苦降通行,可促进增生性病变、疤痕组织的软化吸收,松解粘连,收效较佳。
燥湿化痰,温散通行
胞宫位居下焦阴湿之地,房室纵欲,寒湿之邪均可损伤胞脉,或素体脾肾阳虚,气郁不畅,清浊升降失司,痰瘀互结。
痰湿为阴寒之邪,寒则收引,湿性重浊黏腻,二邪占据血室,可致阳气不伸,胞脉瘀阻。
痰湿宜温宜化,瘀滞宜通宜行,然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火之脏,治宜从温肾健脾着眼,燥湿化瘀通脉。
症见输卵管梗阻并积水,或卵巢囊肿,面白形胖,或月经量多色淡,带下稠黏,胸闷食少,苔白腻者,可用苓桂术甘汤(茯苓20g,桂枝6g,白术15g,甘草6g),或苍附导痰丸加石菖蒲、白芥子、浙贝、皂角刺、泽兰等温化痰湿,活血通脉。
症见经行少腹、小腹剧痛或冷痛,带下清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者,可选用《伤寒论》附子汤或桂枝茯苓丸(汤)加艾叶、吴茱英、莪术、穿山甲、路路通等温经通脉,以畅血行。
其中桂枝辛甘温散,走而不守,入血通脉;附子辛热,温肾壮阳,通行十二经络,不仅能鼓舞脾肾阳气,且与血药配伍,化瘀通脉,功专力宏,为温化痰湿,宣通胞脉之要药。
益气养血,攻补兼施
行气、活血、温化痰湿乃针对痰、湿、瘀等病理产物阻塞胞脉之病机所设,然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为血之帅,气虚则不能化血、行血,脉为血之府,血虚则脉道不充,气失所载。
气血亏虚,由虚而滞,亦可致胞脉失养,枯涩不通。治宜补益气血,濡养胞脉,重建生机。
在妇女而言,由于妇女以血为本,故治妇女病必须从治血着眼,而治血要从五脏着手,其中尤以肝、脾、肾三脏最为重要。
盖血之始赖肾之蒸腾施化;血之源靠脾之运化升清;血之和不离肝之生发调摄。益气以生血,阳生则阴长。
故对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温运乏力的输卵管阻塞患者,临床可用补养气血,温补肝肾,健脾佐以通行之法。
选用黄芪、党参、当归、首乌、黄精、熟地、鸡血藤等甘平或甘温之品,以生发气血,濡养胞脉;加用肉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小茴香等温肾暖肝,鼓舞生机;酌选香附、乌药、扶芳藤、泽兰、苏木等缓攻不峻之品行气化瘀,畅盛冲任气血。诸药配伍,相得益彰。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国医大师班秀文学术经验集成》,李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0.1。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