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气升,百病生!张仲景“降浊气”的方子,化解胃寒、胃胀、胃呕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总有人问我,文老师,人为什么会得病?
我的回答是,气有常,人就没病。气失常,人就有病。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话说有这么一位老太太,生于旧社会,没名字,叫做侯李氏。当时是82岁。
这个人,身体历来硬朗,而且家族中有长寿史,所以她从来不为自己的身体发愁。
也许就因为乐观吧,她有一回,中午的时候,吃了一点凉饭凉菜。
放在以往,可能真的没什么。但是这一次,饭后的她忽然感觉到胃胀、恶心、欲呕。
紧接着,她就感觉到头部沉重,似乎有千斤重担在压着,头晕目眩,而且心中烦躁,呻吟不止。
同时,此人手脚发凉,手指头都有些伸不直了。
这怎么办?当时,西医束手无策,只能看中医了。
看病的,是当时山东枣庄的中医名宿侯钦丰。侯师是伤寒大家刘渡舟的高足,善用经方治病。侯师是于四年前离世的。
刻诊,见患者脉象迟弱、苔薄白而润,舌质淡。在了解患者之前的饮食史之后,侯师果断写了一张配伍,非常简单——
吴茱萸9克,人参6克,半夏12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水煎两次,温服。
结果,用药第二天,患者明显好转,呕吐、烦躁之感大大减轻,手脚也见暖和。可以吃饭了,脑袋也不迷糊了。但是,食欲还没有完全恢复。于是侯师在原方里加入神曲、麦芽、陈皮各10克。
结果,用药两剂之后,患者诸证悉平。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来,我给你好好讲讲。
你记住啊,这个人的问题,就是胃气虚寒、浊气上逆。
啥意思啊?
你看,我们这个人体里啊,始终有气机在升降。污浊之气,就得往下降。比如说我们的二便,就是降泄浊气的通道。同时,清阳之气,得往上升。水谷精微之气,上升到肺、到心、到头面,成为气血,濡养自身。
这个基本的气机升降规律,是不应该被打破的。一旦打破了,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我们的身体就会生病。
比如说上文这个老太太吧。
大中午的,吃了点凉食。这一吃不要紧,胃气就跟着凉了,就跟着被冻住了。胃,主受纳,它把食物往下传导,是主降的。浊气降泄,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我们的胃。如今,胃气为寒邪所凝滞,则降泄不及,于是寒浊之气就上逆。身体原有的规律,被打破了。
寒浊上逆,则欲呕、恶心、想吐。寒浊之气上犯于心,则烦躁、心乱、片刻不安。寒浊之气上犯头面,则头晕目眩,感觉如被重物压迫。也是由于脾胃为寒邪所伤,阳气无法输布四肢,所以手脚发凉、拘挛。
患者脉迟弱,舌质淡,说明正气虚衰。苔薄白而润,说明内中虚寒,水湿不化。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很简单,赶紧暖胃啊,把浊气降下来。
怎么操作呢?医案里用的配伍,你再仔细看一下:吴茱萸9克,人参6克,半夏12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
这个方子,你记住,它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记载的吴茱萸汤配伍。这配伍啊,原来的结构是吴茱萸、生姜、大枣、人参。医案里头,无非就是加了一个半夏。
吴茱萸汤干啥的?就是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其中吴茱萸暖肝胃,降逆止呕。生姜和大枣固护中焦。人参补益中气。如果添上半夏,理气止呕降逆之功更好。
其实,这个老方子,产生的年代背景很特别,就是古时候老百姓吃不好,穿不暖,胃寒。那时候的人,因为中气虚寒、气机紊乱、浊气不降反升而导致的胃胀、胃呕、胃痛、头痛等问题,可能会很多见。所以,张仲景创此方,解百姓之苦。
放在今天,这个配伍依然有用。比如说上文的老太太,年高中虚,误用凉食,于是寒浊之气上逆。于是,正好用这配伍来暖胃,降泄寒浊之气。所以我说,这个吴茱萸汤,就是降浊气的方子。而降浊气的基本办法,就是暖胃,温补中焦。
我这么说,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
通过这个小医案,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还得回到我开篇所说的话——气有常,人就没病。气失常,人就有病。
比如说咱们的胃,它就是人体气机的压舱石。胃气降泄正常,中焦气机升降有序,我们就没病。如果胃气不降了,浊气上逆了,这就是气失常了,我们就会生病、不舒服。
那么,胃,如何才能保持气机的通降的?
说来也简单,就是顺着胃的性子。胃怕凉,咱们不碰凉。胃喜润,咱们就不碰辣,避免伤阴。胃害怕生气,生了气,它就不舒服,所以我们要保持情绪平稳。胃怕吃得太多太饱,所以我们就饮食有节,不胡吃海喝。总之,你对胃好,胃就对你好。咱们一身的气机,也就跟着好起来了。
嗯。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跟你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