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狼山邂逅遇知音(文/张垣 )
狼山邂逅遇知音
文/张垣
古云"无巧不成书",真的,辛丑年植树节游狼山,巧遇老周,支云塔下我唱他和唱戏文,引来游客围着聆听呢!
素昧平生的我们能一唱一和,这该感谢沙地方言。这天,我与老友一进狼山,就用沙地话议论着山上的风景,走在我们前面的一位老同志回头跟我们拉呱:"听口音,你们是海门人啦!""是的,你是哪里人?"“我是三余人,也讲沙地话的,是海门的女婿,我名周逸森,你们叫我老周吧。""那我送一份戏苑报让你消闲。"
老周接过报纸,浏览一下后翘起了大拇指点赞:"一所乡村学校主编戏曲报,难能可贵,此报可达到地市级报水平!""过奖啦,我对戏曲感兴趣,1985年底创办补天戏曲社,为了让戏迷有个谈戏赏曲的载体,不知天高地厚,一囊棉花做到头,从组稿写稿编排校对发行一个人承当,三十六年如一日,主编了千期,敬请斧正。""编戏报要有专业知识的,实在不容易,让我当读者可以,我粗略一看,版面好看的,回去細读,但斧正不敢当,不知你会不会唱戏?"
"唱是我的弱项,荒腔走板,拿我俚沙地话来讲叫做不入调。""没关系,你来一段吧!"
来就来吧,我为刚认识的老周献上一曲越剧《梁祝*回十八》:一边走一边喜,同窗竟会成连理;一边走一边想,我与她同桌共读情义长;一边走一边呆,我不辨男女三长载;一边走一边忖,想起来了十八里相送到长亭。
我纵情哼唱,他为我击掌打拍,喝彩叫好的同时,也指出了我的短板;"恕我直言,你的咬字还不过关,家乡话沙地音唱越剧,韵味就不足。不过,古稀人尚能一字不漏背出来唱下来,不容易了,对养身健体有好处啊!我是从前线歌舞团退休的演员,我得空就唱的。"
"那你赶快唱几曲吧!"
"好,我拜过锡剧彬彬腔创始人王彬彬为师,我就唱恩师代表作《珍珠塔》吧!”
话音刚落,"一夜功夫大雪飘"的彬彬腔响彻山谷,游客们纷纷围拢来聆听,不时响起掌声喝彩声。我得寸进尺,点了周东亮的《沙家浜》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他笑着说:"你也唱段锡剧后,我再唱你点的戏!"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听惯了谭元寿京剧版《沙家浜》,今朝聆听老周唱他周本家东亮锡剧《沙家浜》,有耳目一新的美妙感觉,围观者击节赞叹,老周脸上写满了灿烂的笑容。
此刻有个听客点戏道,请你们唱一曲海门山歌剧。老周拍拍我的肩膀说,你来自海门,就唱段《淘米记》吧!淘就淘吧,我随口哼唱道:"日出东方白潮潮,我小珍姑娘抄仔三升六合雪花白米下河淘。下河淘哎下河淘,只见一只小小舟船勒特浪里漂哎!”"毕竟是家乡戏,相比之下,韵味多了点,但你这是老调,现在又有新调,我唱给你听!"
同样4句词,老周用新曲一哼,味道交关崭个,我不由得翘起大拇指夸赞:“你是唱啥像啥,多面手,了不起!"
"我是吃过专业演员饭的,那时什么剧种都尝试唱,唱正面人物的,也唱反面人物的,京剧《沙家浜*智斗》中的草包司令胡传魁,我也唱过的!""那你不妨来一下吧!"老周十分爽快,立马推出了"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这段[两皮二六]转[流水]的唱段,有板有眼,围观者情不自禁喝彩。老周兴致颇高道;"我还反串过《红灯记》李奶奶呢!"于是又自告奋勇地唱起了"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的老旦唱段,字正腔圆,赢得了阵阵掌声。我不由得赞叹道:“听君几段唱,胜看一台戏!”
"你们业余的能哼哼也不错啦,更何况你还办了一份《补天戏苑》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普及戏曲知识干了实事,我们互补共赢吧!"
高山流水遇知音。此时此刻,我的心潮就似山前的滚滚长江水,一江春水向东流,心潮澎湃,感谢知音,深情握别。
作者简介
张垣,江苏省海门天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海门市8,9,10届政协委员,1985年创办补天戏曲社,35年如一日主编社刊《补天戏苑》,该报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优秀报刊,已出千期,同时推出《戏苑女娲乐补天》《戏海拾贝勤补天》《美善天地》等五册戏曲校本读物,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