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带下病
1、治疗血枯瘀阻带下过少的首选方是
A、人参养荣汤
B、左归丸
C、桃红四物汤
D、十全大补汤
E、小营煎
2、肾阳虚带下过多的主证哪一项是错误的
A、带下量多,质清稀如水,终日淋漓不断
B、腰酸如折,小腹冷感
C、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
D、畏寒肢冷,面色晦黯
E、烘热汗出,头晕耳鸣
3、下列哪一项不是热毒蕴结带下过多的主证
A、带下量多,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
B、带下黄绿如脓,臭秽难闻
C、面部烘热,烦热头晕,午后尤甚
D、小腹疼痛,腰骶酸痛
E、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4、脾虚带下过多的治法是
A、健脾益气,固涩止带
B、健脾益气,清热止带
C、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D、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E、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5、肾阳虚带下过多的治法是
A、温肾健脾,固涩止带
B、温补肝肾,固涩止带
C、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D、温补肾气,固涩止带
E、温补肾阳,固涩止带
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带下过少血枯瘀阻证。主要证候:带下过少,甚至全无,阴中干涩,阴痒;或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或经行腹痛,经色紫黯,有血块,肌肤甲错,或下腹有包块;舌质黯,边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治法:补血益精,活血化瘀。方药: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
2、【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带下过多肾阳虚证。主要证候: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黯,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方药:内补丸。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主要证候: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烦热头晕,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苡仁。
4、【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带下过多脾虚证。主要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四肢倦怠,脘胁不舒,纳少便溏,或四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或腻,脉细缓。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完带汤。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带下过多肾阳虚证。主要证候: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黯,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方药:内补丸。
带下病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带下明显增多者称为带下过多;带下明显减少者称为带下过少。在某些生理性情况下也可出现带下量增多或减少,如妇女在月经期前后、排卵期、妊娠期其带下量增多而无其他不适者,为生理性带下;绝经前后白带减少而无明显不适者,也为生理现象,均不作病论。
带下过多者,治疗以除湿为主。一般治脾宜运、宜升、宜燥;治肾宜补、宜固、宜涩;湿热和热毒宜清、宜利;阴虚夹湿则补清兼施。虚实夹杂证及实证治疗还需配合外治法。
带下过少一病,虽有肝肾阴虚、血枯瘀阻之不同,其根本是阴血不足,治疗重在滋补肝肾之阴精,佐以养血、化瘀等。用药不可肆意攻伐,过用辛燥苦寒之品,以免耗津伤阴,犯虚虚之戒。
带下过多
带下过多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古代有“白沃”“赤白沥”“下白物”等名称。
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湿邪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但有内外之别。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是产生内湿之因,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湿内停;肝郁侮脾,肝火夹脾湿下注。外湿多因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或摄生不洁,或不洁性交等,以致感受湿热毒虫邪。常见病因有脾虚、肾阳虚、阴虚夹湿、湿热下注、热毒蕴结。
带下过多的辨证要点主要是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异常以辨寒热虚实。一般而论,带下色淡、质稀者为虚寒;色黄、质稠、有秽臭者为实热。临证时,结合全身症状、舌脉、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
1.脾虚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面色㿠白或萎黄,四肢倦怠,脘胁不舒,纳少便溏,或四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或腻,脉细缓。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
若脾虚湿蕴化热,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有臭味者,治宜健脾祛湿,清热止带,方用易黄汤。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暗,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
3.阴虚夹湿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或烘热汗出,失眠多梦;舌质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汤。
4.湿热下注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黏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小腹作痛,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方药:止带方。
若肝经湿热下注,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质黏稠,或呈泡沫状,有臭气,阴痒;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头晕头痛;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肝利湿止带,方用龙胆泻肝汤。
若湿浊偏甚,症见带下量多,色白,如豆渣状或凝乳状,阴部瘙痒;脘闷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疏风化浊,方用萆薢渗湿汤加苍术、藿香。
5.热毒蕴结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烦热头晕,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意苡仁。
实证带下病多结合白带检查结果配合外治法治疗。
1.外洗法
洁尔阴、肤阴洁、皮肤康等洗剂,适用于各类阴道炎。
2.阴道纳药法
洁尔阴泡腾片、保妇康栓等,适用于各类阴道炎;双料喉风散、珍珠层粉等,适用于宫颈糜烂及老年性阴道炎。
3.热熨法
火熨、电灼、激光等,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脱落、修复、愈合而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因宫颈炎而致带下过多者。
1.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勤换内裤。注意经期、产后卫生,禁止盆浴。
2.经期勿冒雨涉水和久居阴湿之地,以免感受湿邪。不宜过食肥甘或辛辣之品,以免滋生湿热。
3.对具有交叉感染的带下病,在治疗期间需禁止性生活,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治疗。并禁止游泳和使用公共洁具。
4.做好计划生育工作,避免早婚多产,避免多次人工流产。
5.定期进行妇科普查,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6.进行妇科检查或手术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带下过少
带下过少是指带下量明显减少,导致阴中干涩痒痛,甚至阴部萎缩者。
本病的主要病机是阴液不足,不能渗润阴道。肝肾亏损、血枯瘀阻是导致带下过少的主要原因。
1.肝肾亏损证
主要证候:带下过少,甚至全无,阴部干涩灼痛,或伴阴痒,阴部萎缩,性交疼痛,甚则性交干涩困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烘热汗出,烦热胸闷,夜寐不安,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养精益血。
方药: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
2.血枯瘀阻证
主要证候:带下过少,甚至全无,阴中干涩、阴痒;或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或经行腹痛,经色紫暗,有血块,肌肤甲错,或下腹有包块;舌质暗,边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补血益精,活血化瘀。
方药: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
妊娠病
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妊娠病”。
包括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异位妊娠、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胎萎不长、胎死不下、子满、子肿、子晕、子痫、子嗽、妊娠小便淋痛、妊娠小便不通、妊娠瘙痒症、妊娠贫血、难产等。
首先要明确妊娠诊断。根据停经史、早孕反应、脉滑等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如妊娠试验、基础体温、B超等判断是否妊娠。如需保胎可暂不进行妇科检查。如病情需要亦需择时进行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注意与激经、闭经、癥瘕等鉴别。妊娠病的诊断,自始至终要注意胎元未殒与已殒的鉴别,注意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母体的健康状况,必要时要注意排除畸胎等。
1.阴血虚
阴血素虚,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元,阴血益虚,可致阴虚阳亢而发病。
2.脾肾虚
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胎失所养,若脾虚湿聚,则泛溢肌肤或水停胞中为病;肾虚则肾精匮乏,胎失所养。或肾气虚弱,胎失所系,胎元不固。
3.冲气上逆
孕后经血不泻,聚于冲任、子宫以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隶于阳明,若胃气素虚,冲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则呕恶。
4.气滞
素多忧郁,气机不畅,腹中胎体渐大,易致气机升降失常,气滞则血瘀水停而致病。
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如果病情确实有需要,亦可适当选用,但需严格掌握剂量和用药时间,“衰其大半而止”,以免动胎伤胎。
妊娠恶阻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
恶阻的发生,主要病机是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临床常见的病因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并可继发气阴两虚的恶阻重症。
本病应与葡萄胎、妊娠合并急性胃肠炎、孕痈相鉴别。
1.脾胃虚弱证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食,甚则食入即吐;口淡,呕吐清涎,头晕体倦,脘痞腹胀;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证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恶闻油腻;烦渴,口干口苦,头胀而晕,胸满胁痛,嗳气叹息;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加姜半夏、枇杷叶、竹茹、乌梅。
3.痰滞证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方药:青竹茹汤。
本病发生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患者应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解除顾虑,避免精神刺激。生活上需调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鼓励进食,少量多餐,服药应采取少量缓缓呷服之法,以获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