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 | 中式插花,自带一种东方的禅意韵味,你读懂了吗?

插花最早是佛堂供养物之一,在东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
中式插花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发展到唐朝,插花与挂画、点茶、焚香,成了文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的“四艺”。
中式插花自带一种东方的禅意韵味。佛教用语中的“拈花一笑”,能很好地传达中式插花给人的那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
这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人类幼年阶段,长期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先人们,已能领会花卉的美丽。
他们折取野花来装点鬓发,装饰居穴,所谓“菊花须插满头归”,“插了梅花便过年”,便是这一情景的写照。这是插花艺术的雏形。
佛教流入后,才渐渐发展到以鲜花和果品供神。如此,插花在佛教仪式中沿习,在民间中逐步发展。
到后来,人们审美意识萌芽,审美情趣提高,花材则或枝、或花、或叶,甚至枯树、硬石,依着不同的线条、造型、颜色、浓密、高低的关系,赋予一定的思想和感情,插花有了再生的意义。
爱美之心,不分古今,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喜爱插花之美。据介绍,插花是一种文化,中国古代插花与中国传统的人文观念、艺术手法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传统插花受儒、道、佛教思想的影响,万物皆有灵性,花草虽然无法表达自己的语言。
但是给它赋予人的感情和生命力,以花枝展风骨,以花展品格,给人以神往的空间。
一把本草,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可食饮、可引炊、可染衣、可入画、可成香……
古典插花艺术形态无论表现形式如何,最终是要回归到自然本体。中式插花中蕴藏与传递着东方哲思和美学精神。
从立意、构图、色彩至意韵皆是对传统的诠释。如此侍花作品才具有了人文情感和意韵风骨,生命也在此延展、融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