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东太极拳著作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一、徐哲东简介
徐震(1898—1967),字哲东。江苏省常州武进人。国学大家章太炎弟子,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名世。历任光华大学、中央大学、国学专修馆、武汉大学、暨南大学教授以及上海常州大学校长等职。解放后,任教于西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兼任甘肃省武协主席。除国学外,尤擅武术,持“非博闻广见,通晓各派,不足以倡导”的宗旨。曾从于振声、马金标学查拳和弹腿,随田作霖学通背拳,从杜心武练自然门技法,又先后随周秀峰、杨少侯、李雅轩等练习太极拳。1931年,经张士一(著名教育家、英语教授)引荐拜郝月如为师精研郝架太极拳,对郝师拜服终生。他致力于武术史学和理论的研究,著有《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太极拳发微》《国技论略》《苌氏武技书》等著作。其中,有关太极拳方面的著作成为研究太极拳理论和历史的权威之作,从而奠定了他在武术研究,尤其是太极拳历史、理论研究领域的崇高地位,为我国近代武术史和武术理论研究的先驱之一、著名的太极拳史论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在郝架太极拳基础上,兼容杨架,创编了一套“定式太极拳”在大学推广。“文革”时期,遭受冲击,许多遗作文稿散失,甚为可惜。1967年10月逝世,享年71岁。他倾心于学术研究,加上为大学教授,又不以教拳为生,故无拜门弟子,从其学拳者大多是同事、朋友或者在校大学生,知名者如朱福宝、李少波、陈亨观、曹开金、曹绳祖、王锡泓、马国瑶、杨迈良、林子清、卞人杰等10余位。有一女,名云上,习太极拳。
(徐哲东拳、双剑照)
二、徐哲东太极拳著作简介
1937年4月,上海正中书局分别出版了徐哲东《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太极拳考信录》两本著作。
(该著作的'初版本’照片)
1965年7月,台湾真善美出版社将两本书合并重印发行。其中,洪茂中在《缘起》中写道:该著“可使研究太极拳(者)对于太极拳的史实及拳谱有一正确的认识。”2006年5月,山西科技出版社重新编辑,以繁体字、简化字相对照的方式分别再版了两书,吴文翰、林子清为其撰写《序》、《前言》或《导读》。《太极拳发微》则完稿于1941年8月6日,初版于何时不确定,因笔者未曾目睹最早的版本。但是,张士一序后署“民国三十三年三月十五日同学弟张士一拜序”,由此可推知其出版时间似应在“1944年”。1973年9月,台湾中华武术出版社再版了《太极拳发微》一书。
('台湾版’封面和版权页照片)
1980年8月1日,香港东亚图书公司将徐氏三本著作连同唐豪的《王宗岳考》《太极拳根源》一并再版,定名《太极拳考》。吴师文翰在《太极拳书目考》中对徐哲东的这三本著作重点进行了介绍,故拙文对吴师考释部分不再赘述,侧重于对著作以及著者成就的评价。
三、《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评析
该著所言“合编”,是指本书由《太极拳谱理董》和《太极拳谱辨伪》两部分组成。所谓“理董”,是指对太极拳谱中的拳论作者归属进行梳理,其目的在于“近日通行太极拳谱,王宗岳原本与武禹襄之著述混而不分,以致篇题序次,多不可通,兹特析而别之,庶几怡然理顺。”“外间太极拳谱多有杨氏传出,武、李之书,见者尚希,故特将李亦畬手写本<太极拳谱>及其自著之文,全行收入,以便学者之考览。”(见<例言>)由此,徐氏“理董”出太极拳论作者归属于三人,即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从而使太极拳传人得以更清楚地认识了武禹襄、李亦畬,奠定了他们对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建立所做出的无可替代的、开拓性的历史贡献。《太极拳谱辩伪》中的所谓“辩伪”,是指对曾经出现的各种版本的太极拳谱一辩真伪。林子清在《导读》中写道:徐哲东于“1931年从郝月如先生习太极拳,得见李亦畬手写<太极拳谱>。1934年春得河南温县陈品三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同年夏得陈品三的族子和学生陈子明的陈氏旧抄本数种。1935年夏又在张士一先生处见到永年李氏<廉让堂本太极拳谱>,不久又看到郝月如先生家藏抄本太极拳谱,较李亦畬手写本多一跋,……”这里提到的“李亦畬手写<太极拳谱>”实为“郝和本”,“永年李氏<廉让堂本太极拳谱>”实为李福荫以“启轩本”为蓝本编著的《李氏太极拳谱》,“郝月如先生家藏抄本太极拳谱”实为郝月如胞弟砚耕重新抄录的李亦畬太极拳谱,后被徐哲东称为“移录本”。而“如姜容樵所称<乾隆旧本>,书中乃有武禹襄之文,则其谬可知矣。”(见<引言>)徐氏通过一系列“辩伪”,得出太极拳真实可靠的拳谱唯有李亦畬手写本的结论。书中还对当时流传的各色太极拳进行了“辩伪”,譬如所谓的“许宣平三十七式”、“宋书铭之太极拳”等“仍为杨氏之传,特讳其所自来,而作伪以欺人耳。”也就是说,民国年间流布的太极拳若非出于杨、武所传,便是改头换面的杨派或者自创的假太极拳。总之,学习太极拳理论,必须以李亦畬“老三本”为宗旨。而与太极拳的传播与弘扬,杨派则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四、《太极拳考信录》评析
该著“初版本”前有张士一和著者序言,主要内容分三卷,即上卷本论、中卷辅论、下卷文征。“山西版”吴文翰《序》和林子清《导读》,对该书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此不赘述。所谓“考信录”,是指对太极拳源流的考证。徐哲东指出太极拳“谓出于六朝韩拱月,唐之许宣平、李道子,及明之殷利亨者。出于韩、许、李、殷之说,羌无故实,其为伪托,不待深辩。”(见<太极拳史实之根据第一>)。他赞赏唐豪所否定的“张三丰(或'峰’)创拳说”,同时认为唐氏推断的“陈王廷造太极拳说”立论单薄,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唐氏取证之资,多陈、杨两家之籍,武氏一派之遗文,固未详加搜讨,郝氏相承之传说,又所未闻,故虽能辩诸家之谬,己之所言,亦为尽是。”(见<太极拳史实之根据第一>)徐哲东虽然以更加详尽的资料“辩诸家之谬”,却没有草率地提出自己的太极拳创拳说,保持了一位学术研究者应有的尊严和良知。尽管如此,通过徐先生的“考信录”还是可以感知到这样的事实或现状:假如没有杨禄禅及其传人的努力,太极拳的历史就只剩下猜想和传说;假如没有武禹襄和李亦畬的拳论做支撑,太极拳理论体系就只剩下空空的皮囊。
五、《太极拳发微》评析
徐哲东痴迷武术,从学多人而不轻言拜师,师学于郝月如是在张士一的再三劝说下,试手后才拜于门下的。他在《自序》中写道:“张君为请于郝先生试之而信。乃悉心肄习,阅五月始悟此中妙谛在使周身骨节互应,步下虚实相代。故动作甚捷,发劲甚沉,而不显于形迹,宜非浅尝所能知。自是每有角试,甚见征效。旧患胃廓张至是亦愈,信之益深。”他不仅学习杨家、郝架太极拳,也见识过陈子明所传陈派,写道:“二十三年(即1934年)春得交温县陈子明,其拳架取势大而低,又多扭旋腰脚,盖重在舒展筋腱,便成强韧也。”于是,他在总结前学基础上,“加以沉思体验,时得新境,推求诸家之学理本一致,法有专攻。乃本所闻于师友者,参以己见,贯串折中,成<太极拳发微>一篇,以虚一圆湛为宗,以养徳定性为归。虽所言者著专主太极,其实拳技妙理,略备于兹,仅能达其旨趣,于诸他家之术,亦可推而通之矣。”故该著所言“发微”,是指对太极拳理法的精微阐发。徐氏的体悟宗法武、李、杨、郝诸家之论,通过对总诠、时中、因应、德艺、功用、技诠、明习、练体、练用、境诣、伏气、养生、指归等十三方面的梳理“发微”,道明了许多窍要,丰富了太极拳理论宝库。他指出:“十三篇中,上五篇主言义,下八篇多明法。法之中有义焉,义之中存法焉,读者善察之而已。”但是因为其文论“用古文体,他又受乃师章太炎的影响,喜用冷典癖字,对古文缺乏修养的读者是很难看懂的。”(吴文翰语)比如,他将身法中的“裹裆”改称“裹胯”,“吊裆”易名“摄尻”等,虽然注入新意,但是今人理解起来似乎更有难度,这也是当代人对这本著作少有人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徐哲东在太极拳历史理法方面的探求,较之于唐豪更加客观公允、科学求实,其成就为学术界所公认,是当之无愧的太极拳史论学研究的砥柱。比如数年前北京大学向公众推荐了我国100本(或'套’)经典著作,徐哲东的这三本书赫然在列。可惜,现实的发展是另外一番景象,学术“砥柱”却未能成为“中流”,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太极拳界依旧是唐豪学说占据“主流之声”,这不能不说是太极拳学术研究的一大遗憾或者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