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体验与今日的见证

——读《记忆·思绪·感悟》有感

高中,一段难忘的岁月,城森,一个真挚的朋友。今天,因读过他的一篇题为《记忆·思绪·感悟》的文章,我也情不自禁地开始怀旧起来了。

我十分怀念高中那段时光。那时候,我长相很丑(当然,现在也并不帅),穿着奇特。冬天总是套一件长而大的风衣,夏天老爱穿一个短而小的马甲(主要是为了装钱的方便),看起来真的很奇葩,估计其他同学都很难接受我这么一个“怪人”吧?但是城森却对我特别关照。

高三那年的冬天,他的妈妈给他带来了一罐腊肉。晚餐时,我们从食堂打了饭菜就一起跑回寝室,舀一勺出来,然后将美味的腊肉和冻住的猪油一起拌在热气腾腾的米饭里,吃起来特别香。周末照常放假,为了给同学们减压,他在班上组建了一个篮球二队,并提拔我当主力队员,一个下午,一场球,特别舒服晚上也不上课,我们就一起洗衣服,一起做作业,然后一起吃宵夜。总之啊,我们在如歌的岁月中缔结了真挚的友谊。

城森喜欢看书,因此能写应试写作中,他总能写出一些颇有哲理的句子,比如,“犹如同一颗子弹两次穿过人类的心脏,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应需写作时,他更能写出一些特别有味道的文字,我记得,他写过运动会上的诗意,写过小屋听雨的快慰,写过独自归家的情趣,从他的文章中啊,我能够感受到一种在其他同龄人那里似乎都没有的忧郁气息和思考痕迹。一读他的文章,就能让我浮躁的心跟着他的构思一起静下来。我对那种文字的魔力真有一种崇拜的感觉,对那种走笔的能耐尤其充满了渴慕。后来在高中毕业的时候,他还给我送了一本《鲁迅全集》,正是那本书陪我度过了高考失利后的阴暗七月,也成了我追寻写作之梦的启蒙读物。

城森还擅长教书,可惜没能成为一名教师(备注:此文作于2013年,当时为何有这样的判断,不得而知)。不过,我很快就要去“成为”了吧!既然喧嚣的城市没有我的容身之所,而遥远的故乡又正在向我招手,我何不去蓝天白云之下教书育人、于青山碧水之间安身立命呢?这样的选择,我不知道会成就怎样的人生之路,但我敢肯定,那一定会让我体悟到诗意健康的生命之道。我渴望在大山深处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延年益寿,也但愿能够在那里一点一点地累积空灵的诗文,著书立说(原来这就是我的初心呀)

再回想高中时光,我们认真地做数学题目,大声地朗读语文课本,从老师那里一点一点地汲取知识的养分,看到每天的进步、日日的成长,看到美丽的青春岁月在渐渐地闪烁智慧之光,曾经的体验化为将来的见证,难道不是很美好吗?“人们都应该去做自己感兴趣、有热情的职业,而不是一窝蜂涌进那些所谓的有前途的行业”,城森此言,是耶,非耶?

2013年12月14日草于江城南湖之畔

2021年3月21日改于恩施高中高三语文办公室

链读:人间最美师生情

特级教师吴华月“读本位”教学

特级教师呼吁作文教学变“应试”为“应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