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再看奇葩说了
新的一期奇葩说又开始了,各种挑逗人的辩题又被拿出反复揉搓。
我从第1期就开始追的奇葩说,这两年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有时候没东西看,还会2刷再看一遍。
慢慢发现了一个问题,节目本身越来越偏表演性,而观众也开始沉迷里面的情绪观点,崇拜各种大神辩手的表演,他们确实都很厉害。
但我个人非常警惕这个感觉,因为经常把别人的输出,幻想成是自己思考的产物,这个念头很危险。
那种感觉就像开挂一样,把里面的观点拿过来,享受思维碾压带来的输出快感。
这个感觉就像,你拿着标满箭头的地图,跟着指导一步步找到宝藏一样,就好像你去玩游戏,开了36个外挂一样,一刀升满级,一刀爆装备。
而且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趋势是,很多观点不需要负责,只管说的对,尽量影响更多人认可。
就好像,你买房子,家里的亲戚都来了,有的说你应该买大的,有的说你应该买学区的,有人说你应该这样装修,每个人走过了提了一堆建议。
而事实上,你能买这么一套房子已经拼尽全力了,这个就是具体情境的影响。
到这来,堂主的扎心时刻开始了。
如果你一直处于,他说的就是你想说的,类似这样的感觉,说明你被操控了。
所有的内容本质,都是为了满足某个需求,之所以认同一个东西,只是因为满足了心理想象。
举个例子,就好像你听课程,里面教的干货,用案例分析一听就懂。仿佛被打开了一扇窗,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以前不明白的一听就懂了。
以为自己开悟了,而扎心的事实是你被操纵了。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硬核解读来了。
这叫做“特定情境假设”,为某个答案特意设定了情境,为了把一个道理说的通,而刻意找到的案例。
比如,现在教大家如何起好标题,我说标题要满足好奇,激发情绪,就像今天的标题“千万别在看奇葩说了”。
看到标题会让人产生疑问,为啥说不能看奇葩说?
是不是一听就懂,也很好理解,就好像懂得,如何起好一个标题一样。
但有么有想过,这个形式也可以是,先有了标题,再去为标题做出了合理解释。
就好像马云今天成功,是因为创办了阿里巴巴,马化腾成功,是因为没有卖掉QQ,张小龙成功,是因为开发了微信。
这些解释,都是站在最终结果上,再去倒推出合理的解释,这就叫“特定情境假定”。
与其说是讲师教了一个干货,不如说用合理的关系因果化了。
不是我们真的明白了这些道理,只是把因果关系说通了,这个不叫学习,只能算知识揭秘。
就好像李佳琦花1个多亿,卖了一套豪宅,跟胡歌做邻居,非常成功。
然后就有很多号跟着解读,说之所以李佳琦能成功,是因为做对了哪些事,我们年轻人要想成功,也要懂这几个道理。
只是把过程和结果合理化,给出了一个虚假的因果链条,逻辑自洽不等于事实如此,而读者看完分析会觉得,是自己梳理出来的逻辑脉络。
这种满足感很危险,因为是被作者支配出的感受,梳理文章的是作者的自己的思考过程,享受虚假优越感的是读者。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看,所谓有道理的内容,就是因为我们不必付出真正的思考,就可以获得享受知识输出的乐趣。
甚至说输出者本身,也不在意内容价值,只是懂得读者的需要,从而制造出内容满足了这种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内容才会被称为一种产业。
至于这个知识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从问题、观点、论述、推导的痛苦思考过程,并没人真在意。
从开始到结果,直接用一条线勾连到一起,反而没有什么价值,真有价值的是问题思考的过程。
为什么很多过来人,苦口婆心的劝大家多读书,却没有人听,就是因为听过道理并不没有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道理得来的太容易了。
让我们失去了体会获得,这个道理过程的经验感受,我们都很难说到底是道理方法解决了问题, 还是我们解决问题过程制造了方法。
而这个体验过程,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思考出来,没办法靠听课,看别人文章获得,恰恰这个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
为什么说不要再看奇葩说?
就是它只满足了获得观点的快感,同时也阉割了思考过程,就好像我们带上AR眼睛,临时获得了他们的眼界观点。
但是他们的思考过程,我们无法靠眼镜获得,真正进步是只有那些努力输出的选手,而不是广大观众。
这也是我经常在社群说一点,结果不重要,方法不重要,重要的只有思考创造的过程。
当然你想看继续看,娱乐节目就对自己说是在刷综艺,就不用自我欺骗说是在学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