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可怜啊,还没准备好就被爹娘赶出了家

妈妈带着幼崽,教它们怎么捕猎;崽崽们在多次尝试后,终于抓到了吃食,饱腹后又开始互相嬉闹。画面拉远,是暖阳微风,伴着新枝摇曳和鸟鸣啾啾,呈得一片岁月静好。

——这是许多动物纪录片中经常出现的温馨亲子场景。在我们人类家庭,父辈祖辈齐上阵,悉心照料婴儿成长也是常有的事。但放眼整个自然界,在亲子关系方面,超乎我们人类价值观的情况比比皆是:生而不养,才是自然界的常态

见过了天敌和猎物

就是没见过爸妈

早在几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有性生殖动物,亲子关系也随之产生。而在当今,小到蚊子,大到鲸鱼,我们平时所能见到的许多动物都是有父母的。

然而它们大多数生来就没见过父母。

大多数的小蝌蚪是没有见过妈妈的 |《小蝌蚪找妈妈》剧照

昆虫纲动物约占所有动物物种数量的80%,除了少数如蚂蚁和蜜蜂的社会性昆虫,绝大多数昆虫的父母会在产下卵后就离子女去。即使在更为高等的脊椎动物中,除了哺乳动物和鸟类,其它种类大多数也不会抚养后代。

好在这类动物天生就掌握生存的技能,可以利用本能来觅食和躲避天敌,不用父母的抚养也能长大。

但没有父母的抚养也会带来相应的代价:虽然它们有躲避天敌的本能,但相比于成体终究还是弱小,甚至反被猎物捕食,因此夭折的概率通常会很大。也正是因此,这类动物通常会一次产下大量的后代。

陪完幼年,从此母子江湖再见

对于哺乳动物和鸟类而言,它们出生时还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幼年时,父母的照料便成为了刚需。

它们中大多数长大后就会离开母亲独立生活,甚至远走他乡。例如棕熊(Ursus arctos)等大型哺乳动物,在小的时候会形影不离的跟在妈妈的后面。但当它们长大之后,便会离开母亲,并且会去很远的地方,自此之后再难和母亲见面。

棕熊妈妈和小熊

即使幼崽不主动离开,由于体内相应激素的变化,母亲的爱也会消失的,那些领地意识强的种类还会赶走甚至攻击这些幼崽。

说到底,动物社会并没有人类社会那么复杂和完善,动物间也没有发展出抽象语言来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在动物界,母亲和子女之间关系的维持更多依靠的是本能。当驱使本能行为的激素消失,亲情也就淡了。

有些小可怜

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就被赶走了

无论是生而不养,还是长大后就离家的动物,幼崽已经做好了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准备。但是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界,有时候动物们的选择往往更加的现实,甚至是无情——比如把还不能独当一面的孩子扔出家门。

鸣禽(songbirds)是雀形目中一类善于鸣叫的小型鸟类,大多数生活在树上。2020年11月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一篇论文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托德·琼斯(Todd M. Jones)等研究人员研究了鸣禽幼鸟何时离开鸟妈妈。

研究人员对分布在10个不同地区的18种鸣禽的幼鸟进行了追踪和监测,发现有12种鸣禽在幼鸟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就有被鸟妈妈赶出鸟巢的现象。而这些提前被赶出鸟巢的幼鸟的平均存活率会降低13.6%

会提前赶孩子离巢的鸣禽--蔚蓝林莺(Dendroica cerulea)| Wikimedia Commons,Mdf / CC BY-SA 3.0 (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为什么这些鸣禽宁可让自己的孩子存活率降低,也要早点赶它们走呢?

琼斯团队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比起没有提早赶走幼鸟,提早把幼鸟赶走的鸟妈妈平均会有14%的概率多抚养至少一个后代。也就是说,虽然提前把幼鸟赶走会降低幼鸟的生存率,但亲鸟有机会生更多的后代,从而使可能养活的幼鸟总数增加。

但鸣禽终归也是鸟,并没有能力做出如此复杂的计算和比较,那它们是如何知道并做出收益更大的决定的呢?

生活中充满了比较和选择 | Pixabay

自私的基因,用来提高适合度

其实这些鸣禽并不是知道怎么做收益最大,只是遵从了内心的直觉——本能而已。

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曾在自己的科普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指出,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它们控制了生物的各种行为,就是为了使基因本身能够更好的传递下去,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基因无所不用其极。

对于基因传递能力有一个不得不讲的概念:适合度(fitness)。

早在还没有发现基因的年代,达尔文就在《物种起源》中就对适合度有过定义:适合度是衡量一个个体存活和繁殖成功机会的尺度。通俗点讲就是存活的后代越多,适合度越大。

由于自然选择的存在,后代越多的个体越容易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因此几乎所有生物的行为,都会向着增大自己适合度的方向发展。虽然14%看起来只比13.6%多了0.4%,但却使这些鸟的适合度得到了最大化

增大适合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生几个。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一家 | pixahive.com

增加适合度的鬼才

让别人来养自己的孩子

为了增加适合度,鸣禽赶子离家,而杜鹃直接给娃找了“后爹后妈”:一方面想要更多的后代,但一方面又不想承受养育后代所需的沉重负担,于是杜鹃便产生了让别的鸟代养自己宝宝的奇特手法。

杜鹃会在下了蛋的莺类等巢中产一枚自己的蛋,长期的演化已经使杜鹃的蛋在颜色花纹上和莺类的蛋类似,且蛋壳更加坚韧。为了使自己的蛋能先孵化出来,杜鹃会先让蛋在输卵管内发育一天左右再产到目标鸟巢里。当小杜鹃孵化出来,便会本能地把巢里原本的蛋全部毁掉,从而使自己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苗。杜鹃的这种行为便被称为巢寄生(brood parasitism)。

在这场偷梁换柱的计谋里,杜鹃降低了抚育后代的成本,适合度提升。而养父母不仅不能好好照料亲生小孩,还因体型通常要比杜鹃小很多,于是随着小杜鹃的长大,便出现了小鸟喂大鸟这种反差感极强的辛酸画面。

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在喂养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Wikimedia Commons,Per Harald Olsen / CC BY-SA 3.0 (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生命其实很现实,无论是赶子离家,还是给娃找后爸后妈,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更好地传递下去。而那些因此不得不早早面对世间风浪的幼崽们,已然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让物种兴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Jones, Todd M et al. 2020. “Parental Benefits and Offspring Costs Reflect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over the Age of Fledging among Songbird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08955.

[2]https://www.iflscience.com/plants-and-animals/some-birds-cant-wait-for-their-young-to-leave-home/

[3] Powell, G. I., Perry, C. H., & Emlen, S. T. (1992).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359(September), 1992.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0%82%E5%90%88%E5%BA%A6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ckoo#Brood_parasitism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anticide_(zoology)

[7] Zedrosser, Andreas, Ole-Gunnar Støen, Solve Sæbø, and Jon E. Swenson. 2007.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Natal Dispersal in the Brown Bear.” Animal Behaviour 74(3): 369–76.

[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anticide_(zoolog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