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餐饮店的秘密,都在菜单上了


菜单是个大学问,我朋友老余的老婆就专门做菜单规划的,他这两口子厉害,一个专门做门头战略一个做菜单规划,可谓抓住了餐饮品牌的牛鼻子。
今天包括周例会,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菜单,看似一个简单的菜单,实际上牵扯面巨大。
比如,你的产品定位要体现吧?
最最最重要的是你要告诉别人,你是干啥的,你家特色产品是啥,现在的菜单大都密密麻麻,消费者都有选择障碍了。
太二一道主菜(只卖老坛酸菜鱼,且只有鲈鱼、微辣口味选择)就可以开一个餐厅,其余大都是小菜,包括人家的茶水还有各种甜品等。
这是值得很多企业学习的地方。
十英尺名字一般,十英尺包子铺也一般,不能在第一眼就告诉别人我们是干啥的,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是大忌。
其实应该起一个特别具体的品牌及品类名,而不是泛泛的早餐、包子名,我原来真的忙于做开店的生意工作,把这一块彻底耽误了,着实不应该,说实话这本是我的特长来的,包括整个品牌定位、产品定位等,可第一次做实业,琐碎的事太多,把我弄得手忙脚乱,最近终于有了越来越多的专业级人才加入,我才有时间想找个。
比如
可否就叫“早起的鸟儿”小笼包?
或者“早点见面”元气早餐?
每天早起,就能“找到故乡”?
我开玩笑的,我只是举例说明,很多商业机密我们只能内部讨论以及私密运行,我只是告诉大家我们的品牌、品类名都需要花时间进行“定义”和确认。
菜单方面,核心单品的选择很重要。
要保证有竞争力,除了好吃之外,还要有性价比,这其实很两男,去年和雕爷小聚时,他一听我们既要好吃又要便宜还方便的时候,就摇头说不可能。
其实他是对的,没有任何产品可以做到三全其美,我们必须要有取舍,这取决于我们对早餐的洞察、理解,到底早餐和包子的第一性原理是啥?
是因为好吃还是便宜,亦或方便?
价格肯定不是我们优势,因为总有比你便宜的,毕竟大家用的食材原料还有各种成本不一样,要保证好吃,还要足够的食品安全,“代价”不可谓不大。
好吃是必须要做到的,问题是,你愿意花多大成本做到好吃,还要顾客能接受你的价格,中间的毛利又必须可以支撑整个店铺的运营成本,能有足够的利润。
我原来从来没有一分钱一分钱的研究和控制成本,当然是在保证一定好吃的前提下。
大家看看,桃园眷村曾经多么火,号称开在爱马仕旁的早餐店,但依然因为价格过高而人流稀少业绩下滑而大批关店。
任何品类都有一定的价格认知锚。
即一个产品大概多少钱,心里价位是有一定的价格空间的,你吃顿早餐花四五十,店不倒闭才怪。
在中国卖普通早餐、大众早餐,真的不能太贵,坚决不要超过10元,这是道坎儿。
或者心里价位红线。
一个早餐总要有吃有喝吧,怎么搭配既能吃好吃饱还不超过10块钱,是个大学问。
对,做早餐严格讲就是一个“十元店”的生意,迟饱不能超过十块钱。
可是不是越便宜越好?
其实我们实践下来也不是,没人会在意早餐多一两块钱,但“好不好吃”的口碑很重要,决定了他会不会复购,与午餐、晚餐相比,早餐是最容易用最低的成本获得“小确幸”的一顿饭。
我觉得好吃和有仪式感比便宜重要。
回到核心单品,我们会更加侧重卖小包子,不再主推大包子(虽然还会有),一则小包子毛利高,二则负责当代人的消费习惯,喜欢小而精致的早餐,有很多客人反应我们的大包子吃一个就饱了,这好尴尬。
老坛酸菜小笼包&梅干菜小笼包可能是我们未来的主打。
当然,最好有一个更容易让用户接受的产品品类名,也很重要。
SKU数量方面,我的建议是,越少越好,这个社会,每天面临太多选择了,多则惑,消费者口口声声让你多点口味,但他喜欢的总是那一两款口味,比如我去兰州拉面,我从来只点红烧牛肉刀削面,去沙县小吃,从来支持他们的蒸饺和炖汤……
是的,你没看错,我现在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各种小吃、快餐、粥粉面店,原来每月2、3万的吃喝费用,现在一个月三千不到,那天看了下支付宝,发现自己过日子的很。
大餐可以品类越多越好,但小店最好越少SKU越好,你想一个武大郎烧饼就1-3个单品,阿甘锅盔都是,麦当劳肯德基其实你仔细看看,这么多年也就沉淀了10个左右的口味,薯条、可乐、鸡翅不算哈,就看他们的汉堡。
知易行难,做实业不容易,稍有不慎万劫不复,我说的不一定是倒闭,是浪费时间和时机。
早餐2万亿的市场,且竞争对手一般,难道只我们看到?
太多优秀企业看到了,包括很多食品供应链企业也已经开始布局早餐赛道了,现在真的时不我待。
菜单的讨论和整理本质上是一个品牌的定位、核心单品、盈利模式的集中“表现形式”,专业人士一看就懂。
还好,最近几天面试了无数人,不出意外,我的助理还有多名营运资深人士会加盟我们团队,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的优化是一个真的要躬身入局的创业者的本分。
虽然事无巨细并辛苦,但值得。
毕竟,我们有5年3000家店IPO的雄心壮志在(今年只聚焦深度运营30家干1亿营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