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036条:表里同病,先表后里

0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这一条讲了一个伤寒论治病的大原则,那就是攻下之前,一定要确定病人没有表证。
后面我们会学到结胸证,痞证等等,大部分都是因为病人有表证的时候,被误下,引邪入里,造成了陷胸证,痞证,包括十枣汤证。后面我们会学到大小陷胸汤,好几个泻心汤,十枣汤等等,都是在讲类似的事情。
当人体有表证的时候,正邪双方交战于体表,这个时候如果攻下,那么人体的整个气血被强行往下走,这本身就与身体气血自己的方向是相反的,所谓背道而驰。就好像将军在外打仗,皇帝一天一个诏令,要将军收兵回朝,怎么可能不引敌寇入里呢?
用药如用兵,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有时候也可能不是误下,而是有表证的时候,正好不小心吃坏了肚子,食物中毒,引起了严重的腹泻而导致的邪气内陷。
下面我们详细讲一下条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

太阳病,阳证,表证。
阳明病,阳证,里证。
合病就是同时发生。表里同病,大的原则是先表后里。
阳明病我们还没讲到,但前面陆续也提到过一些。
阳明病,胃家实是也。这里的胃也包括肠道。
阳明病在伤寒论里,主要有两大方向,阳明经热的白虎汤证,阳明腑热的承气汤证。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是无形之实,一个是有形之实。
白虎汤证主要是口大渴,里面特别热,喝冰水都还感觉热。
承气汤证主要是大便秘结,肠道里有燥矢,严重的可能十几天不大便,腹部按着很疼。
喘而胸满者,不可下
喘而胸满,当表气不通的时候,毛孔紧闭不能呼吸,就会感觉胸满,肺部就要通过喘的方式来自救。
这里说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这也是有意让大家区分喘证的不同情况。因为阳病病的时候,也有可能喘。
我们前面说过,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会移邪于大肠,反过来说,当大肠出毛病的时候,比如阳明承气汤证的时候,大便堵到了,肺没办法移邪气于大肠,那么邪气就只能壅塞于肺部,这个时候也会喘,但这是腹满而喘,是自下而上的,并不是胸满而喘。
当人呼吸时,横隔膜是会跟着上下运动的。吸气时,横隔膜向下扩张,呼气时,横隔膜向上恢复。当肠胃里有实堵到,横隔膜向下扩张不动时,当然会产生呼吸短促,喘的现象,但这是因为下面腹满而引起的上喘。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单一证不可断案。必须多个证据同时指向一个点的时候,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在这里就提醒我们,单从一个喘,我们不能判断是因为腹满引起的喘,还是因为胸满引起的喘。
喘而胸满者,这就是两个证了,一个是喘,一个是胸满,我们就能判断出他更多的是表证引起的喘,所以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攻下的。
宜麻黄汤
在这里他是省略了麻黄汤证的相关症状,是一种省略的写法,也就是说麻黄汤的证肯定都是有的,只不过也有阳明病的一些症状,比如可能有便秘。
如果是兼有一点白虎汤证的话,可以考虑麻杏甘石汤,里面有石膏可以清表里之热。
如果是兼有大便秘结的承气汤证的话,直接用麻黄汤就能解。因为表气通了,下面肠道自然会跟着通。
还记得我们前面举过的例子么?当你拿着一支吸管吸满水,同时用手堵着吸管上面的口时,水是下不来的,当你一松手,上面的口开了,水自然就下来了。
人体也是一样道理,有时候表气不通,大小便就会不利,表气一通,大小便就通畅了。
表里同病,先表后里。有表证的时候,一定不可攻下。这是伤寒论治病的大原则。很多庸医一看病人便秘就攻下,不去确定病人有无表证,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就会误下,引邪入里。
引狼入室后怎么办呢?医圣张仲景说不要慌,以后要学到的大小陷胸汤,泻心汤,十枣汤,就是用来善后的。

中医治病,先定阴阳,后定表里。表和里就是病位的判断。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处方,我们后面慢慢学习,就会发现经方用药的奥妙所在。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二)

    麻黄汤里用到了杏仁,我们在第六节里讲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讲到了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除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在麻黄汤里的作用就是润肺的,因为麻黄遇到桂枝就会发表,麻黄会把肺里津液发散掉,所以,加上杏仁就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56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这一条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六七天没有解大便了,还有身热.头痛的表现,最常见的情况是阳明 ...

  • 【连载】《伤寒论》解读44

    导语 今天继续来逐条解读<伤寒论>,小编也不知道能连载多长时间,希望能善始善终吧,历史文章列表如下: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本条垂法示戒,让人 ...

  • 是先表后里还是表里同治?

    编辑整理  邢思明 是先表后里还是表里同治? 导读 对于表里同病的情况,<伤寒论>里有先表后里,也有先里后表,更有表里同治,究竟该如何运用才恰如其分,需要医者审时度势,视情形而定,一旦用错 ...

  • 伤寒论90条:表症和里症同时存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表里双解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0) 本条主要讲的就是治病的先后顺序,治疗原则的问题,同样一个病,如果表证也有,里证也有,那么要先解表,后 ...

  • 先解表后治里

    许叔微治感冒案 尝记一亲戚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大便不通已四五日,予讯之,见医者治大黄朴硝等,欲下之.予曰:子姑少待,予为视之.脉浮缓,卧密室中,自称甚恶风.予曰:表证如此,虽大便不通数日,腹又不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部证之麻黄汤证第55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1.麻黄汤证 太阳厥阴合证 表实表寒合证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不发汗致衄之理,已于四十八条(经方中医程医生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桂枝汤证第12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桂枝汤证第12条--经方中医程医生 校对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1.纲领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63.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当归四逆汤证第351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当归四逆汤证第351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1.纲领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部证之葛根汤证第32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部证之葛根汤证第32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葛根汤证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云用后第四方 成氏云:伤寒有合病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六:病如果在表就一定会摸到浮脉

    一二六: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而愈. 形作伤寒,外形看起来像伤寒,其实不是伤寒. 平常脉很弱的人大多是血不够,血不够代表津液不足了,营养不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三三:​皮肤表面有一层水气在上面,叫太阳表水

    一三三:「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人身上皮肤表面有一定的温度,皮肤表面有一层水气在上面,叫太阳表水,还有一个太阳的表热,两个不一样,这两个混在一起就是体温. 当热没有了,只剩水就会感觉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