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弓”之浅说

孙宝华

“弓” ,从字面上理解,它是圆弧,两头卷曲,整个弓背是一个弧形状态,这种弧形状态在太极拳四肢里边去体现就是弓把,它一定要向外撑住,才有一种饱满的弧形状态。

对于“弓”的描述,在太极拳书《十三行功心解》中语:“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杨澄甫宗师云:“开弓不射之圆满,犹皮球有气充之”。恩师李海水先生在《习练太极拳的五个层次——形、意、气、劲、韵》的理论讲座中,就“塑形”一章节说:“人身五张弓,弓弓须掤满,如有一张懈,全身皆是空”,可見行拳中身备五张弓的重要性。

身之五张弓是:两臂各是一张弓;两腿各是一张弓;身弓(脊柱)是一张弓。

恩师李海水先生在讲座中说:“行拳时,要将身之五张弓合成三张弓再合成一张弓,劲力才能整。也就是将上肢两臂之弓通过肩胛骨中间的'夹脊区域’,把其两臂合为一张弓,叫两膊相系;下肢两腿之弓通过胯间耻骨肌肉群,将其两腿合为一张弓;身弓(脊柱)为一张弓”。

因太极拳是综合人身之整体,单独论述时只能相对而说。如上肢两臂弓合成一张弓时,两臂弓自身就是独立的弓,有弓背有弓梢,但在身弓之中说,上肢臂弓就是身弓之梢,其五弓相互作用,协调平衡。因自身习拳资质尚浅体悟稚嫩,此文仅对五弓合为三弓之一的上肢臂弓在行拳中的状态做一小叙。

以“提手上势”为例:第一动,松右胯合左胯,左脚尖内扣50度,松肩坠肘右手变掌下落,两手高度在两乳连线略上,劲点沉在小臂下沿(此时肩胛骨中间的夹脊区已相系两臂)。第二动,重心左移,两肩进一步的松沉,两手继续下落并收脚,两手高度在两乳连线略下,劲力仍沉在小臂下沿(此时肩胛骨已在两肩进一步松沉松开下,夹脊区相系两臂近满);重点在第三动,胯根后坐,命门后撑,两手外旋微向上提(此时夹脊处拉满两臂之弓合为一弓,不可用力)。因上肢两臂弓已合为一弓,头领顶后,给肩背肌松落、落胯松腰、命门后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让“上提”之时机有了提拨之“气势”。只有“弓”拉起来了,才有掤劲,才能力撑八面,劲射四方,相合更饱满。

“夹脊区”可说是上肢两臂弓合一弓的弓把,这个地方如果“突”不出来(不知用这个“突”来表述妥不妥当,那个状态应该是骨缝的打开吧)上肢两膊相系之弓就拉不满,不能合成一弓,劲力传导将无法顺畅地通过沉肩坠肘将劲点传导落到小臂下沿。因肩关节是两臂弓的根节与躯干相连相对固定,其正确的运行方式是沉肩开肩,才能保证两臂弓的中正圆满,同时保证肘的定位不架肘,手的领劲不丢不偏;其次是,两臂弓合不成一弓,腋下就不能虚空,造成夹腋,只有腋下空肩关节才能起落灵活,运转自如;其三是,两臂合不成一弓,就达不到含胸拔背的效果(夹脊区域后突拉开后,胸前的膻中区有微微的内含感,象似被后背的夹脊区吸了似的,含了胸则气才能下沉至小腹处)不然气易上浮;其四是,两臂合不成一弓,在一定程度上尾闾下插前合会受限。

恩师李海水先生在实训课时讲:“夹脊区是比较难通的点位”。在教学视频中的揽雀尾之挤式、扇通背等动作讲解中,都有提到“夹脊区”处这个劲源点。

人身与真实的“弓”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只以“意”代形。恩师李海水先生说:以意引领,并能准确的引领。即用意的准确引领收到“张弓”“放箭”的效果,求其劲而非求其形,在内而不在外。

在五弓合三弓合一弓之浅说中,仅对其上肢两臂合一弓谈了点不成熟的体悟,汗颜无地且诚惶诚恐,不妥之处请师友们批评指正。也很期待在一周的讨论学习中,由上肢臂弓的抛砖引玉,诱出下肢腿弓和身弓(脊柱)之全说,能将其五弓合三弓合一弓释解为真正的“满”弓。

2021-6-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