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十一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一章

关于道,老子给我们再次上一堂意义深远的课程,一定让我们重新认识。世人眼前呈现的是一地鸡毛,但世人需要的是那只鸡。耳目是感觉器官,不是认知主体。世间万象只是一地鸡毛,但在世人耳目面前,似乎就是那只鸡。世人误用感觉器官,这是世人最大的损失。世人还在问:“道在哪里?拿出来给我看看!”

世人振振有词,真是“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俗人的昭昭,是耳目昭昭,不是真心昭昭。俗人察察,是感觉器官察察,不是真心察察。《道德经》就是要让真心昭昭察察,不是让耳目昭昭察察。凡夫耳目不见道,非常着急,怎么办?此章老子宣说道的真谛,让道的光辉照亮凡夫的心。

第一段: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第二段: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三段: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fù,父)。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此章经文分三段。第一段经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德经》的名称历来有争议,古代称为“老氏言”、“老子”。帛书出土以后,有人改称为“德道经”。这一句让《道德经》得到正名,“老氏言”就是《道德经》,道德就是老子心中的二大主题,就是经典的正式名称。《道德经》宣说以道为核心,以德为辅的文化、修行体系,这个体系与孔子的孝道是华人的精神之源。

“德道经”就成为以德为核心,以道为辅的文化、修行体系,那不是老子的本怀。河上公注:”孔,大也“。范应元注”孔,甚也“。孔德就是盛大之德,简称大德。佛教高僧称为大德,原来称为孔德,因与孔子之名重复而改。容即象,即后文的物、象、精、真、信五象。孔德之象,一直紧随道的真身,德好像是道的影子。

道站立,德也站立,道行走,德也行走。庄子叫有待。老子说道“独立而不改”,道是宇宙中的唯一独立者,是无待的。德不是独立的,而是跟随道的。道是独立的,德是不独立的,但道与德是不可分离的。这就是经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含义。

华夏文化的道系统和德系统不可分离,一旦分离华夏文化系统就分裂了,就会导致不能指导华人修行和改善人格的严重后果。此句理顺了道与德的关系,为弟子们学习《道德经》确定了名相,不至误解。高亨认为“容”是“搈”(搅动)的借字,误。

第二段经文: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刚开讲德,就止住了,只要厘清道德二大系统的关系即可,德在以后宣讲。经文:道之为物。怎么称呼道呢?暂且称呼为一物吧,此是顺世俗,借假修真。物是一个方便入口。

经文:惟恍惟惚。道不是普通之物,没有可以辨认的边界(徼),所以说“惟恍惟惚”,道是妙,边界是若隐若现的。若隐若现是在妙心里,不是在耳目感官中。在入定中,若隐若现。一旦出定,就不见踪影了。恍惚不是普通词,而是专有术语。是一种特定的存在态,是玄态。

第二段老子为渴望学道的下士宣说见道的路径。这条路径与世人的经验有部分相似,可以利用来悟道。学佛讲“闻思修”三步,先闻后思,最后进入实修实证,修道也相同。第10章、第15章都是指导实修实证的。

经文: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世人之物不见了,只呈现一个象。象也是专业术语,是脱离物质性(质碍)后的成像,好像一幅图片。象比物升级了,抽象了,世人的物的初始特性消失了。

道称为物是方便入口,一旦进入,即可放下。此处老子轻轻的把物的属性轻轻放下,单以象论。此老子说法之妙也。恍惚是象的描绘,不是物的描绘。

经文:惚兮恍兮,其中有物。刚才恍惚,现在惚恍,本来无定型,瞬间即变化。刚离俗物,又现一物。此物是何物?恍惚近无,恐学人误以为无,老子又以物言之,不得以道为无也。真的令人迷惑。范应元注“以道谓无则非无,以道谓有则非有”。凡夫著有,老子说无。凡夫著无,老子说有。龙树菩萨的《中论》说:“不生亦不灭”,老子说“不有亦不无”。

有无之间刮起一阵巨浪,真谛在巨浪中涌出。老子断两边(有无),得中道。此处呼应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此物是无物之物,无形无相,岂不又是“一物”?打个引号,是物而非物,语言有限,不得不如此行文。河上公注:“道唯忽恍无形,之中独为万物法像”。道是万物的法象,法象者,不变之真象也。万物如鸡毛,法象如真鸡。道来无影,去无踪,万物皆由此出。

经文: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王弼注“深远而不可得见,然而万物由之”,窈是极远不可见,冥是极深不可睹。万物从此出,故“以定其真”,道产生了万物,所以是真,不可怀疑。河上公注:“言存精气,其妙甚真,非有饰也”。恍兮惚兮说道的动,窈兮冥兮说道的静。前面老子二大拷问:“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动和静是道的二态,现在老子指出道的静态。

见道有二态,动静各其一。以动观之,恍兮惚兮,以静观之,窈兮冥兮。动静二相,了然于胸。《楞严经》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是指外境之动静二相。老子此处指道之动静二相。其中有精,一个精字出现了,学佛必须先学习名相(术语),学习《道德经》同样必须先学习名相。精是老子的一个重要名相。

庄子解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粗者耳目可及,语言可论。精者,耳目不可及,言语不可论。庄子对人的认知系统认识很深,耳目、语言只是认知系统表面的一部分,可以意致者是认知系统的深层的另一部分。意致就是心念所及。耳目语言所及是粗,心念所及是精。人有二套认知系统,而不是像世人误认为的只有一套。

庄子又说:“至精无形”(秋水篇)。老子这里的“其中有精”,就是“至精无形”的精。精转化为人的生命力的一部分,精气神是也。一个人萎靡不振,就说精神不佳。精神就是精气神的简称。但解剖学上是找不出精气神的。即使找不出,精气神依然存在。精就是看不见的存在。把存在与看见划等号是世人认识论上的大错。理解老子的“精”就明白这一点。

精的内涵就是看不见的存在,它揭示了耳目的认知能力的缺陷老子此章重点就是让世人知道耳目的缺陷,第12章宣说耳目引起无穷的欲望,令人痛苦不已,但耳目却不能见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人真正的意义是见道,而不是满足无穷的欲望。

经文: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到了至精这是深思维才能把握了,世人的耳目言语都不可及了。虽不可及,但真真实实,没有半点虚假,所以再申此理。真是道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在庄子这里,圣人的重要性在下降,真正的得道者称为真人。老子没有直接说真人,但“其精甚真”一语已经暗示修行的最高目标就是求真,求真成功了就是真人。

世人不知求真,所以直是假人耳。田常冒充圣人,称为窃国大盗,玷污了圣人之名。老子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真”。甚真是真中最真,第一稀有之真。《心经》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老子用一个“甚”字,都是超绝之意。

经文:其中有信。王弼注:“信,信验也”。古代将军在外,君主和将军各拿半块信符,要传达君命,就用君主的半块信符与将军的半块信符合验。世人要认识道,就要用真心之信符与道相验。这样就可以确信了。

人的真心有固有旋律,能够欣赏音乐,能够与道相验。道的旋律与真心的旋律是一致的,若合符节。今天的印章也称为印信,真实可信也。有人见到小孩,不问谁家的,一看就知道父亲是谁,因为是一个印信,一个模子。这是生物学印信。

古代弟子跟随禅师学禅,心中开悟,必须得到师父认可。没有得到师父认可,就是“未证言证”,犯下大错。禅师正式认可弟子的修行成就叫印可,就是师父的心与弟子的心完全相印,后世就说心心相印。后来两个恋人也可以说心心相印。信就是道与精相印。孔子见老子后,三月不出。再来见老子,说:“丘得之矣。乌雀孺,鱼傅沫,细腰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孔子求道,一直不见道。经过三个月的反思,突然灵光乍现,眼前的一切都不是道吗?于是对老子说:我得道了!乌鸦在哺育,鱼吐出卵沫(而不哺育),细腰蜂产下蜂卵即可,父母疼爱弟弟,哥哥就哭泣,这不都是道吗?还需要离开耳目所见的一切再去求道吗?要理解道,就要像世俗青年懂得“风情”一样,二者都是依靠心心相印啊。

老子印可了孔子,“可,丘得之矣!”《庄子·天运篇》老子终于让利根者对道的怀疑消除了。信也表示人的内心能够生起信心,因为二者心心相印了。

范应元注:“信,《说文》诚也”。“至精无妄,故曰甚真。则是其中有诚信矣。”《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修行是修一颗至诚的心,有了至诚的心,万物皆备于我。道就不远了。

第三段经文: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经文“自古及今”,老子宣说之道,不是一己之道,不是一日一年之道,亦不是千年万世之道,而是无始之道,超越时空之道,所以老子如是说。王弼注:“至真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道本无名,此名是无名之名,故曰不去。

不去就是永不消失,不生亦不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说“自古及今”,从万物生生不息以来。道未生物,仍在自然,故无名。道已生物,则有名。自古及今,道已生物,从无名化为有名,故说“其名不去”。

经文:以阅众甫。阅,久览也,阅尽人间沧桑是矣。此阅与“自古及今”相连。见一时一刻,只说见,或说看,不说阅。老子证道,不是今天一时,而是阅尽古今而见道,审之再审。众父即众(万物)之父,万物之父就是道,基督教称为“天父”。

因为道有生万物的能力,所以说以人间父或母为喻。前章说“我贵食母”,此说“以阅众父”,很对应。庄子说“众父父”,进一步提升道的地位。祖先可以被称为众父,第一祖先就是道,因此可以称为众父父。

经文: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是一个大结局。我是如何见到“道” 这位尊父的呢?就是通过动态的恍惚和静态的幽冥二态,阅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而得道的。

“物、象、精、真、信”是由闻而思,由思而证的闻思修动静二态五步修法。老子指引修证可谓细致入微。

老子反复申说“道生之”,生之即父。道有人间父母的身份,这样本来没有矛盾。但把甫回避父母的身份,只说始,那就不确了。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老子《道德经》非常清晰的揭示了双亲情结。这样就更好理解老子见道的震撼。人不可一日离开父亲,人也一日不可离开道。

人离开父亲就没有他的开始,人离开道同样没有他的开始。这是此章的内涵之一。王弼注应该如此理解。此章一开始就宣说了道与德这个当时争议极大的问题,二者都是文化修行精要,何者为先?老子明确宣说,道为先,德从之。悟道,德在其中,是为上德。修德不悟道,德终是下德。此为第38章遥相呼应。

此章与“致虚极,守静笃”章都是述说如何证道。老子入甚深禅定,定中发慧,首先“观复”,妙观万物都在归根的路上。此章依然在禅定中,述说见道的五步实修法。第14、15、16、20、21共五章都是实修的关键章。

第14章述说道无形无象,不可以眼耳手感知;第15章述说古代伟大的证悟者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心证;第16章述说深入甚深禅定,止观双运,见万物归根;第20章述说大宗师证道后的画像;第21章则述说所证之道的五象:物、象、精、真、信。认识从物开始,弃物得象,弃象得无象,三步抽象,逼近道的真体。真字一出,假则顿显。这就是求真的道路。此章在认识道的真体上具有最高的价值。

经文争议:帛书“甫”作“父”,甫即父,众甫就是众父。王弼河上公均注:“众甫,物之始也。”张舜徽注:“甫,父也。”把甫解为始本没有错,始是创造者,但父也是创造者的身份。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来宣说远古证悟者传下的教法。

德盛大无比,紧紧跟随道的步伐。

道站立德即站立,

道行走德即行走,

无始无终,寸步不离。

道是什么样的“物”呢?

我只有用“恍惚”一词来形容,

眼睛看不见它,因为无形,

耳朵听不见它,因为无声,

手无法触拿它,因为无质,

道若影若现,在我妙心中盘旋,

惚啊恍啊,道呈现出自己的象,

恍啊惚啊,象中有那么一物,

道遥不可及啊,又深不可测,

那是最精微的存在,

语言难以描绘,

意念无法把握,

只有妙心中能够照见,

精微之道才是唯一的真,因为它恒常不变,

眼睛可见的万物都会生住异灭,

即使宇宙也有成住坏空的大劫,

渺小的生物更是稍纵即逝。

道是唯一的真,与我心心相印,

当宇宙万物都空无一物的时候,

妙心中那唯一的真体像中天的一轮明月。

我相信它是唯一的真体,

无法怀疑。

从洪荒以来,

道的洪名一直存在,不会消失,

我看见了万物之父,

它也是万民之父,

我怎么知道万民之父的形象的?

物、象、精、真、信就是万民之父的形象,

道是无物之物,

道是无象之象,

它呈现在我的玄照妙心中,真真切切。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