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史话十四:庄公与天子做了桩互惠的买卖,把“王命”落实成真
一场伐许之战,郑庄公再次证明了他与鲁隐公、齐僖公结成的这个同盟关系很稳固,也通过自己的巧妙安排,获得了对许国一半疆土的实际控制权。只可惜一个可恶“内奸”的出现(《左传》认为是公孙子都射的冷箭,但郑庄公当时并不知道凶手是谁),害死了郑国大将颍考叔,才让庄公大搞诅咒仪式,想要借鬼神之力惩治真凶。虽然,这种做法在世人看来是徒劳无益的,但至少能让处于悲痛中的庄公找到排解心中愤懑的出口。那接下来庄公是否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这一年里,姬寤生真的非常忙。他在搞定了许国的问题之后,又忙着去做“买卖”了。
做买卖?!“闲叙”童鞋你是不是搞错了,郑庄公可是一国之君,又不是商人,他怎么会去做买卖呢?各位先别急着否定或者惊叹,听在下把话说完。庄公的确不是商人,所以他也不会去做一般商人做的那种小买卖,姬寤生要做的可是“以地换地”的大宗交易。并且,与郑庄公做生意的这个人也不一般,刚好是当朝的天子周桓王,您说这笔“买卖”是不是非常重要?难怪《左传》要特意把此事记录在册,让后人也能知晓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奇葩的大事件。
郑庄公要与周天子进行土地交换
那这样一次与天子交换土地的大买卖,到底是谁先提议的呢?周、郑双方又交换了哪些土地呢?他们之间交换这些土地的意义何在?交换完了之后效果又如何呢?相信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现在大家心中所想的吧,那我就逐一给各位解读一下,希望能辅助各位读懂这段历史。
1、买卖双方到底是谁先提出的交易?
关于这一点,说真的,在下还真给不出最准确的答案。因为《左传》及各个史书只记录下了周、郑双方交换土地的过程,并没有写出发起动议的人到底是谁。但大家也别就此灰心,其实咱们还是可以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推测出个大概情况的。
各位要知道,在周代土地是归王室所有的,只有天子可以对土地进行处置,诸侯是没有资格去处置的。哪怕是已经分封给各诸侯的土地,也不能任由他们来安排,这在《春秋谷梁传》中是有“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这样明确记载来佐证的。所以,此前发生的一些交换土地的行为(如郑、鲁“祊易许田”),都是背着天子秘密进行的。
周代的土地只有天子有处置权
也正因如此,诸侯之间的私下土地交易都要背着天子进行,郑庄公会明目张胆地要求跟天子换地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那这条疑问的答案其实就很清楚了,只可能是周桓王提出了这项动议,才符合实情。并且,刚好这段时期庄公又经常派长子姬忽侍奉于天子左右,让彼此间关系得到了缓和,也进一步促成了这笔大买卖的启动。
2、周、郑双方交换了哪些土地呢?
既然咱们已经分析得出这次交易的发起人应该是周桓王,那咱们势必要进一步了解一下双方到底交换了哪些土地才行。据《左传》记载,桓王这边拿出来的土地有:温、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这十二处。郑国这边拿出来的土地则是:邬、刘、蒍、邘(这是《左传》原文,有学者考证,此处所记“邘”地应该是“鄩”地的笔误,在下同意这种观点,遂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采用“鄩”这种说法),这四处。看上去周王室这边吃了大亏,以三倍于郑国的土地来跟庄公进行交换,仿佛是桓王被胁迫了一般。但事实上这是有其深意在的,也就是鄙人接下来要解释的第三个疑问。
《左传》中关于“周郑换地”的记载
3、双方交换土地到底意义何在?
大家可以看看周桓王拿出的这十二处土地,都是围绕在太行山山脉南部的山脚之地。这些土地不仅离都城雒邑比较远,还相对来说地形比较复杂,土地利用率不高,以周王室目前的实力很难控制住这一大片区域。反观郑国拿出的这四处土地,倒都是紧邻雒邑的肥美之地。桓王会乐意拿出这么多边远之地来交换这四处土地,一方面是便于自己控制,还有一方面当然是希望郑国的疆域不要离都城太近,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而郑庄公会同意这样的条件,当然也是觉得自己没有吃亏。毕竟桓王拿出来的是三倍于自己的一大片土地,这“便宜”不占白不占。再加上郑国原有的土地中就有类似北制这样的山地地形,因此交换来的这十二处土地对于庄公来说并不难利用,甚至还会更便于他建造要塞,打出更多精彩的伏击战。另外,新得到的这十二处土地还临近晋国,既可增加郑、晋两国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帮助庄公在不同时机做出不同的决断(晋国国内正在发生嫡庶之争,若嫡系势强,郑庄公可助晋侯灭曲沃,增进友谊;若庶系势强,郑国亦可出兵袭击翼城占地,并与曲沃伯达成另一种同盟关系)。
周、郑双方所交换土地的位置示意图
所以,天子与郑伯都有着自己的考虑,双方可谓是各取所需,这交换土地行为就很有意义了。更何况双方此前一直是矛盾重重,甚至有些对立,难得这次可以达成共识并拉近关系,相信桓王、郑庄公这对儿“冤家”也有意想缓和一下。
4、周、郑完成了交换土地之后的效果如何?
既然交换土地是周、郑双方共同的意愿,那完成了这宗交易之后,想必带来的影响应该都是积极的吧。但就鄙人看到的这些史料所记,这笔买卖得到的效果并不全是好的,只能说是好坏参半。
先来说说好的一方面,即双方关系真的变得融洽了许多,特别是郑庄公还因此得到了一个大实惠。据《左传》记载,就在周、郑土地交易过后不久,即隐公十一年的冬十月,郑国再次向宋国发起了进攻,并取得了大胜。而这一次随同郑国伐宋的诸侯,不再是鲁、齐两国,反倒成了虢国的军队,从这一点上就能证明王室与郑国的矛盾真的缓和了。因为,虢公忌父此时已经被锡命为王朝的卿士,与郑庄公算是平起平坐,如果桓王没有开口,相信姬寤生也很难调动得了虢国的大军。那既然此时虢国出兵了,一定是接受了王命的调遣,这间接地又让此前郑、鲁、齐假借的“王命”落实变成了真王命,您说这是不是庄公得到的最大实惠呢?
通过换地,郑庄公获得了讨宋的真王命
那好的一方面说完了,咱们再说说坏的一方面,可以说这对桓王一朝乃至整个东周时期影响都不小。首先,在下刚刚还提到了,周朝的土地都归王室所有,天子对其有绝对的处置权。封给诸侯的土地是天子给出去的,想要收回(即夺封)也是无可厚非。也就是说桓王明明可以命令郑国上交那四处土地,却自降身份与庄公换地,并且他所付出的代价还要更多。这难道不是天子地位下降,让诸侯越发轻视朝廷的一种表现嘛。
其次,《左传》中那位常客“君子”,此时又出来发表意见了。他提出这次交换土地之后,桓王恐怕会失去郑国人的人心了。因为,那十二处土地是天子控制不了的土地(一方面是刚刚提到的,这里距雒邑太远,王室无力管控;另一方面这些土地本是西周开国功臣苏忿生的采邑,只因苏氏后人反叛,让桓王对这片土地失去了控制权,才要甩给郑国),将这些桓王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换给郑国,当然会让郑国人内心不满,以至于不再朝觐了。虽然,“君子”的这番说辞在咱们刚刚分析过后看来应该不能代表庄公的意思,但也说明这种以次换好的行为会让部分人产生不满,从而失去一部分的人心,还是不太好的影响。
《左传》中君子知“桓王将失郑”的记载
不管这次交换土地的买卖是好是坏吧,总之在交易的当时双方是没有异议的。桓王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己可以控制住的四片土地,郑庄公也获得了比以往更广阔的疆域,还请来了真的王命,足可以算是互惠互利的好买卖了。
接下来又要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了,即郑庄公从隐公十一年的夏季开始已经忙活了这么久了,是不是终于能够休息一下了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还有一件令他闹心的事件马上就要发生了。只不过,挑起这个事件的国家并不是郑国,所以咱们下次将转战“史话番外篇”,去叙一叙这位“争端制造国”的小故事。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周郑换地、四点疑问、桓王提议、十二换四、各取所需、拉近关系、郑虢伐宋、落实王命、天子地位下降、恐失人心、互惠买卖。
关键词云图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