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鼓励对孩子没有用?这3个原因你注意了吗?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不止一次说过:“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我们都知道鼓励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只是有时候,鼓励对孩子并不怎么奏效。
这种鼓励可行吗?
公园里玩的时候,总会看见有那么一个两个独自站着的孩子,转头看看家长,又看看玩得兴高采烈的小朋友们,眼里既是羡慕又是恐惧。家长会站在后面不停地说::“去呀,别害怕,去玩吧”。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时,“别人家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又唱又跳的。有的家长又会开始“鼓励”孩子“去吧,我们也给叔叔阿姨们也表演一个,好不好啊?”
“宝贝,你很棒,一定可以做到的”
“这个很简单的,一点都不难,其他小朋友都可以做到呢,宝宝也可以”
“爸爸妈妈就在这里,大胆去吧”
……
这样鼓励的话语,是不是很常听见呢?
但每次对孩子讲这些话的时候,孩子非但没有变得更有信心,甚至还会更害怕和抗拒。
▲图片来源:Pexels
为什么我家的孩子就这么胆小,怎么鼓励都没用呢?是不是有点“恨铁不成钢”呢!
无效鼓励的原因
苍白的语言
在孩子每次遇到困难或者胆怯害怕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非但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反而一个劲地说:“别害怕,你可以的,加油!”。
这种鼓励给孩子的感觉就像,你明明是个恐高患者,然而有个人却硬要拉着你去蹦极,在你站在蹦极台边上,双腿战栗头脑眩晕直冒冷汗的时候,还一直对你说:“加油呀,你一定可以的”。
设想一下,换成这种情况,你真的“可以吗?”
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到恐惧时,这种“鼓励”对孩子来说,只能是苍白而无力的,你又怎么指望能起啥作用?
▲图片来源:Pexels
只从自身角度看问题
有时候,我们对孩子做出某个的要求时,总是容易从自身角度出发,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
我们恨不得刚刚学会握勺的孩子吃饭时,可以保持餐桌干净;希望2岁的孩子自己可以快速穿好鞋子;期待自己5岁的孩子可以和那个已经上了两年兴趣班的孩子一较高下……
《正面管教》里曾说道:“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
▲图片来源:Pexels
忽略孩子自身实际情况,盲目地“鼓励”孩子去做某件事情,是不切实际的。
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告知“自己可以做到”,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无能为力,也只会让孩子更有挫败感和丧失信心。
“大家都可以做到,你也可以”
这句话并不会让孩子觉得好受,因为“大家都可以做到”。当孩子恐惧或者尝试失败时,就会变成:“我怎么那么笨?”做不到让爸爸妈妈失望了”。
本来是想让孩子以放松的心态去战胜困难,结果无形之中却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害怕失败不肯再去尝试,甚至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图片来源:Pixabay
如何有效鼓励?
行动上支持
相比做语言上的巨人,不如做个行动派。
孩子有自身的发育局限性和认知局限性,当孩子退缩时,不如凭借我们自身的优势去引导孩子该如何做。
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解决,也可以因势利导帮助孩子做出决策,给孩子提供可行性建议,演示给孩子看等等。
实际上的帮助,可比口头上的鼓励有用多了。当完成了自己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时,也会让孩子更自信。
▲图片来源:Pexels
感情上共鸣
搭了好几次的积木还是倒了,学了一个下午的自行车还是不会骑……这些都让孩子感到沮丧甚至可能因此发脾气,再也不要玩积木或是碰自行车了。
这个时候,可以先肯定孩子的情绪“学了这么久自行车,你肯定觉得累吧,休息一次可能学得更好哦”。
接纳和肯定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冷静一下,调整心态。让孩子知道有这种感受是正常的,但是发脾气和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待孩子思考过后,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图片来源:Pixabay
重过程而轻结果
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有结果,但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什么。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鼓励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可以把“大家都做到了”换成“爸爸妈妈很开心,你一直都没有放弃,要不要爸爸示范一下给宝宝看怎样做到更好掌握平衡力,然后宝宝再试试呀?”
多鼓励孩子去尝试,而不是一开始就强调结果,孩子在挑战的过程中也就没那么大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明白“敢于尝试也是一种成功,这个挑战的过程也值得拥有”。
▲图片来源:Pexels
其实鼓励并复杂,难得是要“走心”。鼓励同样也可以很简单,比如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