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旅”出动,7天后全灭,旅长抱怨“共军打仗偷偷摸摸”

编辑搜图

▲“西北王”胡宗南

1946年8月17日,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为了抢占山西南部地盘,亲自飞往运城,召开军事会议,进行具体部署。鉴于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陈赓第4纵队已经进至洪洞、赵城、霍县诸城,胡宗南决定抽调麾下10个旅,配合阎锡山晋绥军5个旅,共10万人参与行动,并任命第1军军长董钊担任前线总指挥。

编辑搜图

▲“山西王”阎锡山

中央军晋绥军各自为战

董钊刚刚在此前的战斗中吃了大亏,因此行动十分谨慎,要求麾下各部齐头并进,沿同蒲铁路北上临汾的部队,20多天仅仅走了290里路程。9月15日,胡宗南部主力进至临汾东关,但在北面配合的晋绥军第34军才刚刚从介休出发,这就留下了200余里的空隙。

南下的晋绥军仅仅是故作姿态,因为阎锡山一向视山西为自己的“禁脔”,对胡宗南这个头号“天子门生”染指晋南敢怒不敢言,因此并不想真心南下,损耗自己的实力与其配合作战。陈赓综合分析战场形势后,决定趁着两军之间的空档,首先敲打一下胡宗南。

编辑搜图

▲第一旅正在训练

“天下第一旅”分批出动

9月22日,胡部第30师27旅和第1师167旅进占浮山县城,陷入了陈赓布设的口袋,董钊紧急下令整编第1师1旅沿临(汾)浮(山)公路东援。该旅虽然未能名列“五大主力”,却在军中号称“天下第一旅(师)”,其前身就是黄埔军校时期的党军,北伐时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堪称蒋介石其家的“老本”。胡宗南在该师历任连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并凭借该师在中原大战时期的功绩开始平步青云,官至战区副司令长官,控制陕甘两省,成为中央军在西北地区的掌控者。

因此,该旅一直备受蒋介石和胡宗南的宠爱,装备、薪饷一直都是最高标准,部队里老兵的比例也很高,很多人在别的部队能当排长,在第1旅却连班长也混不上,就连指挥官的军衔都比其他旅长高一级,由曾留学德国的黄正诚中将担任,麾下两个团长刘玉树、王亚武也都是少将,在军中十分骄横,目中无人。

编辑搜图

▲第四纵队司令陈赓

第1旅遭遇伏击,全军覆灭

正是由于第1旅傲气十足,认为自己是纯美械精锐,习惯先打弱敌的解放军一定不敢先碰自己,在行进途中毫无顾忌,仅有的两个团还分两路行军,当第2团王亚武部已经进至临汾、浮山交界的官雀庄时,其旅部及第1团还未从临汾城出发。9月20日深夜,陈赓第4纵队突然向官雀庄发动袭击,将其团部及两个营一举歼灭,击毙团长王亚武,仅剩该团3营被作为诱饵,没有一并歼灭。

黄正诚亲率1团紧急从临汾出发救援,但23日下午刚刚进至陈堰村时,又遭到第4纵队10旅的伏击。该团猝不及防之下,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大部分在村内的巷战中被歼灭。至24日凌晨,黄正诚及其残部已经被压缩至西南角的4个院子内负隅顽抗。在第10旅的猛烈攻势下,黄正诚下令突围,刚刚离开攻势就被全部歼灭,旅部及1个团2900余人被全歼,旅长黄正诚、副旅长兼参谋长戴涛、1团团长刘玉树等全部被活捉。

编辑搜图

原本在浮山等待救援的第167旅、第27旅得知消息,慌忙逃回临汾,再也不敢出战。黄正诚被俘后,陈赓专门问他:“你怎么打得这么糟呢?”黄竟然回答:“那是你们打仗不正规,不按步兵操典打,偷偷摸摸乱打一气。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