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病方:治疗口腔溃疡一剂见效
简便治疗:口腔与胃肠相通,口腔粘膜溃疡说明肠胃有问题,服用两天藿香正气水(丸),藿香正气水(丸)无论是病毒性或细菌性的肠胃感染都有较好的疗效,我常用。用白芨打粉敷在溃疡面上,每天吞服2克白芨粉。由于口腔溃疡的同时又可能有胃肠溃疡,白芨粉能修复-------------------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2g,黄芩10g,干姜6g,半夏(洗)12g,大枣5枚(擘),黄连3g,人参(或党参)10g。注:半夏可用姜半夏。甘草泻心汤的方证是上热下寒。顽固重症加生地15克。方剂来源:《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是粘膜修复剂。经方大师胡希恕、刘渡舟、黄煌、大塚敬节(日)用它来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症,葡萄膜炎一剂见效。以下内容摘自《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第1辑)》:1、胡老讲述医案胡老曾治一产后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烂赤,饮食不入,心下痞满,腹胀,便溏,咽干不思饮,舌红降,脉沉细。与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生阿胶1剂,即能进粥,3剂后痊愈。临床还常遇久久不愈的顽固重证,以本方加生石膏(30-50克),或加生地(15-25克)而多取捷效。2.胡老讲述医案以甘草泻心汤治愈确诊为白塞综合征者1例。胡老讲述道:“说起来亦很有趣,1970年夏刚从河南归来,吕尚清院长告诉我,有一位解放军女同志曾几次来院找我,她说数年前曾患白塞综合征,经我治愈,但住意大利后病又复发,因特回国找我诊治。对于西医病名本无所知,乍听之下,不禁愕然。未久患者果然前来,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复记忆。经过一番问答,乃知数年前曾以口腔溃疡来门诊,近在意大利经西医确诊为白塞综合征,口腔及前阴俱有蚀疮。与服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另与苦参汤嘱其熏洗下阴,不久均治。”经方治今病,从中可得到一定启迪。3.史某,男性,42岁,1965年11月15日初诊。反复发作口舌溃疡2年,本次发作已半月。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右胁微痛,大便少微溏,舌苔黄厚,脉弦滑。舌有巨大溃疡、舌苔黄厚,上热。脉弦滑,右胁微痛,大便微溏,半表半里下寒。综合分析:证为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与甘草泻心汤。处方:炙甘草12g,黄芩10g,干姜6g,姜半夏12g,大枣3枚,黄柏10g,党参10g。结果:上药服2剂,舌痛已,进食如常,继调半月诸症消除。黄煌教授《经方杂谈》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被作为治疗狐惑病的专方来使用的。狐惑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也叫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因发病于头面与会阴 ,又有人称为终极综合证。然而,把甘草泻心汤作为狐惑病的专方看待,似乎仍未揭示本方主治的实质。狐惑病是以人口腔及生殖粘膜损害为主症,因此,可以把本方作为治疗粘膜疾病来使用,换言之,甘草泻心汤是粘膜修复剂。就范围而论是针对全身粘膜而言的,不仅包括口腔、咽喉、胃肠、肛门、前阴、还包括泌尿系粘膜乃至呼吸道粘膜,眼结膜等等。就病变类型而言,既可以是粘膜的一般破损,又可以是充血、糜烂,也可以是溃疡。临床表现或痒、或痛、或渗出物与分泌物异常等等,因其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伤寒论》中“其人不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即是胃肠粘膜被下药损伤影响消化吸收所致。临床方面,甘草泻心汤既可以用于治疗复发型口腔溃疡,白塞氏病,也能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结肠炎、直肠溃疡、肛裂、痔疮等。结膜溃疡、阴道溃疡也能使用。不管是何处粘膜病变,均可导致病人心烦不眠,这可能与粘膜对刺激敏感有关。甘草是本方主药,有修复粘膜作用,如《伤寒论》以一味甘草治咽痛,即是咽喉部粘膜充血炎变。 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一味老药“生胃酮”,即是甘草制剂。总之,本方的临床运用要善于举一反三,不能被“蚀于喉”“蚀于阴”的条文印定眼目。李可治疗口腔溃疡医案: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P286病案一、离休干部陈xx,68岁,经北京西苑医院专家会诊,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病程30年,百治不效。其症,初起舌尖部发出针尖大之红疹,灼痛。l周内蔓延至两腮、下唇内侧、舌两侧,1周后由红变白,渐成玉米大之凹洞性溃疡,20日后又渐变红色,1月左右渐愈。或劳累过甚,或饮酒过多,或食辛辣食物,其病即作。尤以突然气恼,暴怒,几分钟内便满口一齐发病。轻则一月一发,重则一月数发。最重时溃疡扩展至咽喉部,则只能喝一点凉奶或流质食物,痛如火灼,寝食俱废,苦不堪言。四处求医,除西医对症疗法外,曾服中药导赤散、凉膈散、连理汤、调胃承气、丹栀逍遥,皆无效。刻诊脉洪大,面赤如醉,双膝独冷,夜多小便。证属高年肾阴下亏,阴不抱阳,龙雷之火上燔。予引火汤大滋真阴,油桂小量引火归原:熟地90克,盐巴戟肉、天冬麦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6克,油桂2克(米丸先吞),3剂。药服1剂,症退十之七八,3剂服完痊愈。追访半年虽偶尔饮酒或情志变动,亦未发作。此法治愈本病120余例,多数一诊痊愈,无复发。(注:火不归原证祥见博文“李可治三叉神经痛等龙雷之火用引火汤”)。病案二、对于火不归原兼脾虚泄泻者,用引火汤易增加腹泻,故李氏改用四君子合七味地黄汤变通。详见下面案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燕某,女,29岁。口舌生疮6年,1月数发,时愈时作。近1个月来,因流产后恣食瓜果生冷,复因暑热,夜睡不关电扇,门窗大开,又遭风寒外袭,遂致身痛呕逆,食少便稀。外感愈后,口舌于今晨突发白色丘疹一圈,灼痛不可忍。按脉细弱,舌淡欠华,面色萎黄,腰困膝软,此属肾虚脾寒,虚火上僭。“证治准绳”治此类口疮,用四君七味(六味加肉桂)合方加玄参,细辛,极效。但本例病人,脾胃气弱殊甚,寒凉滋腻不可沾唇,变通如下:红参(另炖)10克,焦白术,茯苓各30克,炙草,姜炭,细辛各10g的,油桂1.5克(饭丸先吞),肾四味各15克,3剂。二诊:诸证均愈。予补中益气汤加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胎盘粉5克(冲),10剂,培元固本,以杜再发。按此方为四君理中汤培土敛火,肾四味,肉桂引火归原,加细辛火郁发之。李氏凡遇火不归原证而脾胃虚弱之病人,即投上述变通方,皆效。注:白塞病(Behcet’s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上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又称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白塞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该病常累及神经系统、消化道、肺、肾以及附睾等器官,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口腔病变的根源在肠胃病,所以治疗口腔溃疡的同时要积极治疗肠胃病黄煌经方讲解(全集三)黄煌教授讲座笔记之十--------口腔病方牙齿、牙周、口腔黏膜、唇、颊、舌等炎症→中医可介入;外伤、畸形、肿瘤→西医(1) 口腔黏膜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成药锡类散-扁平性口腔溃疡(苔癣)-好发成口腔癌-(白色网纹状丘疹)金匮(狐惑病)-白塞氏病(口、眼、外生殖器溃疡)、多系统炎症(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2) 牙周组织炎症-牙周病、牙龈炎棨(3) 舌觉异常、口味异常经方思路:(1)专病专方(辨病)(2)整体治疗(口腔为局部病变,亦可能机体表症)一、 甘草泻心汤(比较半夏泻心汤→当甘草用量大(4升)时,由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经方:甘草4两 黄连1两 黄芩3两 人参3两 干姜3两 半夏半升 大枣12枚黄煌:生甘草6~20g 黄连3~6g 黄芩6~20g 党参10~20g 干姜6~12g 姜制半夏6~12g大枣15~30g1. 消化道黏膜修复剂,口腔溃疡专方,由口腔→肛门之粘膜溃疡均可用2. 上述之三大口腔黏膜病均可用(日本古方派常用)→愈合快、发作周期延长棨药理:(1) 黄连、甘草、杏仁(甘草丸)→可治口鼻生疮 (宋时医案)黄连、甘草、蜂蜜、猪油→胶状(2) 口腔溃疡多伴有烦燥、失眠→黄连专治症(3) 舌疮,舌为心之苗,心火旺→黄连专治症(4) 口疮多伴有消化症状→本方组(半夏泻心汤)为消化道炎症主方(5) 黄连+黄芩→心下痞、下痢(葛根芩连汤)→(各式泻心汤)3. 方中甘草用量多在6g以上,也有到30g (甘草副作用:反酸、腹胀、浮肿)4. 加减:(1) 舌红、唇红、月经有血块者→重用黄芩到20~30g(2) 淋巴结肿大者→加连翘20~30g(3) 便秘、口臭、溃疡局部红肿、色黄→加大黄3~10g二、 炙甘草汤原方:甘草 生姜 人参 生地 桂枝 阿胶 麦门冬 麻仁 大枣黄煌方:炙甘草3~15g 干姜5~10g 人参或党参10~20g 生地10~20g 肉桂6~12g阿胶6~12g 火麻仁6~12g 大枣15~30g1. 本方是肿瘤患者恶液质,极度消瘦、贫血时之营养方,以食道、胃、肝、肺癌居多(体质极度虚弱、大出血后循环衰竭)→推测用于当时战争伤员为古代的止血强方,又称复脉汤大剂量生地、阿胶→止血人参、桂枝、炙甘草、麦门冬→强心定悸本方含19种胺基酸,9种为人类必须胺基酸2. 本方式用羸瘦、面色憔悴、皮肤干之口腔溃疡、肿瘤、干燥、牙龈出血(晚期口腔癌)等羸瘦、贫血、大便干结者(方内有许多滋阴药)最有效病理性口干燥-阴虚、津脱→化疗,无苔3. 为方便长时期服用,可加入鹿角胶、蜂蜜做成膏剂三、 (三黄)泻心汤(金匮16、17: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原方:大黄2两 黄连1两 黄芩1两黄煌:大黄6~12g 黄连3~6g 黄芩10~20g1. 古代之泻火止血方,仲景用于吐血、衄血患者2. 本方可用于牙周炎、牙龈炎及血液系统疾病导致之牙龈出血--多伴有唇红、舌红、口臭、便秘、失眠、焦虑3. 市面上作用类似之成药:三黄片、清胶囊、黄连上清丸(尚有石膏、连翘、栀子,大黄量较大,可能会腹泻)中老年人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合适棨四、 葛根汤经方:葛根4两 麻黄3两 桂枝2两 芍药2两 甘草3两 生姜3两 大枣12枚黄煌:葛根12~30g 生麻黄5~12g 肉桂6~12g/桂枝10~20g 白芍/赤芍10~15g生甘草3~10g 生姜10~20g/干姜5~10g 大枣15~30g1. 本方适用于风寒型(疲劳,受风寒,肌肉酸痛)的牙周脓肿、牙髓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2. 体质:面黝黑、黄暗、粗糙、壮实、嗜睡、咽喉不红→体力劳动或身壮之青年3. 本方为发汗解表剂,发汗力轻微,服药后避风寒若大便干结,苔厚者可加大黄4. 医案:用葛根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面瘫,有效五、 附子理中汤 (成药有附子理中丸→主腹胀、肠鸣)黄煌方:制附子6~12g 党参10~20g/红参6~12g 干姜10~20g 白朮10~20g 炙/干甘草6~20g1. 本方为温热性强壮药,可用于虚寒型牙周炎、脓肿等,可消散炎症、消散脓液、破溃愈合2. 其人多见面色黄暗、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小便清长、脉象无力等、局部牙周紫暗漫肿、疼痛不休→服药后,腹部舒适,精神好4. 临床经验:加黄连、肉桂效果更好